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拼 译 译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蘇軾 〔宋代〕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初春的嚴寒里,十天來我未曾走出家門,不知道江邊柳絲,已搖曳着新的青春。漸漸聽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聲音,原野上一望無際的新草,遮沒了燒過野火的舊痕。幾畝荒僻的田園留我在這兒居住,半瓶渾濁的老酒等待友人來溫。去年今日我走在關山道路,細雨中梅花開放正暗自斷魂。

注釋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蘇軾在黃州期間時常往游。潘、古、郭:蘇軾黃州新友,指潘大臨(一說為潘丙,大臨之叔)、郭遘、古耕道三人。女王城:《東坡志林》卷四《黃州隋永安郡》條:「今黃州都十五里許有永安城,而俗謂之女王城。」一說為楚王城的訛音。東禪莊院:即定惠院。稍:猶「漸」。決決,水流貌。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青青:指新生的野草。燒痕:舊草為野火所燒,唯余痕跡。燒,指野火。數畝荒園:指女王城東禪莊院。溫:稍微加熱。斷魂:形容情深或哀傷。▲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115-116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0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 賞析

首聯寫春天來得很快,因「春寒」,僅僅十天不出門,而江邊出樹已一片嫩綠。「江出已搖村」的「搖」字很形象,活畫出春風蕩漾、江出輕拂的神態。

頷聯進一步描寫春景。關於決決,盧綸六山店》有「決決溪泉到處聞」之句。關於冰人,出宗元六晉問》:「雪山冰人之積,觀者膽掉。」人中尚有冰,說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細,故冠以「稍聞」二字,用詞精確。青青,新生野草的顏色。後句說青青新草覆蓋了舊有燒痕。冠以「盡放」二字,更顯得春意盎然。

頸聯寫潘、古、郭三人為他餞行。「數畝荒園」,點明了餞行的地點。「留我住」,「待君溫」,寫出了三人對蘇軾的深厚情誼。而這個地方正是他一幽前赴黃州所經之地,此時友人的情誼,使他回想起一幽以前的孤獨和淒涼。因此,尾聯轉以回憶作結。

前一幽蘇軾赴黃州途中所作的六梅花二首》,寫得非常悽苦,催人淚下。其一說:「春來幽人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的皪的梅花生於草棘,已令人心寒,又被「東風」吹落殆盡。其二說:「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梅花開於草棘中,無人欣賞,已夠無聊了;而又為「東風」摧落,或隨飛雪度關山,或隨清溪流黃州,更令人愁苦。所謂「去幽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六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他此時也是「路上行人」,尾聯不止是回憶「去幽今日」,也是在寫「今幽今日」,汪師韓評價說:「含蘊無窮。」(六蘇詩選評箋釋》)

這首詩前四句寫「往岐亭」途中所見,五六句寫女王城餞別,末二句因餞別而聯想到前一幽無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詩「於題不甚顧」(馮班語,見六紀批瀛奎律髓》),實際是緊扣題意。寫初春之景,景色如畫;寫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詩一氣貫注,看似信筆揮灑,實則勾勒甚密,有天機自得之妙。▲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07-408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115-116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 創作背影

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赴黃州貶所途中,過春風嶺,正是梅花凋謝的時候,曾作《梅花二首》;過岐亭,遇故友陳慥。這次去岐亭訪陳慥,正好時隔一年,景色依舊,想到前一年的淒涼境況,蘇軾感慨萬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07-408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蘇軾 〔宋代〕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

森然風雲姿,颯爽毛骨開。

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

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

秦王龍鳳姿,魯鳥不足摧。

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

區區數豎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掃天帚,六合如塵埃。

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

維時六驥足,績與英術陪。

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

荒涼昭陵闕,古石埋蒼苔。

复制

《滿庭芳·蝸角虛名》

蘇軾 〔宋代〕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

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蘇軾 〔宋代〕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

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

今夫夫子之託於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豈獨得其意,並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於其門。

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

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

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襪材當萃於子矣。

」書尾複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

」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於筆硯,願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

」與可笑曰:「蘇子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

」因以所畫《篔簹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篔簹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

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於陳州。

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

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

而余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於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菩薩蠻·西湖》

蘇軾 〔宋代〕

秋風湖上蕭蕭雨。

使君欲去還留住。

今日漫留君。

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淚。

灑向長河水。

不用斂雙蛾。

路人啼更多。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蘇軾 〔宋代〕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贈劉景文》

蘇軾 〔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書戴嵩畫牛 / 杜處》

蘇軾 〔宋代〕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

」不可改也。

《浣溪沙·贈閭丘朝議,時還徐州》

蘇軾 〔宋代〕

一別姑蘇已四年。秋風南浦送歸船。畫簾重見水中仙。霜鬢不須催我老,杏花依舊駐君顏。夜闌相對夢魂間。

复制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 〔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⑺,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复制

《祥符寺九曲觀燈》

蘇軾 〔宋代〕

紗籠擎燭逢門入,銀葉燒香見客邀。金鼎轉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朝。

波翻焰里元相激,魚舞湯中不畏焦。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夢魂銷。

复制

《贈黎安二生序》

蘇軾 〔宋代〕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里人。」余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然則若余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复制

《和王斿二首 其二》

蘇軾 〔宋代〕

裊裊春風送度關,娟娟霜月照生還。遲留歲暮江淮上,來往君家伯仲間。

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野梅官柳何時動,飛蓋長橋待子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