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縱筆三首·其一
拼 译 译

《縱筆三首·其一》

蘇軾 〔宋代〕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縱筆三首·其一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孤苦寂然的東坡老翁我在病中,鬚髮蕭然,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風。小兒子欣喜地誇我臉色泛紅,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來是酒後的醉容。

注釋須:一本作「頭」。小兒:指作者第三子蘇過,他是隨到嶺南的。

陳祥耀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59-460

陳邇冬.蘇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第二版):277

韓林元.歷代名人謫瓊詩選注.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20-21

縱筆三首·其一 - 賞析

作者在詩中自嘲衰老。首句,寫處境寂寞,因衰病而成老翁。次句,以風吹「蕭散」的白須申述衰老。「霜」字既顯須白之色,又帶淒寒之氣。這二句使人感到蕭颯可傷。後二句忽借酒後臉上暫現紅色一事,表現輕快的情緒,詩境轉為絢爛。白居易《醉中對紅葉》詩:「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陸游《久雨小飲》詩:「樽前枯面暫生紅。」也是寫「醉面」之「紅」,但直接指出不是「真紅」。蘇軾此詩,先寫旁觀的肯定,再寫自己的否定,用筆較為曲折,也顯得灑脫。「小兒誤喜」,可能是兒子安慰父親的話,更可能是詩人故作設想之辭。因為這時候,隨侍詩人身邊的兒子蘇過,年已二十八歲,不會幼稚到把「酒紅」當作「真紅」,但詩人為了表達歡悅的心情,有意借兒子的話引來「喜」字;兒子之喜又引來他的「一笑」。但在「朱顏」與「喜」之前,先着一「誤」字;經過「一笑」之後,又點破「朱顏」原是「酒紅」。對兒子之喜的否定又回到對衰老的肯定。這裡,詩人的情緒改變了,詩境改變了,但前面所寫的可傷之事並沒有改變。詩篇的成功之處,就是通過情緒的變化,色彩的變化,內容的反覆的否定和肯定,表現了詩人能用達觀的態度、風趣的筆墨去對待和描寫引人感傷之事,顯得曲折坦蕩,情趣風生,有過人的胸襟和筆力。▲

陳祥耀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59-460

韓林元.歷代名人謫瓊詩選注.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20-21

縱筆三首·其一 - 創作背影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詩人蘇軾由惠州(今屬廣東省)貶所再貶儋州(治所在今廣東儋縣西北,轄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區),時已64歲,且病魔纏身,正處於「食無肉,居無室,病無藥,出無友」的困境。此年歲末,作《縱筆三首》。

陳祥耀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59-460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遷居臨皋亭》

蘇軾 〔宋代〕

我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

區區欲右行,不救風輪左。

雖雲走仁義,未免違寒餓。

劍米有危炊,針氈無穩坐。

豈無佳山水,借眼風雨過。

歸田不待老,勇決凡幾個。

幸茲廢棄余,疲馬解鞍馱。

全家占江驛,絕境天為破。

飢貧相乘除,未見可吊賀。

澹然無憂樂,苦語不成些。

复制

《減字木蘭花 花》

蘇軾 〔宋代〕

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縴手里。

淡月朦朧。

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

醉慢雲鬟垂兩耳。

多謝春工。

不是花紅是玉紅。

复制

《吉祥寺僧求閣名》

蘇軾 〔宋代〕

過眼榮枯電與風,久長那得似花紅。

上人宴坐觀空閣,觀色觀空色即空。

复制

《合浦愈上人以詩名嶺外將訪道南嶽留詩壁上雲》

蘇軾 〔宋代〕

孤雲出岫豈求伴,錫杖凌空自要飛。

為問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壯幾年歸。

复制

《送淡公二首》

蘇軾 〔宋代〕

坐重青草公,意合滄海濱。

渺渺獨見水,悠悠不聞人。

鏡浪洗手淥,剡花入心春。

雖然防外觸,眼前遶衣新。

行當譯文字,慰此吟殷勤。

复制

《和劉景文雪》

蘇軾 〔宋代〕

占雨又得雪,龜寧欺我哉。

似知吾輩喜,故及醉中來。

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

那堪李常侍,入蔡夜銜枚。

复制

《陽關曲·答李公擇》

蘇軾 〔宋代〕

濟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龍山馬足輕。

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賈誼論》

蘇軾 〔宋代〕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

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

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聖人,歷試於天下,苟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

」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捨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後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

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

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遊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縈紆鬱悶,趯然有遠舉之志。

其後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

是亦不善處窮者也。

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

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

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

古今稱苻堅得王猛於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

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

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

《贈李道士》

蘇軾 〔宋代〕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痴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雲水。

千年鼻祖守關門,一念還為李耳孫。

香火舊緣何日盡,丹青余習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過二,衰顏記我今如此。

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复制

《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蘇軾 〔宋代〕

別日已苦迫,見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從把酒卮。

人生初甚樂,譬若枰上棋。

縱橫聽汝手,聚散豈吾知。

胡為復嗟嘆,實恨相識遲。

念昔非親舊,聞名自童兒。

不見常隱憂,見之百憂披。

相從未雲幾,別淚遽已垂。

有如雲間鶴,影過落寒池。

舉頭已千里,可見不可追。

我本蜀諸生,能言公少時。

初為成都掾,治獄官苦卑。

高才絕倫輩,邦伯忘等夷。

是時最少年,白晰未有髭。

風流能痛飲,敏捷好論詩。

勇於韝上鷹,不啻囊中錐。

去蜀曾未久,得縣復來眉。

簿書紛滿前,指畫渙無疑。

一年吏已服,漸能省鞭笞。

二年民盡信,不復煩文移。

三年厭閒寂,終日事桐絲。

客來投其轄,醉倒不容辭。

至今三十年,父老猶嗟咨。

東川晚乃至,觀者塞路岐。

但見東人喜,不知西人悲。

如今又繼往,人事亦可奇。

嗟此信偶然,或雲數使之。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爭馳。

公來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屢為蜀人得,毋乃天見私。

吾徒本學道,窮達理素推。

況為二千石,所至搔樂嬉。

細思為縣日,賓友存者誰。

或終臥茅屋,或去懸金龜。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門楣。

感時何倏忽,撫舊應涕洟。

紫綬著更好,紅顏蔚不衰。

權奇玉勒馬,阿那胡琴姬。

逢人可與樂,慎勿苦相思。

复制

《黃州春日雜書四絕》

蘇軾 〔宋代〕

清曉披衣尋杖藜,隔牆已見最繁枝。

老人無計酬清麗,夜就寒光讀楚辭。

复制

《龍山補亡》

蘇軾 〔宋代〕

征西天府,重九令節。

駕言龍山,宴凱群哲。

壺歌雅奏,緩帶輕帢。

胡為中觴,一笑粲發。

楩楠競秀,榆柳獨脫。

驥騄交騖,駑蹇先蹶。

楚狂醉亂,隕帽莫覺。

戎服囚首,枯顱茁發。

惟明將軍,度量豁達。

容此下士,顛倒冠襪。

宰夫楊觶,兕觥舉罰。

請歌相鼠,以侑此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