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范成大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拼 译 译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其它诗文

《谒金门 宜春道中野塘春水可喜,有怀旧隐》

范成大 〔宋代〕

塘水碧。

仍带曲尘颜色。

泥泥縠纹无气力。

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

也有一双鸂鶒。

只欠柳丝千百尺。

系船春弄笛。

复制

《独游虎跑泉小庵》

范成大 〔宋代〕

苔径弯环入,茅斋取次成。

蔓花缘壁起,闲草上阶生。

宿雨松篁色,新晴燕雀声。

筒泉烹御米,聊共老僧倾。

复制

《南柯子》

范成大 〔宋代〕

槁项诗余瘦,愁肠酒后柔。

晚凉团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

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复制

《戏题牡丹》

范成大 〔宋代〕

主人细意惜芳春,宝帐笼阶护紫云。

风日等闲犹不到,外边蜂蝶莫纷纷。

复制

《寒食客中有怀》

范成大 〔宋代〕

江郭花开也寂寥,不须绿暗与红凋。

疾风甚雨过寒食,白日青春吟大招。

芳景尚随流水去,故人应作彩云飘。

烟波千里家何在?惟有溪声似晚潮。

复制

《丘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

范成大 〔宋代〕

偶携尊酒上孱颜,忽忆行人瘴雾间。

便好来分苍石坐,已教不锁翠云关。

复制

《送琴客许扬归永嘉》

范成大 〔宋代〕

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

龙湫鴈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

复制

《寄题赣江亭》

范成大 〔宋代〕

二水之会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

我记斯亭且不朽,千载当与文俱鸣。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

平生两君吾故人,安得系马亭阶下。

鼓旗西征上奔泷,所思不见心难降。

瞿塘纵有文鳞双,爱莫致之章贡江。

复制

《衡岳寺僧刺血法华经赞》

范成大 〔宋代〕

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复制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迳皆成,而海棠亦》

范成大 〔宋代〕

梅坞桃蹊斫竹初,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祗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复制

《游金牛洞题石壁上》

范成大 〔宋代〕

仙翁旧游处,琅璈韵灵曲。

至今有余音,玄鹤舞幽谷。

众真期我住,岁晚芝田熟。

腰鑱从翁来,镊云跨飞鹿。

复制

《八场坪闻猿》

范成大 〔宋代〕

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西声高树梢。

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

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