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拼 译 译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李白 〔唐代〕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台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綺。

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

溪花笑日何年發,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當年游三峽時見過巫山,如今看見這幅屏風畫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從前。我心疑是天邊的巫山十二峰,飛進您家的屏風裡邊。寒松搖曳若有聲,依稀可見的陽台如有深情。棉衣瑤席多麼寂寞,楚王和神女當年的熱戀也是徒然。小小屏風咫尺千里,青山紅崖如同錦繡燦爛。琶蒼遠視掩映着荊門,巴水上的行舟歷歷可見。萬壑間水漫石灘,煙光里草色新鮮。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開,江客聽猿始自哪年?令人在畫前心胸高遠,我真疑心自己是在夢中遇到了神仙。

注釋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數詩贈與,可參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縣東,巴山山脈之特起處。巫山屏風,即繪有巫山的屏風。三峽:今四川奉節至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三峽。具體所指,歷代說法不一。今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為三峽。巫山:《太平寰宇記》:巫山縣有巫山。盛弘之《荊州記》云:沿峽二十里有新崩灘至巫峽,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舊云:自三峽取蜀,數千里恆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惟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缺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所謂高山尋雲,怒湍流水,絕非人境。神女廟,在峽之岸。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無確指,後世也說法不一。君:指元丹丘。蕭瑟:風聲,多形容秋風。陽台:今巫山縣北有陽台山,蓋因此而名。錦衾:錦制之被。瑤席:用瑤草編織的臥席。瑤草,傳說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靜。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樣子。咫尺: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此形容距離短。高咫尺,如千里,謂畫有咫尺千里之勢也。見徐安貞《題襄陽圖》注。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岩。均指畫中景物。丹崖:綺麗的崖壁。綺:華美的絲織物。荊門:山名,位於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歷歷:分明貌。泛:飄流。巴水:當泛指巴地所經之水,非專指巴江。潺湲:水流貌。壑:山谷。萬壑分,萬壑分流。氛氳,盛貌,祥氣也。笑日:向日而笑。發:開放。江客:江行之客。緬邈:思緒遙遠的樣子。▲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6-927

王啟興 張金海.唐代藝術詩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3月第1版:29-30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 賞析

此詩起筆四句,即以真形畫,疑畫為真,寫出乍見巫山屏風時的感受。接下來,「如有聲」、「如有情」,詩人由疑而入迷,竟從畫中聽出有聲,見出有情;可是轉眼間幻覺頓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靜——「何寂寂」,詩人復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來只是一幅畫,並非實景,詩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審美過程並沒有到此為止,詩人進一步對畫面作了仔細觀照,「蒼蒼」以下六句,即隨着詩人視線的轉移,由遠而近,從大到小,有層次地展現出畫面景物。正是在這一凝神觀照的過程中,由於畫面的逼真,使詩人再一次心生幻覺,墜入迷境。把詩人審美過程中上述微妙而複雜的心理感受及其變化,表現得如此真切生動,是本詩最顯著的特色。

此外,詩中對畫面景物的再現,純從實處着筆,但由於它是圍繞詩人的審美心理感受及其變化為中心而展開的,因而既給人歷歷在目之感,又毫無呆板瑣細之嫌,其中所隱含的美妙神話傳說,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畫面的內涵,更能激起人們美好的情感聯想。▲

王啟興 張金海.唐代藝術詩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3月第1版:29-30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 創作背影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與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寫作此詩的時間,當在天寶中期。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6-927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李白 〔唐代〕

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

片言苟會心,掩卷忽而笑。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

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

雲天屬清朗,林壑憶游眺。

或時清風來,閒倚欄下嘯。

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

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

复制

《代贈遠》

李白 〔唐代〕

妾本洛陽人,狂夫幽燕客。

渴飲易水波,由來多感激。

胡馬西北馳,香騣搖綠絲。

鳴鞭從此去,逐虜盪邊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離別。

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見此不記人,恩情雲雨絕。

啼流玉箸盡,坐恨金閨切。

織錦作短書,腸隨回文結。

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見察。

焚之揚其灰,手跡自此滅。

复制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李白 〔唐代〕

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

清風盪萬古,跡與星辰高。

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

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

我昔鬥雞徒,連延五陵豪。

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

告急清憲台,脫余北門厄。

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

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

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

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

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

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

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

复制

《贈內》

李白 〔唐代〕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春日獨酌二首》

李白 〔唐代〕

東風扇淑氣, 水木榮春暉。

白日照綠草, 落花散且飛。

孤雲還空山, 眾鳥各已歸。

彼物皆有託, 吾生獨無依。

對此石上月, 長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緬懷滄州間。

且對一壺酒,澹然萬事閒。

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

長空去鳥沒,落日孤雲還。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顏。

《新林浦阻風,寄友人》

李白 〔唐代〕

潮水定可信,天風難與期。清晨西北轉,薄暮東南吹。

以此難掛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圓影,菰蔣生綠池。

昨日北湖梅,開花已滿枝。今朝東門柳,夾道垂青絲。

歲物忽如此,我來定幾時。紛紛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發新林浦,空吟謝脁詩。

复制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李白 〔唐代〕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

复制

《白紵辭 其三》

李白 〔唐代〕

吳刀剪彩縫舞衣。

明妝麗服奪春暉。

揚眉轉袖若雪飛。

傾城獨立世所稀。

激楚結風醉忘歸。

高堂月落燭已微。

玉釵掛纓君莫違。

复制

《古風其十九》

李白 〔唐代〕

西嶽蓮花山。

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

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

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

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

豺狼盡冠纓。

复制

《古風其三十七》

李白 〔唐代〕

燕臣昔慟哭。

五月飛秋霜。

庶女號蒼天。

震風擊齊堂。

精誠有所感。

造化為悲傷。

而我竟何辜。

遠身金殿旁。(一本無此二句)

浮雲蔽紫闥。

白日難回光。

群沙穢明珠。

眾草凌孤芳。

古來共嘆息。

流淚空沾裳。

复制

《讀唐書李白傳》

李白 〔唐代〕

汾陽微日無人識,獨有青蓮賞最真。再造唐家緣救免,可知卓見出詩人。

复制

《鷓鴣天·誰伴閒人閒處閒》

李白 〔唐代〕

誰伴閒人閒處閒。梅花枝上月團團。陶潛自愛吾廬好,李白休歌蜀道難。

林壑靜,水雲寬。十年無夢到長安。五更門外霜風惡,千尺青松傲歲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