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朱淑真 / 卷七·南宋詞 / 謁金門·春半
拼 译 译

《謁金門·春半》

朱淑真 〔宋代〕

春已半。

觸目此情無限。

十二闌干閒倚遍。

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

輸與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捲。

斷腸芳草遠。

謁金門·春半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春光已匆匆過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將要逝去。整日和倚欄杆,徘徊眺望,傷春逝去的愁怨,襲上心頭,天也無法幫助擺脫。風和日暖,在這麼好的春光,獨自倚靠和欄旁,還不如那雙雙對對的鶯燕。院等落滿了殘花,垂下幕簾呆在屋等,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邊,思戀的人遠在天邊處,令人悲腸欲斷。

注釋謁金門: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雙調,仄韻四十五字。代表作有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李好古的《謁金門·花過雨》等。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樂》中:「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此情無限:即春愁無限。十二闌干:指十二曲欄杆。語出李商隱《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闌干」。輸與:比不上、還不如。芳草:在古代詩詞中,多象徵所思念的人。▲

上彊邨民.宋詞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95-196頁

思履.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第300-301頁

謁金門·春半 - 賞析

這是一首寫春愁閨怨的詞。

在這首詞中作者抒發因所嫁非偶爾婚後日日思念意中人卻無法相見的痛苦之情。開端兩句:「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通過女主人公的視覺和對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無限傷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麼?這裡並未明說,從詞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來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獨苦悶;是惜春傷懷,嘆年華消逝。「無限」二字,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明作者此時憂鬱心情的濃重,大好春色處處都觸發她的憂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隱憂永無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勢。

接着,作者用行為描寫形象地表現了她的愁緒:「十二闌干閒倚遍,愁來天不管。」古詞曾有「倚遍闌干十二樓」之句與此近似。此句寫女主人公愁懷難遣、百無聊賴、無所棲息的情態。「遍」字,寫出呆留時間之長。「閒」字,看來顯得輕鬆,實則用意深重,這正表現了作者終日無逅、時時被愁情困鎖不得稍脫的心境。她因無法排遣愁緒,只得發出「愁來天不管」的怨恨。此句寫得新穎奇特,天,本無知覺,無感情,不管人事。而她卻責怪天不管她的憂愁,這是因憂傷至極而發出的怨恨,是自哀自憐的絕望心聲。

剝削階級社會的女子不能自主自己的婚事,常常怨天尤人。《詩·鄘風·柏舟》的「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寫的是一個女子愛上一個青年,她的母親卻強迫她給另一個人,她誓死不肯,呼娘喚天,希望能諒察她的心。朱淑真心中雖也有戀人,但她卻不能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嫁給一個庸俗之徒,故她痛苦的感情比《柏舟》中那個女子更強烈、更深沉。

過片,具體寫對自然景物的感喟:「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大好春光,風和日暖,本應為成雙佳人享受,可是自己因孤寂憂傷而無心賞玩,全都白白地送給了鶯燕,這既表現出對鶯燕的羨妒,又反映了現實的殘酷無情。說得何等悽苦!鶯鶯、燕燕,雙字疊用,並非是為了湊成雙數,而是暗示它們成雙成對,以反襯自己單身隻影,人不如鳥,委婉曲折地表現孤棲之情,含蓄而深邃。作者在詩集《恨春五首》之二里寫道:「鶯鶯燕燕休相笑,試與單棲各自知!」造語雖異,立意卻同。

末兩句進一步表現作者的情思:「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芳草遠。」它不但與開頭兩句相照應,而且隱曲地透露了她愁怨的根源。她在詩中說:「故人何處草空碧,撩亂寸心天一涯。」(《暮春有感》)「斷腸芳草連天碧,春不歸來夢不通。」(《晚春有感》)由相比可知,她所思念的人在漫天芳草的遠方,相思而又不得相聚,故為之「斷腸」。全詞至此結束,言有盡而意無窮,讀來情思繾綣,盪氣迴腸,在讀者腦海里留下一個凝眸遠方、憂傷不能自已的思婦形象。這與晏殊的「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踏莎行》)、李清照的「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點絳唇》),詞意相同,但朱淑真寫得隱晦,而晏、李說得明朗,敢直言「意中人」、「人何處」,這是因為晏殊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李清照思念丈夫為人情所不能非議,故他們沒有顧忌。而朱淑真婚後思念情人則被視為非法,故難以明言。▲

上彊邨民.宋詞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95-196頁

唐圭璋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0-1332頁

謁金門·春半 - 創作背影

朱淑是中國宋代著名女詞人,與李清照「差堪比肩」,並稱「詞壇雙壁」。其雖家世顯赫,婚姻卻十分不幸,這首詞正是由於自己的婚姻的不幸,所嫁非偶,日夜思念自己的意中人所寫。

思履.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第300-301頁

朱淑真

作者: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朱淑真其它诗文

《江上阻風》

朱淑真 〔宋代〕

撥悶喜陪尊有酒,供廚不慮食無錢。

复制

《卜算子·詠梅》

朱淑真 〔宋代〕

竹里一枝斜,映帶林逾靜。雨後清奇畫不成,淺水橫疏影。吹徹小單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風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复制

《況天氣、妝點清明,對美景、不妨行樂。》

朱淑真 〔宋代〕

雪壓庭春,香浮花月,攬衣還怯單保。欹枕裴回,又聽一聲干鵲。粉淚共、宿雨闌干,清夢與、寒雲寂寞。除卻,是江梅曾許,詩人吟作。長恨曉風漂泊,且莫遣香肌,瘦減如削。深杏夭桃,端的為誰零落。況天氣、妝點清明,對美景、不妨行樂。拌著,向花時取,一杯獨酌。

复制

《梅》

朱淑真 〔宋代〕

雪格冰姿蠟蒂紅,水邊山畔淡煙籠。江風也似知人意,密遞清香到室中。

复制

《題斗野亭》

朱淑真 〔宋代〕

高亭忽登覽,豁爾思無窮。訪古多遣跡,留題有鉅公。

地分吳楚界,人在鬥牛中。不是乘槎客,那知此路通。

复制

《清瘦》

朱淑真 〔宋代〕

春花秋月若浮漚,怎得心如不繫舟。肌骨大都無一把,可憐禁駕許多愁。

复制

《月台》

朱淑真 〔宋代〕

下視紅塵意眇然,翠欄十二出雲顛。縱眸愈覺心寬大,碧落無垠繞地圓。

复制

《題余氏攀鱗軒》

朱淑真 〔宋代〕

瀟灑新軒傍翠岑,攀鱗勃勃此潛心。易驚誰羨葉公室,入夢當為傅說霖。

變化一身雷霹遠,騰凌千裏海波深。臥廬曾比崇高志,肯憶當時梁父吟。

复制

《代送人赴召司農》

朱淑真 〔宋代〕

當年持節使,寬厚出誠心。

郡國承風遠,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詔,四海望為霖。

幾夜台星轉,光侵九棘林。

复制

《畫眉》

朱淑真 〔宋代〕

曉來偶意畫愁眉,種種新妝試略施。

堪笑時人爭彷佛,滿城將謂是時宜。

复制

《春日雜書十首 其七》

朱淑真 〔宋代〕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

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

复制

《愁懷 其二》

朱淑真 〔宋代〕

滿眼春光色色新,花紅柳綠總關情。

欲將鬱結心頭事,付與黃鸝叫幾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