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於石 / 述懷
拼

《述懷》

於石 〔宋代〕

孔明臥隆中,世事若不聞。草廬兩三策,大義固已明。

陶潛晉處士,束帶恥屈身。浩然歸去來,把酒惟長吟。

潛魚游深淵,好鳥鳴高林。是以古君子,出處各有心。

复制
於石

作者:於石

於石,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岩,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有《紫岩集》。元詩選石字介翁,婺之蘭溪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古高之為人,後從王宗庵業詞賦,自負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也。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兩溪。有詩三卷,門人同里吳師道正傳選次,金履祥吉父為之序。全宋詩於石(一二四七~?)(生平據本集卷一《鄰叟招飲》「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推定),字介翁,號紫岩,晚號兩溪,蘭溪(今屬浙江)人。宋亡,隱居不仕,一意於詩,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後散失,由門人吳師道就藏本及所藏續抄者選為《紫岩詩選》三卷。事見《吳禮部集》卷一七《於介翁詩選後題》,明萬曆《金華府志》卷一六、《宋季忠義錄》卷一三有傳。 於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鈔本(簡稱朱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光緒於國華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簡稱傅校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於石其它诗文

《次張嘉父閒居》

於石 〔宋代〕

有詩可以吟,何必擬李陵。有酒可以酌,何必慕伯倫。

自吟復自酌,一笑睨白雲。卷舒見吾道,聚散亦世情。

老我一茅屋,蕭蕭山下村。種瓜有餘地,吾亦安吾貧。

興來即杖屨,孤往無與朋。晨出未啟戶,暮歸或扣門。

翛然脫塵鞅,無懷與大庭。所以軒冕貴,不移丘壑心。

此意誰獨識,千載一淵明。淵明不復作,視此壁上琴。

复制

《八月十四夜對月》

於石 〔宋代〕

好風從西來,浮雲忽中披。片月耿層空,清氣入詩脾。

皎皎萬里光,誰言一分虧。虧者盈之漸,乘除迭相推。

既圓終復缺,何如未圓時。過滿易招損,極盛必有衰。

人事無不然,一笑姑置之。願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頹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复制

《釣台》

於石 〔宋代〕

拋卻羊裘入漢庭,偶然偃臥兩忘形。先生無處可伸足,太史何煩奏客星。

复制

《子房》

於石 〔宋代〕

韓亡誓欲報秦仇,秦滅還興伐楚謀。一念為韓非為漢,無功何必願封留。

复制

《早梅》

於石 〔宋代〕

一氣獨先天地春,兩三花占十分清。冰霜不隔陽和力,半點機緘妙化生。

复制

《次韻徐廷圭偶成》

於石 〔宋代〕

德行誰能冠四科,將興將廢道云何。百年詩酒晉元亮,萬世功名漢伏波。

高枕林泉閒夢少,出門風雨落花多。人生轉眼榮枯易,未必金章勝綠蓑。

复制

《題石壁寺》

於石 〔宋代〕

石壁名山多勝游,背環古木面清流。一池空對旃檀塔,雙港中分芳草洲。

豹隱安知興廢事,牛眠不礙往來舟。海棠菡萏今何在,風月人間幾度秋。

复制

《次韻天民有年》

於石 〔宋代〕

四海同一稔,茆檐藹富穰。鄰燈曉炊暖,溪雨晚舂香。

有客歌良耜,何人餓首陽。三時足勤苦,真樂在冬藏。

复制

《改過》

於石 〔宋代〕

顏子趣高遠,改過不待形。

子路雖未及,有聞思欲行。

庸人過莫知,心目任盲騰。

縱復覺其然,如醉不願醒。

幽顯孰可欺,徒自蔽聰明。

直待形跡著,巧飾漫經營。

辭屈既無益,斂翼如凍蠅。

豫貴介於石,安取冥豫成,

論要免終凶,謀始那用爭。

頤養知節慎,損疾在窒懲。

下交儻不凟,惡習難薰范。

師誨當佩服,勝已求友朋。

過言與過行,點檢莫暫停。

粗能遵此戒,無忝爾所生。

海鷗識機深,良馬認鞭聲。

爾過勿憚改,豈知禽獸情。

善惡審取捨,勿用苦叮嚀。

复制

《金縷曲 其九 題《南匯朱烈婦行略》後》

於石 〔宋代〕

大節貞於石,烈錚錚,兵戈叢里,淋漓罵賊。九死不辭刀見血,分裂金閨弱質。

盡愧煞,鬚眉人物,生就秋風荼蓼命,況傷心,少小成孤特,銘表字,待誰泐。

憶從烽火流離日,問人閒,裙釵多少,煙埋霧塞。衰草茫茫斜照里,何許英魂招得,更無處,搜尋玉骨。

千載春申江上月,照孤城,常作冰霜色,泰山重,死應值。

复制

《吳山圖記》

於石 〔宋代〕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复制

《送沈彥楚》

於石 〔宋代〕

清才不數見,世固未易識。

如玉在荊山,落落混於石。

沈君義與彥,恨我未良觀。

陸子不妄交,稱許斯為得。

況有半里孫,延之致經席。

比聆道吳聞,捧檄建德國。

高歌誦唐虞,諸子有矜式。

岩灘浩煙霞,山水澄鮮碧。

暇日一登臨,清賞慰愁寂。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