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白居易 /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拼 译 译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注釋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晴翠:草原明麗翠綠。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55頁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賞析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着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台」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唐人的詠物詩,往往僅在最後一句才能見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詩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對用隱喻的辦法。《古原草》這首詩題目標有「送別」二字,很顯然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而通篇幾乎都在寫草,實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情深意切,所喻尤為巧妙,不愧為、白居易的成名作。▲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J]. China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4年01期

虛室白. 賦得古原草送別[J]. 文學少年(中學) 2008年01期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J]. 少年文藝(寫作版) 2008年02期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創作背影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當時只有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55頁

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其它诗文

《詠身》

白居易 〔唐代〕

自中風來三歷閏,從懸車後幾逢春。

周南留滯稱遺老,漢上羸殘號半人。

薄有文章傳子弟,斷無書札答交親。

餘年自問將何用,恐是人間剩長身。

复制

《府酒五絕。諭妓》

白居易 〔唐代〕

燭淚夜粘桃葉袖,酒痕春污石榴裙。

莫辭辛苦供歡宴,老後思量悔煞君。

复制

《閒吟二首》

白居易 〔唐代〕

留司老賓客,春盡興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閒傾一醆酒,醉聽兩聲歌。

憶得陶潛語,羲皇無以過。

閒遊來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雲水,朝廷乞俸錢。

長歌時獨酌,飽食後安眠。

聞道山榴發,明朝向玉泉。

主。

复制

《答崔十八》

白居易 〔唐代〕

勞將白叟比黃公,今古由來事不同。

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中。

复制

《題噴玉泉(泉在壽安山下高百餘尺直瀉潭中)》

白居易 〔唐代〕

泉噴聲如玉,潭澄色似空。

練垂青嶂上,珠瀉綠盆中。

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風。

何時此岩下,來作濯纓翁。

复制

《洛下寓居》

白居易 〔唐代〕

秋館清涼日,書因解悶看。

夜窗幽獨處,琴不為人彈。

游宴慵多廢,趨朝老漸難。

禪僧教斷酒,道士勸休官。

渭曲莊猶在,錢唐俸尚殘。

如能便歸去,亦不至饑寒。

复制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偶成十六韻》

白居易 〔唐代〕

罷草紫泥詔,起吟紅藥詩。

詞頭封送後,花口拆開時。

坐對鈎簾久,行觀步履遲。

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

背日房微斂,當階朵旋欹。

釵葶抽碧股,粉蕊撲黃絲。

動盪情無限,低斜力不支。

周回看未足,比諭語難為。

勾漏丹砂里,僬僥火焰旗。

彤雲剩根蒂,絳幘欠纓緌.況有晴風度,仍兼宿露垂。

疑香薰罨畫,似淚著胭脂。

有意留連我,無言怨思誰。

應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

等量無勝者,唯眼與心知。

复制

《點額魚》

白居易 〔唐代〕

龍門點額意何如,紅尾青鬐卻返初。

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

复制

《聽琵琶勸殷協律酒》

白居易 〔唐代〕

何堪朔塞胡關曲,又是秋天雨夜聞。

青冢葬時沙莽莽,烏孫愁處雪紛紛。

知君怕病推辭酒,故遣琵琶勸諫君。

复制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詔停歲仗憤然有感率爾成章》

白居易 〔唐代〕

聞停歲仗軫皇情,應為淮西寇未平。

不分氣從歌里發,無明心向酒中生。

愚計忽思飛短檄,狂心便欲請長纓。

從來妄動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

复制

《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

白居易 〔唐代〕

正月晴和風氣新,紛紛已有醉遊人。

帝城花笑長齋客,三十年來負早春。

复制

《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

白居易 〔唐代〕

遍覽古今集,都無秋雪詩。

陽春先唱後,陰嶺未消時。

草訝霜凝重,松疑鶴散遲。

清光莫獨占,亦對白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