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拼 译 译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蘇軾 〔宋代〕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复制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去年相送於餘杭門外,大雪紛飛如同楊花。如今春天已盡,楊花飄絮似飛雪,卻不見離人歸來,怎能不叫人牽腸掛肚呢?

捲起帘子舉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好似那月光無限憐愛那雙宿雙棲的燕子,把它的光輝與柔情斜斜地灑向畫樑上的燕巢。

注釋

少年游:詞牌名。

潤州:今江蘇鎮江。

餘杭門:北宋時杭州的北門之一。

「對酒」句:寫月下獨飲。

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亦代指月。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 賞析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因賑濟災民而遠在潤州時(今江蘇鎮江)。為寄託自己對妻子王潤之的思念之情,他寫下了這首詞。此詞是作者假託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轉地表現了夫妻雙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寫夫妻別離時間之久,訴說親人不當別而別、當歸而未歸。前三句分別點明離別的時間——「去年相送」;離別的地點——「餘杭門外」;分別時的氣候——「飛雪似楊花」。把分別的時間與地點說得如此之分明,說明夫妻間無時無刻不在惦念。大雪紛飛本不是出門的日子,可是公務在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發,這種淒涼氣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後三句與前三句對舉,同樣點明時間——「今年春盡」,氣候——「楊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別的丈夫「猶不見還家」。原以為此次行役的時間不長,當春即可還家,可如今春天已盡,楊花飄絮,卻不見人歸來,怎能不叫人牽腸掛肚呢?這一段引入了《詩·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楊花」、「楊花似雪」兩句,比擬既工,語亦精巧,可謂推陳出新的絕妙好辭。

  下片轉寫夜晚,着意刻畫妻子對月思己的孤寂、惆悵。「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說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捲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風露又乘隙而入,透過窗紗,撲入襟懷。結尾三句是說,妻子在人間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在月宮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樣。姮娥憐愛雙棲燕子,把她的光輝與柔情斜斜地灑向那畫樑上的燕巢,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羨慕雙燕,而更思念遠方的親人。

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 - 創作背影

  此詞作於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蘇軾時任杭州通判,因賑濟災民而去潤州(今江蘇鎮江),為寄託自己對妻子王潤之的思念之情,他寫下了這首詞。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

蘇軾 〔宋代〕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蘇軾 〔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答謝民師書》

蘇軾 〔宋代〕

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

某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縉紳。

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

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

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

」又曰:「辭達而已矣。

」夫言止於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風捕景,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

而況能使瞭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

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

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

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類也。

而獨悔於賦,何哉?終身雕篆,而獨變其音節,便謂之經,可乎?屈原作《離騷經》,蓋風雅之再變者,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可以其似賦而謂之雕蟲乎?使賈誼見孔子,升堂有餘矣,而乃以賦鄙之,至與司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眾,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因論文偶及之耳。

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

紛紛多言,豈能有益於左右,愧悚不已!所須惠力法雨堂兩字,軾本不善作大字,強作終不佳;又舟中局迫難寫,未能如教。

然軾方過臨江,當往游焉。

或僧有所欲記錄,當為作數句留院中,慰左右念親之意。

今日至峽山寺,少留即去。

愈遠,惟萬萬以時自愛。

复制

《大風留金山兩日》

蘇軾 〔宋代〕

塔上一鈴獨自語,明日顛風當斷渡。

朝來白浪打蒼崖,倒射軒窗作飛雨。

龍驤萬斛不敢過,漁舟一葉従掀舞。

細思城市有底忙,卻笑蛟龍為誰怒。

無事久留童僕怪,此風聊得妻孥懺。

潛山道人獨何事,半夜不眠聽粥鼓。

复制

《陌上花三首》

蘇軾 〔宋代〕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

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

蘇軾 〔宋代〕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岩谷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复制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複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

蘇軾 〔宋代〕

先生魯諸儒,飲食清不溽。

空腸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華堂鬧絲管,眸子漲春淥。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歸來煮瓠葉,弟子歌《旱麓》。

聲淫及《靈台》,中有麀鹿伏。

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

故應容我輩,清坐時閉目。

高亭石排衙,木杪掛飛屋。

我來無時節,客亦不待速。

似聞雪髯叟,西嶺訪遺躅。

朝陽入潭洞,金碧涵水玉。

泉扉夜不扃,雲袂本無幅。

慈皇付寶偈,神侶得幽讀。

訥庵有老人,宴坐天魔哭。

時來獻瓔珞,法供燈相續。

吾儕詩酒污,欲往無乃觸。

齊廚費晨炊,車騎滿山谷。

願聞第一義,缽飯非所欲。

便投切雲冠,予幼好奇服。

复制

《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

蘇軾 〔宋代〕

煌煌世冑餘,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

遇勝即徜徉,風餐兼露宿。嗟余偶傾蓋,一笑外羈束。

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披鮮雲,繡錯出林麓。

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崖轉聞鐘聲,林疏見華屋。

銜山餘落景,歸跡猶躑躅。誰雲鄴下歡,往事不可復。

吾曹二三子,取樂亦云足。願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

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复制

《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偶隨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試乞漿。但見東軒堪隱几,不知公子是監倉。

溪中亂石牆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舊遊客,掛冠知有老蕭郎。

复制

《自清平鎮游樓觀、五郡、大秦、延生、仙遊、往返四日,得十一詩,寄子由同作 仙遊潭五首·南寺 其六》

蘇軾 〔宋代〕

東去愁攀石,西來怯渡橋。碧潭如見試,白塔苦相招。

野饋慚微薄,村沽慰寂寥。路窮斤斧絕,松桂得干霄。

复制

《戲詠饊子贈鄰嫗》

蘇軾 〔宋代〕

織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

复制

《送竹香爐》

蘇軾 〔宋代〕

枯槁形骸惟見耳,凋殘鬢髮只留須。

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