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北中寒
拼 译 译

《北中寒》

李賀 〔唐代〕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北中寒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黃河冰大,成片魚龍皆困死。三尺木皮大裂,辨不清紋理。百石大車上路,在冰面行駛。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銅錢大的霜簇。揮刀舞劍向天,難割破灰濛濛天色。海上波濤迴旋激盪,積冰嘩嘩作響。山谷瀑布凝結失聲,如白漫懸半空。

注釋一方:指的是北方。照:輻射。三尺木皮:這裡說三尺是誇張,由於寒冷冰大,把三尺厚的木皮大斷。百石(dàn):古人百斤為石。強車:堅固的兵車。這裡指裝載沉重的大車。霜花:冰雪凝結在草上。揮刀句:說北方冬天大霧迷漫,似濃厚的布幔,揮刀也不能進入。爭瀯(yíng):波濤激盪,洄漩。飛凌喧,海上的流冰相互碰擊,發出喧鬧的聲音。飛凌,流冰。凌:冰。▲

閔澤平.李賀全集[M].湖北:崇文書局,2015(7):321-322

梁超然.三書齋文存·第三卷·古代文學研究(三)[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7):232-233

北中寒 - 賞析

詩描摹北地寒冷之狀。北方的天空如此陰寒晦暗,連其他三方都被映帶成了神秘的紫色,給人以威壓之感。天氣奇寒,千里黃河冰封成一大塊,萬斤重的車輛也可以在上面往來奔馳,水下的魚龍恐怕都被凍死了。三尺厚的樹皮皸裂開來,它也抵擋不住嚴寒。濃厚的霧氣將天空遮蔽得結結實實,似乎連刀也插不進去。草木上凝結的冰花,碩大如銅錢一般。海水中也有不少的冰塊,在洶湧的波濤中碰撞激盪,發出清脆的聲響。山間的瀑布凍成了白虹,無聲地懸掛在高空。詩中雖多誇飾想象之詞,但亦當有所親歷感受,或是北上潞州後所作。所謂「死」等字眼,只是用來形容奇寒之狀,未必與國事或詩人自己的處境與心情有關。

首句「一方黑照三方紫」總寫北中天色陰沉的感覺。天下分東、南、西、北四方,而北中這一方昏暗的天色竟將其餘三方的天空映成了紫色。詩人用一個「黑」字即點明寒冬之意,提綱挈領,為全詩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調。餘下七句為分寫,除第三句外,詩人都選取了與水有關的事物,以水遇冷凝結成霧、霜、冰來突出北中的寒冷。天寒地凍,黃河冰封,三尺厚的樹木表皮都被凍裂了,河水凍成結實的冰面能通過裝着百斤重石頭的車,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大小如銅錢一般,迷霧濃重得刀砍不入;海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塊,瀑布嘩嘩的流水停止了且凍結成一條玉帶懸在山間。

迷霧飛霜、冰凍的河水、浮冰的海面、凍結的瀑布,天地間充斥着凜冽的寒氣,沒有一字直言「寒」卻讓人頓生寒意。細細讀來,其中許多處描寫超乎常理卻別出心裁。如「黃河冰合魚龍死」中一個「死」字便將冬天河水結冰,群魚沉於冰下,冰面悄無聲息的那種死寂刻畫得入木三分,「死」描寫的不是魚龍死去,而是指寒冬的靜寂;又如「揮刀不入迷漾天」一句則以極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北中霧氣瀰漫的情景。

謀篇布局,在散亂中見經營,是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全詩沒有情節貫穿,甚至也沒有時間流,全由片斷的景色聯結而成。然而詩人也有意匠經營。在全詩寫景中,首句提綱挈領。以下各句,雖說沒有明顯的邏輯聯繫,然而除「三尺木皮斷文理」外,都是寫天地間水文變幻所構成的種種不同奇觀,而這正是嚴寒統治的世界的特點。這些景觀次第是冰封的黃河及河上的行車、錢大的霜花、濃厚的霧幔、浮冰充斥的海洋、凍結了的飛瀑等等,既真實,又揉合了詩人奇異的想象,從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奇異的冰雪世界。那裡天是黑的、地是亮的,宛如一座神秘的水晶王國,人會感到寒冷,更會感到超出寒冷百倍的驚訝和愉快。

遣詞設喻,於無理處得奇趣,是此詩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如果讀者拘泥於常識,自然常識和語法常識,那麼就會對《北中寒》的詩句逐一加以「訂正」:黃河冰合時,應是魚龍潛底。說「魚龍死」,沒有道理。《漢書》謂「胡貉之地,陰積之處,木皮三寸」,不是「三尺」;是「百石重車」,不是「強車」;是「上河冰」,不是「上河水」;迷露可說揮刀難破,不是「不入」。然而所有這些無論從事理上還是措辭上對常規的違逆,都包含着獨創的匠心,都是出奇制勝。「魚龍死」意味着河水全體凍結,注重表現異乎尋常的嚴寒,無理而有趣。「百石強車上河水」的「水」即是「冰」,但用「水」字則取得了一種令人驚異的效果。「抽刀斷水水更流」雖更近乎常理,而「揮刀不入迷濛天」則別有神奇之感,可見那北國之霧特別的稠密。虹本有七彩,而「玉虹」的鑄辭,更強調凍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給讀者十分奇異的語感。▲

丁敏翔,白雪,李倩.唐詩鑑賞大全集·下[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8):504-505.

周嘯天.唐詩鑑賞辭典補編[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568-569

北中寒 - 創作背影

元和七年冬,吐蕃進攻涇州,皇帝發兵御吐蕃。時值隆冬,俱發兵奔赴前線。李賀寫此詩記此事。

李力.李賀詩選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120-121.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平城下》

李賀 〔唐代〕

饑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髮。

塞長連白空,遙見漢旗紅。

青帳吹短笛,煙霧濕晝龍。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風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馬。

借問築城吏,去關幾千里。

惟愁裹屍歸,不惜倒戈死。

复制

《房中思》

李賀 〔唐代〕

新桂如蛾眉,秋風吹小綠。

行輪出門去,玉鑾聲斷續。

月軒下風露,曉庭自幽澀。

誰能事貞素,臥聽莎雞泣。

复制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李賀 〔唐代〕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

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

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

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

岸幘褰沙幌,枯塘臥折蓮。

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

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

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

莎老沙雞泣,松干瓦獸殘。

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

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

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

复制

《湖中曲》

李賀 〔唐代〕

長眉越沙采蘭若,桂葉水葓春漠漠。

橫船醉眠白晝閒,渡口梅風歌扇薄。

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

蜀紙封巾報雲鬢,晚漏壺中水淋盡。

复制

《老夫采玉歌》

李賀 〔唐代〕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李賀 〔唐代〕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

李賀 〔唐代〕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

寒綠幽風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

李賀 〔唐代〕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

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复制

《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李賀 〔唐代〕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鈿鏡飛孤鵲,江圖畫水葒。陂陀梳碧鳳,腰裊帶金蟲。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發重疑盤霧,腰輕乍倚風。密書題豆蔻,隱語笑芙蓉。莫鎖茱萸匣,休開翡翠籠。弄珠驚漢燕,燒蜜引胡蜂。醉纈拋紅網,單羅掛綠蒙。數錢教奼女,買藥問巴賨。勻臉安斜雁,移燈想夢熊。腸攢非束竹,胘急是張弓。晚樹迷新蝶,殘霓憶斷虹。古時填渤澥,今日鑿崆峒。繡沓褰長幔,羅裙結短封。心搖如舞鶴,骨出似飛龍。井檻淋清漆,門鋪綴白銅。偎花開兔徑,向壁印狐蹤。玳瑁釘簾薄,琉璃疊扇烘。象床緣素柏,瑤席捲香蔥。細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楓。宜男生楚巷,梔子發金墉。龜甲開屏澀,鵝毛滲墨濃。黃庭留衛瓘,綠樹養韓馮。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黃娥初出座,寵妹始相從。蠟淚垂蘭燼,秋蕪掃綺櫳。吹笙翻舊引,沽酒待新豐。短佩愁填粟,長弦怨削菘。曲池眠乳鴨,小閣睡娃僮。褥縫簪雙線,鈎絛辮五總。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魚生玉藕下,人在石蓮中。含水彎蛾翠,登樓潠馬鬃。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桂火流蘇暖,金爐細炷通。春遲王子態,鶯囀謝娘慵。玉漏三星曙,銅街五馬逢。犀株防膽怯,銀液鎮心忪。跳脫看年命,琵琶道吉凶。王時應七夕,夫位在三宮。無力塗雲母,多方帶藥翁。符因青鳥送,囊用絳紗縫。漢苑尋官柳,河橋閡禁鍾。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正月》

李賀 〔唐代〕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

寒綠幽泥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八月》

李賀 〔唐代〕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檐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复制

《寬張文玘》

李賀 〔唐代〕

怪來久不造龍門,依舊相逢一笑溫。任把錦囊嘲李賀,休將布鼓詫王尊。

事隨勢過心猶駭,言與時違舌可吞。誰為書生肯推轂,綈袍且念故人恩。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