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昌齡 / 出塞二首·其一
拼 译 译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齡 〔唐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复制

出塞二首·其一 -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聖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裡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着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衛青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昌齡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讚「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範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徵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於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後兩句採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愛國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嚮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王昌齡

作者: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王昌齡其它诗文

《題朱鍊師山房》

王昌齡 〔唐代〕

叩齒焚香出世塵,齋壇鳴磬步虛人。

百花仙醞能留客,一飯胡麻度幾春。

复制

《送裴圖南》

王昌齡 〔唐代〕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复制

《宴春源》

王昌齡 〔唐代〕

源向春城花幾重,江明深翠引諸峰。

與君醉失松溪路,山館寥寥傳暝鍾。

复制

《遇薛明府謁聰上人》

王昌齡 〔唐代〕

欣逢柏梁故,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雲異,同歡在法筵。

复制

《客廣陵》

王昌齡 〔唐代〕

樓頭廣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縣,寒煙生里閭。

夜帆歸楚客,昨日度江書。

為問易名叟,垂綸不見魚。

复制

《小敷谷龍潭祠作》

王昌齡 〔唐代〕

崖谷噴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勢相盪,巨石皆卻立。

跳波沸崢嶸,深處不可挹。

昏為蛟龍怒,清見雲雨入。

靈怪崇偏祠,廢興自茲邑。

沉淫頃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聞被明典,盛德惟世及。

生人載山川,血食報原隰。

豈伊駭微險,將以循甿揖。

□飛振呂梁,忠信亦我習。

波流浸已廣,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濕。

复制

《何九於客舍集》

王昌齡 〔唐代〕

客有住桂陽,亦如巢林鳥。

罍觴且終宴,功業會未了。

山月空霽時,江明高樓曉。

門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贈君,滄波風裊裊。

《送郭司倉》

王昌齡 〔唐代〕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塞上曲·其一》

王昌齡 〔唐代〕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王昌齡 〔唐代〕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王昌齡 〔唐代〕

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聽臨關月苦,清入海風微。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复制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王昌齡 〔唐代〕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