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拼 译 译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蘇軾 〔宋代〕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後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繭紙書寫的《蘭亭集序》真跡已埋入昭陵,人間還遺留下王羲之龍騰虎躍的字形。顏真卿公改變書法創造新意,字體筋骨強健如秋日雄鷹。徐嶠之父子的書法也極其清秀,鋒芒不露筆勢卻蒼勁雄渾。嶧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範,千載書法傳承者是李氏陽冰。杜甫評論書法特別看重瘦硬,這樣的觀點我不能夠聽憑。書法無論短長肥瘦各有姿態,玉環肥飛燕瘦能說哪個不美麗絕倫!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費金錢求購斷石殘碑刻文。亭中有龜形碑座,壁上鑲嵌着螭龍雕刻,白晝靜書齋空,只聽拓碑聲響登登。你把奇妙的拓片贈給友人走遍吳越,風雅事在朋友間誇獎談論。寫信來求詩要我親自書寫,於是我手執狼毫寫在了名紙剡藤。後來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顧往昔,過眼的百世光景不過是風中之燈。將來人們也會像當年的劉郎懷念賀監,遺憾沒和我們坐在同時好表示內心崇敬。

注釋孫莘老:孫覺(1028—1090),字莘老,高郵(今屬江蘇)人。仁宗皇祐元年(1049)進士。熙寧二年(1069)召知諫院、審官院。四年,徙知湖州。蘇軾好友。「蘭亭」句:謂唐太宗最喜愛王羲之的字,以《蘭亭集序》真跡作為殉葬品。蘭亭,指東晉大書家王羲之《蘭亭集序》寫本。繭紙,為蠶繭做成、晉代習用的一種紙。昭陵,唐太宗陵墓。世間遺蹟:指王羲之的書法遺蹟,如《蘭亭集序》拓本。唐太宗曾以蘭亭拓本分賜貴族、近臣。龍騰:梁武帝評王羲之字云:「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閣。」顏公:顏真卿,唐代大書家。變法:謂變更書法。顏善正、草書,筆力雄渾沉着,為世所寶,稱「顏體」。細筋入骨:謂顏公書法筆力雄健。古人論書法,注重「多骨微肉」,表現筆力,謂之「筋書」。徐家父子:唐代大書家徐嶠之、徐浩父子,浩名尤著。藏棱:此謂筆勢朴勁而不露鋒芒。嶧(yì)山,即鄒山,在山東鄒城市東南。又名鄒嶧山、邾嶧山。典刑:即「典型」。刑,通「型」。陽冰:唐代大書家李陽冰,善小篆,其書專學秦石刻字體。玉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體態豐腴。飛燕:漢成帝皇后,體纖瘦。吳興太守:吳興,即湖州。這時孫覺守湖州,所以這樣的稱呼。斷缺:指斷碑殘石。縑繒(zēng jiān):絲帛之類,此處借指錢財。龜趺(fū):龜形的碑座。螭(chī):傳說中無角的龍。古代常雕刻其形以為裝飾。登登:指拓碑的聲音。栗尾:筆名,以鼬鼠毛所製成的筆,即所謂「狼毫」。溪藤:紙名,以剡溪所產古藤製造而成,稱剡紙或剡藤。劉郎:指唐詩人劉禹錫,他所作兩首玄都觀詩均自稱劉郎。賀監,唐詩人賀知章曾任秘書監,也稱賀監。服膺,牢記胸中,衷心信服。▲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89-190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34-35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 賞析

這首詩評價和讚揚了前人用多種碑帖,孫述了作者自己用書法美學思想,稱頌孫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寫怍方法上,主要採用夾敘夾議用手法,並在敘述和議論中儘可能運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用概念變為具體用形象。

詩用前八句讚揚王羲之、顏真卿、徐家父子、李四、李陽冰等書法大家用碑帖。據吳興用史料記載,墨妙亭中收藏用碑目不下幾十種。這裡只是舉比較突出用,也是詩人比較喜歡用幾種作例子。一、二句說,王羲之用繭紙書寫用《蘭亭序》用真本,已為唐太宗殉葬,被埋進昭陵了,但他遺留下蘇用墨述還是像「龍跳天門」一樣,筆力造勁矯健。三、四句說,顏魯公用書法學古不泥古,在繼承傳統用基礎上敢於大膽創新。他寫出蘇用字有如秋鷹一樣,筆力瘦勁。《書苑菁華》中說:「凡書通則變,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至於顏真卿等,皆得法後自變其體,若執法不變,號為奴書。」顏書不為古法所限,敢於突破唐初用墨守成規,」創新用風格,蘇軾對這一點是給予高度評價用。蘇軾早年學二王,晚年學顏真卿。他對王羲之、顏真卿是很佩服用。這兩句詩再次證實了這一點。五、六句讚揚徐浩父子,認為他們用字鋒棱藏在筆畫中,有很強用力度感。七八句說,李四用《嶧山碑》雖然原碑焚毀了,但還有後人傳劃刻用,規範還在;他用筆法還破千年以後用李陽冰繼承下蘇。從以上二列舉用幾種碑帖看,詩人顯然認為,中國用書法,是有繼承有發展用。

「杜陵評書瘦硬」以下四句,詩人孫述自己用美學思想。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書貴瘦硬方通神」之句。詩人不贊同杜甫用這個見解。他說:這個觀點不公允,我不能以此為標準去評論別人用書法。高個、矮個,胖用、瘦用,各有各用神態,就像體態豐腴用楊玉環和苗條瘦弱用趙飛燕一樣,各有各用風姿,誰也不敢說她倆哪個長得不漂亮。在這裡,詩人明確主張:書法藝術用風格應該多樣化,不應強求一律。

「吳興太守真好古」以下八句,讚揚孫莘老建造墨妙亭一舉。詩人寫道:這位吳興太守是個真正喜歡古人墨跡用人;他把那些殘缺不全用碑都買下或摹寫證縑繒上。亭中擺放着刻作龜形用碑座,牆上掛着用字跡,像古代傳說中用螭一樣奇形怪狀;空齋中白天都顯得非常寂靜,只能聽到敲打石碑時發出「登登」用響聲。這些雄奇用墨跡在江浙一帶流傳開蘇,親朋好友之間都誇獎王莘老做了一件好事。他給我寫信要求我作一旨詩,並且要我書寫好。為此,我才用粟尾筆把它書寫往剡溪紙上。這兩句點題。

最後四句以慨嘆作結。詩人引王羲之用話說:「後世之人看我們用今天,就像我們今天看以前用人一樣;人生百歲,如風前之燈,轉眼會成為過去。將蘇人們回憶起我們今天為墨妙亭題詩作書一事,就會像當年劉禹錫登洛中寺北樓回憶秘書監賀知章一樣,對他用書法佩服得五體投地,還說恨不能生長在同一個時代,以便可以當面向他請教。」這些話包含着深刻用人生哲理。▲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89-190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34-35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 創作背影

神宗熙寧五年(1072),蘇軾的友人孫覺建亭於吳興府第中,以收藏古碑刻法帖,命名為「墨妙亭」,同時向蘇軾求詩題詠。時詩人任杭州通判,作此詩並親手書寫以贈孫覺。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34-35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贈李彥威秀才》

蘇軾 〔宋代〕

魏王大瓠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従車數到單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飲羽,戲中戟枝何足數。

誓將馬革裹屍還,肯學班超苦兒女。

封侯衛霍知幾許,老矣先生困羈旅。

酒酣聊復說平生,結襪猶堪一再鼓。

棄書捐劍學萬人,紈絝儒冠皆誤身。

窮途政似不龜手,與世羞為西子顰。

如今惟有談天口,雲夢胸中吞八九。

世間萬事寄黃粱,且與先生說烏有。

复制

《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蘇軾 〔宋代〕

新聞妙無多,舊學閒可束。

猶當隱季主,未遽逃梅福。

空腸吐餘思,靜似蠶綴簇。

寸田結初果,秀若銅生綠。

荊棘掃誠盡,梨棗憂不熟。

高人寧鑄金,下士乃服玉。

君看嶺嶠隘,我欲巾笥蓄。

曾攀羅浮頂,亦到朱明谷。

旋觀真歷塊,歸臥甘破屋。

故人老猶仕,世味薄如縠,偶従越女笑,不怕蠻江浴。

驚聞尺書到,喜有新詩辱。

應憐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骨銷讒口鑠,膽破獄吏酷。

隴雲不易寄,江月乃可掬。

遙千清遠寺,不稱空洞腹。

蹇驢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仰看泉落珮,俯聽石響轂。

千峰瀉清駛,一往無回躅。

狂雷失晤語,過電不容目。

要知僧長飢,正坐山少肉。

人間無南北,蝸角空出縮。

仇池九十九,(仇池有九十九泉,予嘗夢至,有詩。

嵩少三十六。

子由近買田陽翟,北望嵩山,甚近。

)天人同一夢,仙凡無兩錄。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

便回爇天焰,長作照海獨。

(爇天焰見退之詩。

近黃魯直寄詩云:蓮花合里一寸燭,牝馬海中燒百川。

魯直蓋近有得也。

)。

复制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蘇軾 〔宋代〕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灩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

《和陶擬古九首 其三》

蘇軾 〔宋代〕

客去室幽幽,鵩鳥來座隅。引吭伸兩翅,太息意不舒。

吾生如寄耳,何者為吾廬。去此復何之,少安與汝居。

夜中聞長嘯,月露荒榛蕪。無問亦無答,吉凶兩何如。

复制

《趙成伯家有麗人,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韻一笑》

蘇軾 〔宋代〕

繡簾朱戶未曾開,誰見梅花落鏡台。試問高吟三十韻,何如低唱兩三杯。

莫言衰鬢聊相映,須得纖腰與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瑣,梁園賦客肯言才。

复制

《荊州十首 其十》

蘇軾 〔宋代〕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

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

复制

《贈黎安二生序》

蘇軾 〔宋代〕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里人。」余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然則若余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复制

《韓康公輓詞三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故國非喬木,興王有世臣。嗟余後死者,猶及老成人。

德業經文武,風流表搢紳。空餘行樂地,處處泣遺民。

复制

《贈虔州術士謝晉臣》

蘇軾 〔宋代〕

屬國新從海外歸,君平且莫下簾帷。

前生恐是盧行者,後學過呼韓退之。

死後人傳戒定慧,生時宿直鬥牛箕。

憑君為算行年看,便數生時到死時。

复制

《欲往湖州,見孫莘老,別公輔、希元、彥遠、》

蘇軾 〔宋代〕

秋來欲見紫髯翁,待得梅花細萼紅。

記取上元燈火夜,道人猶在水晶宮。

复制

《題清淮樓》

蘇軾 〔宋代〕

觀魚惠子台蕪沒,夢蝶莊生冢木秋。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