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刘禹锡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拼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复制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刘禹锡

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其它诗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乌衣巷》

刘禹锡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纥那曲 其一》

刘禹锡 〔唐代〕

蹋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复制

《萋兮吟》

刘禹锡 〔唐代〕

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

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

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

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

复制

《杂曲歌辞。抛球乐》

刘禹锡 〔唐代〕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复制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

刘禹锡 〔唐代〕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

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

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

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

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

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

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

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

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

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

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

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

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

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

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刘禹锡。

复制

《柳絮》

刘禹锡 〔唐代〕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复制

《古词二首 其二》

刘禹锡 〔唐代〕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

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复制

《潇湘神》

刘禹锡 〔唐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复制

《竹枝词九首·其三》

刘禹锡 〔唐代〕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复制

《步虚词》

刘禹锡 〔唐代〕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复制

《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刘禹锡 〔唐代〕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