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禹錫 / 酬樂天詠老見示
拼 译 译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唐代〕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酬樂天詠老見示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注釋酬樂天:作詩酬答白居易。顧:念,指考慮。憐:憐惜,愛惜。帶:腰帶。頻減:多次縮緊。冠:帽子。廢書:丟下書本,指不看書。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隨年:適應身老體衰的需要,這裡指延長壽命。諳(ān):熟悉。閱人如閱川:意謂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語出陸機《嘆逝賦》:「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閱,經歷。幸:幸運,引申為優點。下此:指改變對衰老的憂慮心情。下,攻下,等於說「解決」、「領悟」。此,指「顧老」,對衰老的憂慮和擔心。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霞:霞光,這裡指晚霞。▲

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178

《劉禹錫詩文選注》編輯組.《劉禹錫詩文選注》(修訂本).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282

高志忠.《劉禹錫詩詞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250

酬樂天詠老見示 - 賞析

此觀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是稀、視力奮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緻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示出來,而有所作為。全觀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讚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觀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對白居易的關於「老」的看法頗有同感。一二句寫「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誰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接着四句進一步交代了「顧老」的原因,觀人用形象的語言作了描繪:因為衰老,身體一天天消瘦,腰帶要不斷地緊縮,頭是漸漸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書卷廢置不看,是為了保護眼睛;經常用艾灸,是為了延年益壽。

「經事還諳事……下此便翛然」四句從另一個方面談了對「老」的看法,是針對白居易的「傷老」而言。劉禹錫認為,老固然有老的短處,但是老也有老的長處。老的短處是體衰多病,「身瘦帶頻奮,是稀帽自偏。」老的長處是閱歷豐富,「經歷還諳事,閱人如閱川。」年歲大了,經歷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見過的人多了,閱歷也就更加深廣。仔細想起來,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觀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觀人勸慰他的朋友對待衰老不要過多的憂慮,只要正確對待,便可翛然自樂。

最後兩句是全觀點睛之筆,意境優美。氣勢豪放,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慨。觀人面對衰老,不消極,不悲觀,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滿天的紅霞。這兩句觀既是觀人的內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對老朋友白居易的寬慰和鼓勵。

這首觀前後兩段一反一正,轉折自然,很有辯證的觀點和說服力量。最後兩句尤為精闢,實為警策之語,後人多以此自勉自勵。▲

何民勝.《詠老詩詞鑑賞》.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146-147

酬樂天詠老見示 - 創作背影

公元836年(唐文宗開成元年),六十四歲的劉禹錫以太子賓客的身份分司東都洛陽;此時,他的同齡人白居易以同樣的身份留居洛陽也已三年。終於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興。但白居易在寫給劉禹錫的《詠老贈夢得》一詩中,表現出了對衰老的一種消極悲觀情緒,劉禹錫便寫了這首答詩。

侯健.《養生箴言:歷代名家養生詩欣賞》.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222

劉禹錫

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其它诗文

《遙和韓睦州元相公二君子》

劉禹錫 〔唐代〕

玉人紫綬相輝映,卻要霜須一兩莖。

其奈無成空老去,每臨明鏡若為情。

复制

《夔州竇員外使君見示悼妓詩顧余嘗識之因命同作》

劉禹錫 〔唐代〕

前年曾見兩鬟時,今日驚吟悼妓詩。

鳳管學成知有籍,龍媒欲換嘆無期。

空廊月照常行地,後院花開舊折枝。

寂寞魚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瓊祠。

复制

《送惟良上人》

劉禹錫 〔唐代〕

高齋灑寒水,是夕山僧至。

玄牝無關鎖,瓊書舍文字。

燈明香滿室,月午霜凝地。

語到不言時,世間人盡睡。

复制

《和州送錢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於華州覲省》

劉禹錫 〔唐代〕

五彩繡衣裳,當年正相稱。

春風舊關路,歸去真多興。

蘭陔行可采,蓮府猶回瞪。

楊家紺幰迎,謝守瑤華贈。

御街草泛灩,台柏煙含凝。

曾是平生游,無因理歸乘。

复制

《古詞二首(一作諷古)》

劉禹錫 〔唐代〕

軒後初冠冕,前旒為蔽明。

安知從復道,然後見人情。

簿領乃俗士,清談信古風。

吾觀蘇令綽,朱墨一何工。

复制

《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劉禹錫 〔唐代〕

驚禽一辭巢,棲息無少安。

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

故侶不可追,涼風日已寒。

遠逢杜陵士,別盡平生歡。

逐客無印綬,楚江多芷蘭。

因居暇時游,長鋏不復彈。

閱書南軒霽,縆瑟清夜闌。

萬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寬。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鴛鸞。

肅穆升內殿,從容領儒冠。

游夏無措詞,陽秋垂不刊。

至今群玉府,學者空縱觀。

世人希德門,揭若攀峰巒。

之子尚明訓,鏘如振琅玕.一旦西上書,斑衣拂征鞍。

荊台宿暮雨,漢水浮春瀾。

君門起天中,多士如星攢。

煙霞覆雙闕,抃舞羅千官。

清漏滴銅壺,仙廚下雕槃。

熒煌仰金榜,錯落濡飛翰。

古來才傑士,所嗟遭時難。

一鳴從此始,相望青雲端。

复制

《秋日書懷寄河南王尹》

劉禹錫 〔唐代〕

公府想無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為狎客,永日奉高情。

況有台上月,如聞雲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歲與誰傾。

《楊柳枝 / 柳枝詞》

劉禹錫 〔唐代〕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飛鳶操》

劉禹錫 〔唐代〕

鳶飛杳杳青雲里,鳶鳴蕭蕭風四起。旗尾飄揚勢漸高,

箭頭砉劃聲相似。長空悠悠霽日懸,六翮不動凝風煙。

游鵾翔雁出其下,慶雲清景相迴旋。忽聞飢烏一噪聚,

瞥下雲中爭腐鼠。騰音礪吻相喧呼,仰天大嚇疑鵷雛。

畏人避犬投高處,俯啄無聲猶屢顧。青鳥自愛玉山禾,

仙禽徒貴華亭露。樸樕危巢向暮時,毰毸飽腹蹲枯枝。

游童挾彈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眾禽各有類,

威鳳文章在仁義。鷹隼儀形螻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

复制

《雜曲歌辭•紇那曲》

劉禹錫 〔唐代〕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复制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劉禹錫 〔唐代〕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复制

《劉二十八自汝赴左馮,塗經洛中相見聯句》

劉禹錫 〔唐代〕

不歸丹掖去,銅竹漫云云。唯喜因過我,須知未賀君。 ——裴度

詩聞安石詠,香見令公熏。欲首函關路,來披緱嶺雲。 ——白居易

貂蟬公獨步,鴛鷺我同群。插羽先飛酒,交鋒便戰文。 ——李紳

鎮嵩知表德,定鼎為銘勛。顧鄙容商洛,徵歡候汝墳。 ——劉禹錫

頻年多謔浪,此夕任喧紛。故態猶應在,行期未要聞。 ——裴度

游藩榮已久,捧袂惜將分。詎厭杯行疾,唯愁日向曛。 ——白居易

窮陰初莽蒼,離思漸氤氳。殘雪午橋岸,斜陽伊水濆。 ——李紳

上謨尊右掖,全略靜東軍。萬頃徒稱量,滄溟詎有垠。 ——劉禹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