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隋代 / 李密 / 淮陽感懷
拼 译 译

《淮陽感懷》

李密 〔隋代〕

金風盪初節,玉露凋晚林。

此夕窮塗士,鬱陶傷寸心。

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

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

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

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淮陽感懷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金風吹盪初秋時節,玉露凋傷歲暮之林。今天晚上窮途之士,憂思鬱結傷透寸心。原野平蕪葭葦圍合,村落破敗藿藜縱深。眺聽亂象良多感慨,徘徊感傷淚下沾襟。淚滿衣襟意欲何為,惆帳都因懷古之意。秦俗亂世尚未蕩平,漢道清朝尚難希冀。樊噲是個市井之徒,蕭何不過是刀筆吏。一旦與時運相遇合,定會萬古留名傳諡。勸誡各路豪傑英雄,虛度此生實在有愧。

注釋淮陽:隋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改陳州(今河南准陽)為淮陽郡。金風:秋風。窮塗:絕路,比喻處於極為困苦的境地。鬱陶:憂思積聚貌。葭(jiā)葦:蒹葭蘆葦。藿藜(lí):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徙倚:猶徘徊、逡巡。樊噲(kuài):本以屠狗為業,從劉邦起事,屢建戰功,封武陽侯。淮陽為昔日樊噲圍項籍、取韓信之地。作者從楊玄感反隋失利,隱於淮陽。這裡借追懷樊噲寄託自己起事建功的心志。蕭何:從劉邦起事,以功封酇侯,官至相國。虛生:徒然活着。▲

沈文凡.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216-217頁

淮陽感懷 - 賞析

這首詩分前後兩段,每段各八句。九、十兩句是前後段的過渡。前段主要寫淮陽秋景。起二句總寫金風搖盪,玉露凋林的景象,明點題內「秋」字。一「盪」字不僅傳出秋風搖揚之狀,而且兼含蕩滌之意,連同下句「凋」字,將金風玉露的肅殺之氣形象地表現出來。金風搖盪,初秋時節尚存的綠葉等隨之被蕩滌,林木顯得蕭疏,故云「盪初節」、「凋晚林」。後一句為杜甫《秋興》「玉露凋傷楓樹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於藍,李句也寫得充滿秋意。三、四句從自然景物之肅殺凋傷轉入人事,貼到自身。當時作者參與楊玄感反隋失敗,被捕逃亡,處境艱苦,故自稱「窮塗士」;由肅殺的秋景聯想到自己的窮困處境,故憂思鬱結。兩句已透出「感」秋之意,「傷」字更明點「感」字。五、六句又勒回寫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曠,但見蒹葭蘆葦,四處圍合;村落之中,唯見藜藿縱橫,雜草叢生。兩句寫出田野荒蕪、村落殘破的荒涼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無人跡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從「藿藜深」脫化。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區在酷重賦役壓榨下千里蕭條景象的真實寫照,足以印證「歲飢,削木皮以為食」的記載。七、八兩句又收回到「感」字,說明眺聽之間,無不使自己徘徊傷感,獨自泣下。以上八句,情、景相間,「秋」、「感」相浹,前四句猶因自然景象而興感,後四旬則因現實社會的殘破荒涼而增悲,在重複中有遞進。

九、十兩句用頂針格緊承上文,以設問引出「悵然懷古意」,轉入後段。所謂「懷古」,實即「感」的進一步發展。「秦俗」暗喻隋末亂世,「漢道」隱指重建之清朝。作者有感於亂世末俗尚未蕩滌,盛時明代尚不可望,這正是他之所以「鬱陶傷寸心」、「徙倚獨沾襟」的原因。但又轉念,當「秦俗」未平,「漢道」何冀之時,如樊噲、蕭何等人,雖或出身市井屠者,或為刀筆小吏,一旦與時運相遇,卻做出改朝換代、重建明時的大事業,萬古流傳其不朽之名聲,因此感到自己雖生此亂世,但只要奮起圖王,仍可像樊噲、蕭何做出一番事業。「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這是他感秋傷時最後引出的結論,也是他對自己人生觀的明確表述。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群雄,也顯然包括自己。這八句純粹抒感,以「懷古」抒傷時之慨,表乘時奮起之懷。

這是一位有雄圖大志的人物在亂世中面對秋景引發的聯想與感慨。古代有不少不得志於世的士人,想在亂世中一顯身手,一展宏圖。這種乘亂奮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當有代表性。詩寫得沉鬱蒼涼,透出特有的時代氣氛。▲

劉學鍇.古典文學名篇鑑賞:黃山書社,2008年:43-44

淮陽感懷 - 創作背影

據《舊唐書·李密傳》記載,隋大業九年(613年),李密與楊玄感共同起來反對隋朝,起義失敗後被捕,李密用計得脫。逃脫後在淮陽隱姓埋名,鬱郁不得志,這首詩就是作者感於當時處境而作。

郭寶玉 浮偉忠.唐詩寶鑑 壯志凌雲卷:陝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5頁

李密

作者: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瓦崗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在瓦崗軍原領袖翟讓準備讓位給他時,翟讓的哥哥卻從中阻攔。他不得已殺瓦崗軍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被隋軍屢敗。後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李密其它诗文

《淮陽感懷》

李密 〔隋代〕

金風盪初節,玉露凋晚林。

此夕窮塗士,鬱陶傷寸心。

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

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

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

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

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

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陳情表》

李密 〔隋代〕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愍同:憫)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祖母一作:祖母劉)

复制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 其二 地爐煨芋》

李密 〔隋代〕

地爐煨芋足充飢,涼薄家聲勝富兒。李密懶殘風味在,寒灰冷火澹相知。

复制

《讀李英公傳》

李密 〔隋代〕

李密被誅猶不負,文皇顧命更何疑。

豈將當日奔亡後,比得他年富貴時。

复制

《依韻李密學合流河口見懷》

李密 〔隋代〕

二水交流抱閭井,清潭幾曲自淵回。

已浮畫舸遙遙去,更愛雙鷖泛泛來。

复制

《滿江紅 憶舊遊寄金沙王弓銘張杜若徐岐雍史兼三諸子仍用學士來韻》

李密 〔隋代〕

曾記中原,與數子、揮鞭競出。同憑弔、園空石尉,城荒李密。

夜臥戍樓風咽鼓,晨題敗驛霜膠筆。更月中、帶雪上轘轅,奇無匹。

戰場內,碑填漆。叢祠外,燈搖日。憶並鞍舞蔗,分籌賭栗。

往事鏟來如削草,新愁制就同煎術。算倩他、白日繫長繩,嗟無術。

复制

《聞陳公甫受職告歸》

李密 〔隋代〕

君恩天地寬,臣義日月皎。無職徒冒官,優遊豈不好。

未識義如何,請問程明道。李密是何人,亦有陳情表。

复制

《李密乞養》

李密 〔隋代〕

祖母恩深厚,陳情乞養終。祇聞兒養母,孫亦與兒同。

复制

《路易庵中翰入粵扶文貞公櫬還廣平見寄姑蘇李密庵中丞撰先忠憫墓志銘志感賦贈》

李密 〔隋代〕

流家笠澤來南海,卻望燕山憶舊時。古寺獨扶丞相櫬,荒碑煩寄外孫祠。

相看空羨全忠孝,可贈唯多雪涕洟。為報龍門青瑣老,孟郊名藉退之垂。

复制

《再謝真定李密學惠牡丹》

李密 〔隋代〕

牡丹京洛艷,惠我見新鄰。一與樽前賞,重生塞上春。

衰榮存主意,深淺盡天真。卻似登蘭室,清香暗襲人。

复制

《喜陳中閣劉三台二公入會》

李密 〔隋代〕

石門控沙表,空中見中閣。灑灑遺世氛,勇脫簪纓縛。

蜿蜒迤三台,烏石層城角。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東西各天隅,烏兔自騰躍。夢寐隔蒹葭,中央詎能泊。

幸有縮地緣,共赴香山約。九老聯衣冠,七賢豈遺落。

江湖軫憂君,窈窕聊尋壑。出岫云何心,歸飛鳥自樂。

沉吟續騷雅,圖書闡河洛。與之同逍遙,翱翔遍寥廓。

复制

《賜餞東堂詔令賦詩》

李密 〔隋代〕

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