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拼 译 译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蘇軾 〔宋代〕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

」不可改也。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蜀中有一位杜處士,喜好書畫,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數百件。其中有戴嵩畫的《鬥牛圖》一幅,他特別喜愛,於是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捲軸,並經常隨身攜帶。

有一天,他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道:「這畫上畫的是角斗的牛嗎?牛在互相爭鬥時,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着尾巴互相爭鬥,錯了。」杜處士笑了笑,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古人說:「種田要問耕種的奴僕,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這個道理是不變的。

注釋
戴嵩(sōng):唐代畫家,善畫牛,有《鬥牛圖》。
蜀中:四川。杜處(chǔ)士:不詳。蘇軾有《杜處士傳》,是將眾多藥名諧音連綴而成的。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
好(hào):喜歡,愛好。
所寶:所珍藏的。寶,珍藏。數(shǔ):清點數目,計算。
一軸:一幅。
錦囊玉軸:用錦緞作畫套,用玉裝飾捲軸。囊,袋子,此處指畫套。
常以自隨:《東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無此句。自隨,隨身攜帶。
曝(pù):曬。
拊(fǔ)掌:拍掌,嘲笑時的體態語。
耶:一作「也」。
牛斗(dòu):牛互相爭鬥。
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尾搐(chù)入兩股間:尾巴緊緊夾在兩腿之間。搐,抽搐,這裡指用力夾或收。股,大腿。
掉尾:搖尾。掉,搖。《左傳·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謬(miù)矣:錯了。謬,錯誤,差錯。
然之: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
古語有云:《東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作「古語云」。
耕當問奴,織當問婢(bì):比喻做事應該請教有經驗的人。《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俗諺云:『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

參考資料:

1、 閆曉東注析.蘇軾詩文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05月第1版:245-246
2、 (宋)蘇軾 著;王和其 校注.東坡畫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70-71
3、 袁暉 主編.歷代寓言選(下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07月第1版:480-481
4、 王恆展.歷代文言小說賞析.濟南:明天出版社,1990年08月第1版:258-260
5、 (宋)蘇軾 著.蘇東坡全集 3.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1588-1590
6、 范軍,阮忠 主編.人間掌故:歷代筆記小品.武漢:崇文書局,2016年01月第1版:108
7、 張立華 編著.學海通鑑——古人治學三百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310-311
8、 (宋)蘇軾 撰.東坡志林.北京:中國書店,2018年02月第1版:225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 賞析

此文開篇一句點明了杜處士的喜愛及書畫收藏的豐富,接着特意點出「戴嵩《牛》一軸」是杜處士特別珍愛的精品,並以「錦囊玉軸」四個字簡潔形象地寫出了這幅畫在杜處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後才轉入正題,寫杜處士晾畫時,一個牧童面對這樣一幅珍品「拊掌大笑」,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畫的錯誤——「掉尾而斗」。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對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說明錯誤的理由——「鬥牛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另一方面則通過「此畫鬥牛耶?」一問和「謬矣」這一肯定的結論,在嘲諷中表現了全文的主題思想,讓杜處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後引用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進一步揭示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 [6]  全文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牧童的天真未鑿、處士的豁達沖和均躍然紙上,簡潔生動,意趣盎然。 [13]

思想上,此文通過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畫牛的錯誤之處,清楚地說明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同時運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當中,寄寓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發人深思。 [6]

藝術上,此文有以下特點:

首先,此文敘述故事簡煉生動。全文用字不多,卻能扣人心扉。先寫杜處士所藏「戴嵩《牛》一軸」,百里挑一,裱裝精美,隨身攜帶,愛不忍釋,從而把戴嵩之畫抬得很高,然而抬得高就摔得重;接着寫對牛十分熟悉的牧童一眼看出了名畫的瑕疵,指出它的失真謬誤處,名畫的價值也就一落千丈,頓失光彩。前後對照,大相徑庭,使人心為之動,頓感可嘆、可笑、可惜。

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語言情態表現人物的形象。牧童看見這軸畫牛的名畫,不假思索,順口發問:「此畫鬥牛耶?」通過發問指出此畫是「鬥牛圖」。由於牧童熟悉牛的習性,了解「鬥牛」時牛尾所在的位置,於是接着說:「牛斗,力在角,尾搐之兩股間。」而畫中的「鬥牛」則不然,與「鬥牛」的常態不合,違背生活現實。牧童因而一語破的,明確指出:「今乃掉尾而斗,謬矣!」這是內行話,是其它行業的人所講不出來的。在「知牛」這一點上,高於畫家的牧童形象就躍然紙上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語言,用人物自己的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形象是小說文體慣用的手法,此文能夠運用這種手法,初步顯示出小說的雛型,可以說是小說的萌芽,把這類小文看作是古代的「微型小說」也許無所不可。「情態」也是如此通過人物情態的描寫,自然可以表現人物的形象,例如文中牧童「撫掌大笑」和「處士笑而然之」兩種笑態,所表現的內容即有所不同:前句「撫掌大笑」是牧童恥笑畫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夠指出其謬,洋洋得意;而後句杜處士的「笑」則笑得很勉強,自己珍愛的名畫被牧童指出謬誤,而牧童的話又是對的,無法駁倒,杜處士只好以「笑」表示贊同了。

最後,此文引用了古語「耕當向奴,織當間婢」,引用得恰到好處,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點題。「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是為了說明「畫牛當問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對名畫批評得當。作者運用「引用」法,在篇末點題,不但突出主題,而且使主題得以升華,帶有普遍意義。第二,結尾。引用古語結尾,留有餘味,發人聯想。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語,一共兩句八字精煉深刻可以說是優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話來敘述要精煉生動得多,從而節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參考資料:

1、 呂晴飛 主編;牛寶彤 副主編.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01月第1版:1453-1455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 創作背影

此文作於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其時蘇軾因父喪歸蜀。一說此文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元祐年間蘇軾在京師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時所作。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次韻朱光庭初夏》

蘇軾 〔宋代〕

朝罷人人識鄭崇,直聲如在履聲中。

臥聞疏響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

諫苑君方續承業,醉鄉我欲訪無功。

陶然一枕誰呼覺,牛蟻新除病後聰。

复制

《和孔君亮郎中見贈》

蘇軾 〔宋代〕

偶對先生盡一樽,醉看萬物洶崩奔。

優遊共我聊卒歲,骯髒如君合倚門。

只恐掉頭難久住,應須傾蓋便深論。

固知嚴勝風流在,又見長身十世孫。

(戣,字君嚴;戡,字君勝。

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見其孫,白面長身。

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

复制

《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蘇軾 〔宋代〕

君不學白公引涇東注渭,五斗黃泥一鍾水。

又不學哥舒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流泉無糹玄石無竅,強名水樂人人笑。

慣見山僧已厭聽,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復來軒轅,至今魚龍舞鈞天。

聞道磬襄東入海,遺聲恐在海山間。

鏘然澗谷含宮徵,節奏未成君獨喜。

不須寫入薰風糹玄,縱有此聲無此耳。

复制

《次韻答開祖》

蘇軾 〔宋代〕

淚滴秋風不為麟,虛名何用實之賓。

烝豚未害為純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喚游湖緣路便,難邀入社為詩頻。

知君頗有東山興,喝石岩前自過春。

复制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蘇軾 〔宋代〕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南來三見歲雲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東欄梨花》

蘇軾 〔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鵲橋仙·七夕》

蘇軾 〔宋代〕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浣溪沙·前韻》

蘇軾 〔宋代〕

料峭東風翠幕驚。云何不飲對公榮。水晶盤瑩玉鱗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顏未稱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复制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蘇軾 〔宋代〕

鳳凰山上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复制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

蘇軾 〔宋代〕

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北歸為兒子,破戒堪一笑。

披雲見天眼,回首失海潦。蠻唱與黎歌,餘音猶杳杳。

大兒牧眾稚,四歲守孤嶠。次子病學醫,三折乃粗曉。

小兒耕且養,得暇為書繞。我亦困詩酒,去道愈茫渺。

紛紛何時定,所至皆可老。莫為柳儀曹,詩書教氓獠。

亦莫事登陟,溪山有何好。安居與我游,閉戶淨灑掃。

复制

《句》

蘇軾 〔宋代〕

十五年前,我是風流帥,花枝缺處留名字。

复制

《余與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領貢舉事,而李不得》

蘇軾 〔宋代〕

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

平生謾說古戰場,過眼終迷日五色。

我慚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責。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無怨亦無德。

買羊酤酒謝玉川,為我醉倒春風前。

歸家但草凌雲賦,我相夫子非臞仙。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