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梅堯臣 / 蘇幕遮·草
拼 译 译

《蘇幕遮·草》

梅堯臣 〔宋代〕

露堤平,煙墅杳。

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

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蘇幕遮·草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後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宦遊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接起來,使得遠道淒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遊的王孫公子已經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注釋
蘇幕遮: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為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墅:田廬、圃墅。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裡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動。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裡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
長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餞別處。《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經音義》有「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孫:貴族公子。
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參考資料:

1、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30 .

蘇幕遮·草 - 賞析

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這首詠草詞雖不着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下片以淒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

上片起首兩句寫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接下來一句總寫芳草萋萋。「雨後江天曉」,是用特定的最佳環境來點染春草的精神,通過雨後萬物澄澈、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為下文「少年」的出場作鋪墊。「獨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裡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裡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臣游少年的春風得意。

詞的下片轉而抒寫宦遊少年春盡思歸的情懷。過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薩蠻》詞末二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接下來兩句,詞人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錶達了強烈的歸思。「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結拍兩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

「老」字與上片「嫩」字遙相呼應。於春草的由「嫩」變「老」之中,暗寓傷春之意,而這也正好是詞人嗟老、倦遊心情的深刻寫照。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云:「梅聖俞歐陽公座,有以林逋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准為主』為美者,聖俞因別為《蘇幕遮》一闋云云。歐公擊節賞之。」

參考資料:

1、 吳汝煜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453-454 .
梅堯臣

作者: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梅堯臣其它诗文

《張淳叟獻詩永叔同永叔和之》

梅堯臣 〔宋代〕

張君獻詩詩詞巧,美女插花嬌醉春。

公答七言夸筍笴,我無千里學騏驎。

夜吟謝朓澄江練,露濕陶潛漉酒巾。

歸去應將錦囊貯,已勝珠玉莫愁貧。

复制

《送李信臣尉節縣先歸湖州》

梅堯臣 〔宋代〕

梁王吹台側,五月多荷花。

荷開對翹鷺,吳客還思家。

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鋪霞。

焉能長相守,千里獨起嗟。

補官東海上,物景莫言賒。

复制

《金山寺》

梅堯臣 〔宋代〕

吳客獨來後,楚橈歸夕曛。

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

巢鶻寧窺物,馴鷗自作群。

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雲。

复制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梅堯臣 〔宋代〕

才業人終服,聰明帝所聞。

來希段干木,去識大馮君。

金絡鳴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舊國,簫鼓漢橫汾。

古堞臨秋月,高樓等白雲。

應同羊叔子,緩帶隔囂氛。

复制

《上巳日午橋石瀨中得雙鱖魚》

梅堯臣 〔宋代〕

脩禊洛之濱,湍流得素鱗。多慚折腰吏,來作食魚人。

水發黏篙綠,溪毛映渚春。風沙暫時遠,紫線憶江蓴。

复制

《贈袁大監》

梅堯臣 〔宋代〕

人以祿為榮,當知身所重。

祿榮身且勞,豈要權衡用。

達人唯止足,曷顧百鍾俸。

今朝西山歸,芝術不須種。

莊生逸老言,此必久已誦。

矩法況自持,推年心可縱。

复制

《依韻和吳長文舍人對雪懷永叔內翰》

梅堯臣 〔宋代〕

紫禁低雲拂綺櫳,西垣人憶玉堂翁。撚髭覓句方傳詠,著樹成花尚舞空。

不管因風吹塞外,任教飛片落杯中。曉來城郭遮無路,阮籍驅車莫嘆窮。

复制

《依韻和揚州許待制竹拄杖》

梅堯臣 〔宋代〕

楚竹剪霜叢,何慚漢使筇。鳩形殊用刻,馬箠不同功。

挺特生難變,支離分已窮。輕肥思比鶴,短髮任如蓬。

倚以為高趣,持之見素風。步郊聊實下,行樂偶從東。

屢刺莓苔破,深穿苑圃通。辯繁時畫地,默意或書空。

古血有湘跡,舊林無阮蹤。將渠誰覺老,要此豈關慵。

莫駭傾巢鳥,須虞蠹穴蟲。誰能求道術,跨作上天龍。

复制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 其三十三 庖煙》

梅堯臣 〔宋代〕

羃歷庖煙出綵油,欲通雲霧未能周。濕薪燒盡日停午,試問霏霏何處浮。

复制

《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

梅堯臣 〔宋代〕

昨朝人自東郡來,古紙兩軸緘縢開。

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

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還可咍。

書言寄去當寶惜,慎勿亂與人翦裁。

江南李氏有國日,百金不許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靜幾鋪寫無塵埃。

當時國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圖書及此紙,輦大都府非珍瓌。

於今已踰六十載,棄置大屋牆角堆。

幅狹不堪作詔命,聊備麤使供鸞台。

鸞台天官或好事,持歸秘惜何嫌猜。

君今轉遺重增愧,無君筆札無君才。

心煩收拾乏匱櫝,日畏撦裂防嬰孩。

不忍揮毫徒有思,依依還起子山哀。

复制

《依韻和王景彝學士紫宸仲冬早謁》

梅堯臣 〔宋代〕

朝開閶闔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

霜氣稍回龍陛峻,日光微轉鳳樓陰。

庭中細仗穿旗腳,案外薰爐對殿心。

我預千官少裨補,欲將歌頌播堯音。

复制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

梅堯臣 〔宋代〕

我居西北地,秋無東南風。

木脫不塞望,高台空九重。

音塵安可得,鴻鴈鳴霜中。

日看紫苔生,乃見三經窮。

一聞離騷篇,寫盡楚客胸。

胸懷如寶匣,夜夜吼生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