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望江南·超然台作
拼 译 译

《望江南·超然台作》

蘇軾 〔宋代〕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試着登上超然台遠遠眺望,護城河內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滿城處處春花明艷,迷迷濛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千家萬戶皆看不真切。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注釋
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憶江南」。
超然台:築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護城河。
寒食:節令。舊時清明前一天(一說二天)為寒食節。
咨嗟:嘆息、慨嘆。
故國:這裡指故鄉、故園。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節後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採摘的「明前茶」。

參考資料:

1、 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 :66 .
2、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54-255 .

望江南·超然台作 - 賞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東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台,並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詞的上片寫登台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景色。

這首詞為雙調,比原來的單調的《望江南》增加了一疊。上片寫登台時所見景象,包括三個層次。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這首詞開頭兩句是說,登上超然台遠眺,春色尚未褪盡,和風習習,吹起柳絲千條細。首先以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特徵:春意暮而未老。「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這一灣護城河水繞了半座城,滿城內皆是春花燦爛。其次,三、四句直說,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設對,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煙雨暗千家。」五句是說,迷迷濛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

三個層次顯示有一個特寫鏡頭導入,再是大場面的鋪敘,最後,居高臨下,說煙雨籠罩着千家萬戶。滿城風光,盡收眼底。這是上片,寫春景。

下片寫情,乃觸景生情,與上片所寫之景,關係緊密。「寒食後,酒醒卻咨嗟」,進一步將登臨的時間點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後,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後」,一是說,寒食過後,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後,正是清明節,應當返鄉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以上兩句,詞情蕩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寫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着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

「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年華」,指好時光,與開頭所說「春未老」相應合。全詞所寫,緊緊圍繞着「超然」二字,至此,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這一境界,便是蘇軾在密州時期心境與詞境的具體體現。

這首詞從「春未老」說起,既是針對時令,謂春風、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滿春意,生機勃勃,同時也是針對自己老大無成而發的,所謂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見內心是不自在的。從這個意義上看,蘇軾實際上並不真能超然,這種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蘇軾精神世界的真實體現。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詞表達思鄉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參考資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665-666 .
2、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54-255 .

望江南·超然台作 - 創作背影

此詞作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暮春。蘇軾《超然台記》謂:「移守膠西,處之期年。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詞。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書軒》

蘇軾 〔宋代〕

雨昏石硯寒雲色,風動牙籤亂葉聲。

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复制

《浣溪沙》

蘇軾 〔宋代〕

野飲松下,設松黃湯,作此闋。

羅襪空飛洛浦塵。

錦袍不見謫仙人。

攜壺藉草亦天真。

玉粉輕黃千歲藥,雪花浮動萬家春。

醉歸江路野梅新。

复制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並引?》

蘇軾 〔宋代〕

.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題一句云:玄鴻橫號黃槲峴。

九曲亭即吳王峴山,一山皆槲葉,其旁即元結陂湖也,荷花極盛。

因為對云:皓鶴下浴紅荷湖。

坐客皆笑,同請賦此詩。

江干高居堅關扃,犍耕躬稼角掛經。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驚。

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

荊笄供膾愧攪聒,乾鍋更戛甘瓜羹。

复制

《失題二首》

蘇軾 〔宋代〕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閒。

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

复制

《西江月·平山堂》

蘇軾 〔宋代〕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少年游·玉肌鉛粉傲秋霜》

蘇軾 〔宋代〕

黃之僑人郭氏,每歲正月迎紫姑神。

以箕為腹,箸為口,畫灰盤中,為詩敏捷,立成。

余往觀之,神請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戲之。

玉肌鉛粉傲秋霜。

準擬鳳呼凰。

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揚。

到處成雙君獨只,空無數,爛文章。

一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

《亡妻王氏墓志銘》

蘇軾 〔宋代〕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於京師。

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軾銘其墓曰: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

生十有六年而歸於軾,有子邁。

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肅聞。

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

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

其後,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

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

從軾官於鳳翔。

軾有所為於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

曰:「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

」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軾者相語也。

軾與客言於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

」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

」已而果然。

將死之歲,其言多可聽,類有識者。

其死也,蓋年二十有七而已。

始死,先君命軾曰:「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

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

」未期年而先君沒,軾謹以遺令葬之,銘曰:君得從先夫人於九泉,余不能。

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

君雖沒,其有與為婦何傷乎。

嗚呼哀哉!。

《櫻桃》

蘇軾 〔宋代〕

獨遶櫻桃樹,酒醒喉肺乾。

莫除枝上露,從向口中漙。

复制

《飲酒四首》

蘇軾 〔宋代〕

左手持蟹螯,舉觴矚雲漢。

天生此神物,為我洗憂患。

山川同恍惚,魚鳥共蕭散。

客至壺自傾,欲去不得間。

复制

《萬菊軒》

蘇軾 〔宋代〕

一軒高為黃花設,富擬人間萬石君。

佳本盡從方外得,異香多在月中聞。

引泉北澗分清露,開逕南山破白雲。

此意欲為知者道,陶翁猶自未離群。

复制

《書裙帶絕句》

蘇軾 〔宋代〕

任從酒滿翻香縷,不願書來系彩箋。

半接西湖橫綠草,雙垂南浦拂紅蓮。

复制

《石塔寺》

蘇軾 〔宋代〕

飢眼眩東西,詩腸忘早晏。

雖然燈是火,不悟鍾非飯。

山僧異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為二十年,紀憶作此{左言右由}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