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西江月·詠梅
拼 译 译

《西江月·詠梅》

蘇軾 〔宋代〕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

渡波清徹映妍華。

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

渡斜煙淡月籠沙。

遠路微香趁馬。

西江月·詠梅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馬追趕,香微吹,路遙遠,沙籠罩,月淡照,炊煙斜。渡水清徹映照着美艷的梅花。倒垂着的綠枝,深寒的鳳棲在上頭。鳳棲在寒枝上與綠樹相映。鮮艷梅花映照着透徹的清波。渡口斜煙,蒙着淡月,托着籠沙。遠遠的道上,微微的香氣,追趕着馬兒。

注釋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妍(yán)華:喻梅花美麗姿色。唐·李嶠《東飛伯勞歌》:庭前芳樹朝夕改,空駐妍華欲誰待。倒綠:即幺鳳,亦名倒掛子。華妍:同「妍華」。

(宋)蘇軾著 呂觀仁注,東坡詞注,嶽麓書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38頁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215-1217頁

西江月·詠梅 - 賞析

上片,寫梅的生活環境,亦是寫朝雲的生活環境。前三句,以七個景物疊印成一幅梅花盛開的背景圖: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等襯托着梅花開放,鮮艷迷人。「倒綠枝寒鳳桂」,描繪梅的形態,如幺鳳般。朝雲自杭州來到惠州,成為一塵不染的詞人的最寵愛的妻妾,詞人對她的情感不言而喻。

下片,寫梅的凋謝,亦是悼念朝雲的逝世。開頭二句,寫梅花的盛開,幺風與梅枝同綠。鮮艷的梅花又映照着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鳳的青春麗色,即朝雲的青春麗色。最後兩句,筆鋒一轉,環境變化,亦用六個景物來襯托着梅花凋謝、朝雲英逝的淒涼氣氛:渡口邊呈現着的景象是「斜煙,淡月,籠沙」,還有那「遠路,微香,趁馬」。「微香」二字,特別醒目地告知讀者:梅已謝了,只剩下「微香」,暗示着王朝雲也已遠走了,正在「趁馬」進入到另一世界。眷戀之情,盡在不言中。

這首詞是以「梅」格喻朝雲。全詞,採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構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詞人沒有直接寫朝雲,而是從梅—鳳—人的互喻象徵意蘊,渲染了梅的紅葉,風的紅喙,以此襯托出朝雲的紅顏。這種文體寫作起來,難度較大,但詞人非常自然地構成了新的意境,塑造了新的形象。▲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215-1217頁

西江月·詠梅 - 創作背影

此詞作於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十一月,是時,東坡61歲。紹聖三年七月十五日,東坡侍妾朝雲去世,他作下兩首梅花詞《西江月》予以悼念,這便是其中一首。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215-1217頁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灩澦堆賦並序》

蘇軾 〔宋代〕

世以瞿塘峽口灩澦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

以余觀之,蓋有功於斯人者。

夫蜀江會百水而至於夔,瀰漫浩汗,橫放於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

苟先無以齟齬於其間,則江之遠來,奔騰迅快,盡銳於瞿塘之口,則其嶮悍可畏,當不啻於今耳。

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

江河之大與海之深,而可以意揣。

唯其不自為形,而因物以賦形,是故千變萬化而有必然之理。

掀騰勃怒,萬夫不敢前兮,宛然聽命,惟聖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觀乎灩澦之崔嵬,然後知其所以開峽而不去者,固有以也。

蜀江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

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

忽峽口之逼窄兮,納萬頃於一杯。

方其未知有峽也,而戰乎灩澦之下,喧豗震掉,盡力以與石斗,勃乎若萬騎之西來。

忽孤城之當道,鈎援臨沖,畢至於其下兮,城堅而不可取。

矢盡劍折兮,迤邐循城而東去。

於是滔滔汩汩,相與入峽,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

得吾說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复制

《西江月·別夢已隨流水》

蘇軾 〔宋代〕

姑熟再見勝之,次前韻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浥香泉。

相如依舊是臞仙。

人在瑤台閬苑。

花霧縈風縹緲,歌珠滴水清圓。

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馬歸來便面。

复制

《李氏園(李茂貞園也,今為王氏所有。)》

蘇軾 〔宋代〕

朝游北城東,回首見修竹。

下有朱門家,破牆圍古屋。

舉鞭叩其戶,幽響答空谷。

入門所見夥,十步九移目。

異花兼四方,野鳥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轉牆曲。

東注入深林,林深窗戶綠。

水光兼竹淨,時有獨立鵠。

林中百尺松,歲久蒼鱗蹙。

豈惟此地少,意恐關中獨。

小橋過南浦,夾道多喬木。

隱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盡東為方池,野雁雜家鶩。

紅梨驚合抱,映島孤雲馥。

春光水溶漾,雪陣風翻撲。

其北臨長溪,波聲卷平陸。

北山臥可見,蒼翠間磽禿。

我時來周覽,問此誰所築。

雲昔李將軍,負險乘衰叔。

抽錢算間口,但未榷羹粥。

當時奪民田,失業安敢哭。

誰家美園圃,籍沒不容贖。

此亭破千家,鬱郁城之麓。

將軍竟何事,蟣虱生刀?蜀。

何嘗載美酒,來此駐車谷。

空使後世人,聞名頸猶縮。

(俗猶呼皇后園,蓋茂貞謂其妻也。

)我今官正閒,屢至因休沐。

人生營居止,竟為何人卜。

何當力一身,永與清景逐。

复制

《祝英台近·掛輕帆》

蘇軾 〔宋代〕

掛輕帆,飛急槳,還過釣台路。

酒病無聊,欹枕聽鳴艫。

斷腸簇簇雲山,重重煙樹,回首望、孤城何處。

閒離阻。

誰念縈損襄王,何曾夢雲雨。

舊恨前歡,心事兩無據。

要知欲見無由,痴心猶自,倩人道、一聲傳語。

《沁園春·情若連環》

蘇軾 〔宋代〕

情若連環,恨如流水,甚時是休。

也不須驚怪,沈郎易瘦,也不須驚怪,潘鬢先愁。

總是難禁,許多魔難,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歡杳杳,後會悠悠。

凝眸,悔上層樓,謾惹起、新愁壓舊愁。

向彩箋寫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書郵。

料到伊行,時時開看,一看一回和淚收。

須知道,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南歌子·感舊》

蘇軾 〔宋代〕

寸恨誰雲短,綿綿豈易裁。

半年眉綠未曾開。

明月好風閒處、是人猜。

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

尊前一曲為誰哉。

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

《是日至下馬磧,憩於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谷,西臨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從出師也》

蘇軾 〔宋代〕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觀五丈原,郁屈如長蛇。

有懷諸葛公,萬騎出漢巴。吏士寂如水,蕭蕭聞馬檛。

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顧瞻三輔間,勢若風捲沙。

一朝長星墜,竟使蜀婦髽。山僧豈知此,一室老煙霞。

往事逐雲散,故山依渭斜。客來空弔古,清淚落悲笳。

复制

《曲檻》

蘇軾 〔宋代〕

流水照朱欄,浮萍亂明監。

誰見檻上人,無言觀物泛。

复制

《棕筍》

蘇軾 〔宋代〕

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夜叉剖癭欲分甘,籜龍藏頭敢言美。

願隨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問君何事食木魚,烹不能鳴固其理。

复制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

蘇軾 〔宋代〕

馮顛久已攲殘雪,戎眼何曾眩落暉。朔野按行猶爵躍,東台瞑坐覺烏飛。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舉世稀。待向嵩陽求水竹,一犁煙雨伴公歸。

复制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

蘇軾 〔宋代〕

去年御史府,舉動觸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

隔牆聞歌呼,自恨計之失。

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

餘生復何幸,樂事有今日。

江流鏡面淨,煙雨輕冪冪。

孤舟如鳧鷖,點破千頃碧。

聞君在磁湖,欲見隔咫尺。

朝來好風色,旗腳西北擲。

行當中流見,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欲買柯氏林,茲謀待君必。

复制

《四望亭》

蘇軾 〔宋代〕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騖換新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