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栻 /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其十四
拼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其十四》

張栻 〔宋代〕

和風習習禽聲樂,晴日遲遲花氣深。妙理沖融無間斷,湖邊佇立此時心。

复制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其十四 - 賞析

張栻

作者:張栻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張栻其它诗文

《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樂章》

張栻 〔宋代〕

神之來兮何許,風蕭蕭兮吹雨。

悄屏氣兮若思,嚴霓旌兮來下。

昔公車之自南,民望車以欷歔。

今乘駒兮入廟,亦孔悲兮若初。

秋月兮皎皎,嚴霜兮凜凜。

澤終古兮何窮,噫,微管吾其左衽。

酌荊江以為醴兮,擷眾芳以為羞。

歌嗚嗚兮鼓坎坎,惠我民,為此留。

神之去,何所游。

風颯颯,挾歸輈。

倏昭明兮上征,撫一氣兮橫九州。

有新兮斯宇,竹森森其在戶。

嗟我民兮勿傷,公時來兮一顧。

有新兮斯堂,竹猗猗其在旁。

嗟我民兮勿替,公顧民兮不忘。

复制

《送臨武雷令》

張栻 〔宋代〕

詔舉循良吏,時資撫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綠野新耕盛,潢池舊羽空。

便應君課最,名姓御屏中。

复制

《仲秉再用前韻為梅解嘲復和之》

張栻 〔宋代〕

幾年身在水雲間,愈見花邊下語難。

猶有故人相慰藉,西山載酒未盟寒。

复制

《方廣道中半嶺少憩》

張栻 〔宋代〕

半嶺籃輿小駐肩,眼中已覺渺雲煙。

山頭更盡無窮境,非是人間別有天。

复制

《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

張栻 〔宋代〕

曉風獵獵笛橫秋,澤國名山九日游。

萬里煙雲歸老眼,千年形勢接中州。

丘原到處堪懷古,萸菊隨時豈解愁。

此日此心誰共領,朝宗江漢自東流。

复制

《二月二十日野步城南晚與吳伯承諸友飲裴台分》

張栻 〔宋代〕

春日煙沙岸,禪房風竹窗。

有時傾綠酒,隨處見清江。

世路紛多轍,吾生老此邦。

千林看不盡,白鳥去雙雙。

复制

《謝侯彥明惠白蓮栽 其二》

張栻 〔宋代〕

青鞋不踏遠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少待薰風開玉鏡,與君來賦月明中。

复制

《謝楊文昭主簿寄詩楊之父紹興間倅建康不屈於兀朮而死》

張栻 〔宋代〕

乃翁詈賊氣如虹,千載衣冠起懦庸。雙廟已應同卞壼,佳兒今喜見甄逢。

傳郵贈我凌雲句,斷簡知君學古胸。忠孝可全須力勉,策勛寧復羨侯封。

复制

《送祖七侄西歸二首 其二》

張栻 〔宋代〕

故國非喬木,名家重典刑。飄零念吾黨,寂寞撫遺經。

菽水知何病,芝蘭要滿庭。汝歸應記取,為我話丁寧。

复制

《送臨武雷令 其二》

張栻 〔宋代〕

去路連崇嶺,扁舟上漲濤。不違將母願,敢嘆獨賢勞。

境靜歸鳧雁,庭空長艾蒿。不妨頻拄頰,千里寄風騷。

复制

《送李崧老歸閩二首 其一》

張栻 〔宋代〕

歷數勛賢后,如君到眼希。胸中蘊金石,筆下出珠璣。

傾蓋嗟何晚,臨流又送歸。他年儻相憶,尋我釣魚磯。

复制

《聞定叟弟已近適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輩往迎書此問訊》

張栻 〔宋代〕

漸喜書題近,懸知歸意忙。才聞下湘水,早已過衡陽。

雨洗秋山淨,涼生桂樹香。慇勤二三子,策馬為迎將。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