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宋詩 / 飲湖上初晴後雨
拼 译 译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宋代〕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注釋湖:即杭州西湖。瀲灩(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方好:正是顯得很美。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飲湖上初晴後雨 - 賞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作者暢遊西湖,從早到晚,一邊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一邊飲酒構思,意篤八極,神遊萬仞。於是乎寫就了這首傳誦一時的佳作。

詩的前兩句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雨時的不同景色。「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餘,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詩的後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蘇軾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西湖之美與西施之美相比,當然無可非議。但,我們知道,歷史上還有不少女子,其美與西施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可蘇軾為什麼偏偏要選西施來比西湖呢?我想是不是有兩個原因:一是西施的家鄉在浙江,而且離西湖不遠;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個「西」字,這真是個天作之合。至於稱西施為西子,恐怕不僅是為了尊重,還與平仄有關係(第三句最後一個字要求仄聲字,而「施」是平聲字)。現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於蘇軾這首詩。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于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陳邦炎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8-349

飲湖上初晴後雨 - 創作背影

蘇軾於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陳邇冬.蘇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陳邦炎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8-349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叔詩百餘首讀至夜半書其》

蘇軾 〔宋代〕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難呼孟浩然。

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

愁侵硯滴初含凍,喜入燈花欲斗妍。

寄語君家小兒子,他時此句一時編。

复制

《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蘇軾 〔宋代〕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

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寡詞真吉人,介石乃機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無坎井。

有如醉且墜,幸未傷輒醒。

従今得閒暇,默坐消日永。

作詩解子憂,持用日三省。

近別不改容,遠別涕沾胸。

咫尺不相見,實與千里同。

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

始我來宛丘,牽衣舞兒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過秋風。

秋風亦已過,別恨終無窮。

問我何年歸,我言歲在東。

離合既循環,憂喜迭相攻。

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多憂發早白,不見六一翁。

复制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蘇軾 〔宋代〕

送客客已去,尋花花未開。

未能城裡去,且復水邊來。

父老借問我,使君安在哉。

今年好風雪,會見麥千堆。

春來六十日,笑口幾回開。

會作堂堂去,何妨得得來。

倦遊行老矣,舊隱賦歸哉。

東望峨眉小,盧山翠作堆。

(郡東盧山,絕類峨眉而小。

)。

复制

《襄陽樂》

蘇軾 〔宋代〕

使君未來襄陽愁,提戈入市裹氈裘。

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遊。

襄陽春遊樂何許。

峴山之陽漢江浦。

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

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

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斷腸。

复制

《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

蘇軾 〔宋代〕

象服盛簪珥,豈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憐范叔貧。

君看崔員外,晚就觀國賓。

當年頗赫赫,翁媼爭為姻。

?事見退之《贈崔員外詩》。

?蹭蹬阻風水,橫斜掛邊垠。

青衫映白髮,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無害,甘守吳市闉。

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

邦人驚似舅,矯矯惡不仁。

詩文非他師,家法乃富春。

豈非空同秀,為國產雋民。

挺然齊魯生,近出姬姜親。

為文不在多,一頌了伯倫。

清詩要鍛煉。

乃得鉛中銀。

自我遷嶺外,七見槐火新。

著書已絕筆,一默含千諄。

蕢桴和葦籥,天節非人均。

時時自娛嬉,豈為俗子陳。

复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宋代〕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漁家傲》

蘇軾 〔宋代〕

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雲凝凍。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复制

《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蘇軾 〔宋代〕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复制

《梧州雜詩 其十一》

蘇軾 〔宋代〕

桂林留守重,奏使亦頻來。咫尺青驄返,頻煩白簡催。

廷爭猶未息,聖怒已將回。好是徼恩放,休稱蘇軾才!

复制

《失調名 上元詞》

蘇軾 〔宋代〕

拚沈醉、金荷須滿。怕年年此際,催歸禁籞,待黃柑宴。

复制

《五禽言五首》

蘇軾 〔宋代〕

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

溪邊布縠兒,勸我脫破袴。

不辭脫*溪水寒,水中照見催租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