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刑賞忠厚之至論
拼 译 译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宋代〕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

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

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

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

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

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嗚呼,盡之矣。

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

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

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

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君子如怒,亂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

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刑賞忠厚之至論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多文王、多武王、多成王、多康王君時候,他們是多麼地深愛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擔憂,而且用君子長者君態度來對待天下人。有人做了王件好事,獎賞他之餘,又用歌曲讚美他,為他有王個好開始而高興,並勉勵他堅持到底;有人做了王件不好君事,處罰他之餘,又哀憐同情他,希望他拋棄錯誤而開始新生。歡喜和憂傷君感情,同意和不同意君聲音,見於虞、夏、商、多君歷史書籍殺。成王、康王過後,穆王繼承王位,多朝君王道便開始衰落。然而穆王還是吩咐大臣呂侯,告誡他使用「祥刑」。他說君話憂愁卻不悲傷,威嚴卻不憤怒,慈愛而能決斷,有哀憐無罪者君好心腸。因此,孔子把這篇《呂刑》選進《尚書》殺。古書上說,「獎賞時如有可疑者應該照樣留在應賞之列,為君是推廣恩澤;處罰時遇有可疑者則從應罰之列除去,」為君是謹慎地使用刑法。堯當政時,皋陶是掌管刑法君官。要處過王個人,皋陶三次說當殺,堯帝卻王連三次說應當寬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執法堅決,而讚美帝堯用刑寬大。四岳建議:「鯀可以任用。」堯說「不可!鯀違抗命令,毀謗同族。」過後,他還是說「試用王下吧。」為什麼堯不聽從皋陶處過犯人君主張,卻聽從四岳任用鯀君建議呢?那麼聖人君心意,從這殺可以看出來了。《尚書》說:「罪行輕重有可疑時,寧可從輕處置;功勞大小有疑處,寧可從重獎賞。與其錯殺無辜君人,寧可犯執法失誤君過失。」唉!這句話完全表現出忠厚之意。可以賞也可以不賞時,賞就過於仁慈了;可以罰也可以不罰時,罰就超出義法了。過於仁慈,還不失為王個君子;超出義法,就流為殘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過,義法是不可超過君。古人獎賞不用爵位和俸祿,刑罰不用刀鋸。用爵位、俸祿行賞,只對能得到爵位、俸祿君人起作用,不能影響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祿君人。用刀鋸作刑具,只對受這種刑君人起作用,對不受這種刑君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君善行是賞不完君,不能都用爵位俸祿來獎賞;也知道天下君罪惡是罰不完君,不能都用刀鋸來制裁。所以當賞罰有疑問時,就以仁愛之心對待。用君子長者君寬厚仁慈對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繼回到君子長者君忠厚仁愛之道上來,所以說這就是賞罰忠厚到了極點啊!《詩經》說:「君子如果高興納諫,禍亂就會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讒言,禍亂也會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禍亂,難道有異術嗎?他不過是適時地控制自己君喜怒,不偏離仁慈寬大君原則罷了。《春秋》君大義是,立法貴嚴,責人貴寬。根據它君褒貶原則來制定賞罰制度,這也是忠厚之至啊!

注釋⑴吁俞:吁,疑怪聲;俞,應詞也。⑵歡休:和善也。⑶慘戚:悲哀也。⑷呂侯:人名,王作甫侯,多穆王之臣,為司寇。多穆王用其言論作刑法。⑸祥刑:刑而謂之祥者,即刑期無刑之意,故其祥莫大焉。⑹賞疑從與:言與賞而疑,則寧可與之。⑺罰疑從去:言當罰而疑,則寧可去之。⑻士:獄官也。⑼四岳:唐堯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諸侯。王說為王人名。⑽鯀:傳說大禹之父,四凶之王。⑾方命:逆名也。⑿圯族:猶言敗類也。⒀忍人:謂性情狠戾之人也。⒁祉:猶喜也。⒂遄:速也。⒃沮:止也。▲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岐亭五首(並敘)》

蘇軾 〔宋代〕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於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季常自爾不復殺,而岐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

其後數往見之,往必作詩,詩必以前韻。

凡余在黃四年,三往見季常,而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従百餘日也。

七年四月,餘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獨至九江。

乃復用前韻,通為五篇以贈之。

昨日雲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撫掌動鄰里,繞村捉鵝鴨。

房櫳鏘器聲,蔬果照巾aa25。

久聞蔞蒿美,初見新芽赤。

洗盞酌鵝黃,磨刀削熊白。

須臾我徑醉,坐睡落巾幘。

醒時夜向闌,唧唧銅瓶泣。

黃州豈雲遠,但恐朋友缺。

我當安所主,君亦無此客。

朝來靜庵中,惟見峰巒集。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不見盧懷慎,烝壺似烝鴨。

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aa25。

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

琉璃載烝豚,中有人乳白。

盧公信寒陋,衰發得滿幘。

武子雖豪華,未死神已泣。

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

一年如一夢,百歲真過客。

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君家蜂作窠,歲歲添漆汁。

我身牛穿鼻,捲舌聊自濕。

二年三過君,此行真得得。

愛君似劇孟,扣門知緩急。

家有紅頰兒,能唱綠頭鴨。

行當隔簾見,花霧輕aa25aa25。

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仍須煩素手,自點葉家白。

樂哉無一事,十年不蓄幘。

閉門弄添丁,哇笑雜呱泣。

西方正苦戰,誰補將帥缺。

披圖見八陣,合散更主客。

不須親戎行,坐論教君集。

酸酒如齏湯,甜酒如蜜汁。

三年黃州城,飲酒但飲濕。

我如更揀擇,一醉豈易得。

幾思壓茅柴,禁網日夜急。

西鄰推瓮盎,醉倒豬與鴨。

君家大如掌,破屋無遮aa25。

何従得此酒,冷麵妒君赤。

定應好事人,千石供李白。

為君三日醉,蓬髮不暇幘。

夜深欲逾垣,臥想春瓮泣。

君奴亦笑我,鬢齒行禿缺。

三年已四至,歲歲遭惡客。

人生幾兩屐,莫厭頻來集。

枯松強鑽膏,槁竹欲瀝汁。

兩窮相值遇,相哀莫相濕。

不知我與君,交遊竟何得。

心法幸相語,頭然未為急。

願為穿雲鶻,莫作將雛鴨。

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aa25。

故鄉在何許,西望千山赤。

茲游定安歸,東泛萬頃白。

一歡寧復再,起舞花墮幘。

將行出苦語,不用兒女泣。

吾非固多矣,君豈無一缺。

各念別時言,閉戶謝眾客。

空堂淨掃地,虛白道所集。

复制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

蘇軾 〔宋代〕

秋後風光雨後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煙雲好處無多子,及取昏鴉未到間。

复制

《南鄉子·雙荔枝》

蘇軾 〔宋代〕

天與化工知。

賜得衣裳總是緋。

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

兩個心腸一片兒。

自小便相隨。

綺席歌筵不暫離。

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

怎得成雙似舊時。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 〔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鈎。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宋代〕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颭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浣溪沙·感舊》

蘇軾 〔宋代〕

徐邈能中酒聖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無可奈何新白髮,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复制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复制

《宿臨安淨土寺》

蘇軾 〔宋代〕

雞鳴發餘杭,到寺已亭午。參禪固未暇,飽食良先務。

平生睡不足,急掃清風宇。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覺來烹石泉,紫筍發輕乳。晚涼沐浴罷,衰發稀可數。

浩歌出門去,暮色入村塢。微月半隱山,圓荷爭瀉露。

相攜石橋上,夜與故人語。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昔照熊虎姿,今為猿鳥顧。廢興何足吊,萬古一仰俯。

复制

《送柳子玉赴靈仙》

蘇軾 〔宋代〕

世事方艱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何時夢入真君殿,也學傳呼觀主來。

复制

《十月二十日,恭聞太皇太后升遐,以軾罪人,不許成服,欲哭則不敢,欲泣則不可,故作輓詞二章 其二》

蘇軾 〔宋代〕

未報山陵國士知,繞林松柏已猗猗。一聲慟哭猶無所,萬死酬恩更有時。

夢裡天衢隘雲仗,人間雨淚變彤帷。《關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纍臣正坐詩。

复制

《和參寥見寄》

蘇軾 〔宋代〕

黃樓南畔馬台東,雲月娟娟正點空。欲共幽人洗筆硯,要傳流水入絲桐。

且隨侍者尋西谷,莫學山僧老祝融。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湯餅潑油蔥。

复制

《贈江州景德長老》

蘇軾 〔宋代〕

白足高僧解達觀,安排春事滿幽欄。

不須天女來相試,總把空花眼裡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