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溫庭筠 / 過陳琳墓
拼 译 译

《過陳琳墓》

溫庭筠 〔唐代〕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過陳琳墓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過去曾在史書上拜讀過陳琳的文章,今天在飄流蓬轉的生活中又正好經過他的墳墓。陳琳靈魂有知,想必會真正了解我這個飄蓬才士吧。我是空有蓋世超群之才而不逢識才用人之主,只有白白地羨慕能受到曹操重用的陳琳了。陳琳墓前的石麟已經埋沒在萋萋荒草之中,而重用陳琳的曹操,其生前所建的銅雀台大概也只能對着暮雲愈顯其荒涼了。生不逢時啊,只能棄文就武,持劍從軍。想到這些,讓人不禁臨風惆悵,倍加哀傷。

注釋陳琳: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採納;後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後,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欲將」句:意謂棄文從武,持劍從軍。▲

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09-1111 .

過陳琳墓 - 賞析

這是一首詠懷古蹟之作。表面上是憑弔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採納;後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後,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這首詩就是憑弔陳琳墓有感而作。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開頭兩句用充滿仰慕、感慨的筆調領起全篇,說過去曾在史書上拜讀過陳琳的文章,今天在飄流蓬轉的生活中又正好經過陳琳的墳墓。古代史書常引錄一些有關軍國大計的著名文章,這類大手筆,往往成為文家名垂青史的重要憑藉。「青史見遺文」,不僅點出陳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第二句正面點題。「今日飄蓬」四字,暗透出詩中所抒的感慨和詩人的際遇分不開,而這種感慨又是緊密聯繫着陳琳這位前賢來抒寫的。不妨說,這是對全篇主旨和構思的一個提示。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頷聯緊承次句,「君」、「我」對舉夾寫,是全篇托寓的重筆。詞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陳琳;識,這裡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說,陳琳靈魂有知,想必會真正了解「我」這個飄蓬才士吧。這裡蘊含的感情頗為複雜。其中既有對自己才能的自負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異代同心的意思。紀昀評道:「『應』字極兀傲。」這是很有見地的。但卻忽略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這就是詩句中所蘊含的極沉痛的感情。詩人在一首書懷的長詩中曾慨嘆道:「有氣干牛斗,無人辨轆轤(即鹿盧,一種寶劍)。」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柄氣沖斗牛而被沉埋的寶劍,不為世人所知。一個傑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賢身上,正反映出他見棄於當時的寂寞處境和「舉世無相識」的沉重悲慨。因此,「應」字便不單是自負,而且含有世無知音的自傷與憤郁。下句「霸才」,猶蓋世超群之才,是詩人自指。陳琳遇到曹操那樣一位豁達大度、愛惜才士的主帥,應該說是「霸才有主」了。而詩人自己的際遇,則與陳琳相反,「霸才無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寫照。「始憐君」的「憐」,是憐慕、欣羨的意思。這裡實際上暗含着一個對比:陳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無主」的對比。正因為這樣,才對陳琳的際遇特別欣羨。這時,流露了生不逢時的深沉感慨。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腹聯分承三、四句,從「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遙想。年深日久,陳琳墓前的石麟已經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顯出古墳的荒涼寥落。這是寄託自己對前賢的追思緬懷,也暗示當代的不重才士,任憑一代才人的墳墓蕪沒荒廢。由於緬懷陳琳,便進而聯想到重用陳琳的曹操,想象到遠在鄴都的銅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涼的遺蹟,在遙對黯淡的暮雲了。這不僅是對曹操這樣一位重視賢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對那個重才的時代的追戀。「銅雀荒涼」,正象徵着一個重才的時代的消逝。而詩人對當前這個棄賢毀才時代的不滿,也就在不言中了。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文章無用,霸才無主,只能棄文就武,持劍從軍,這已經使人不勝感慨;而時代不同,今日從軍,又焉知不是無所遇合,再歷飄蓬。想到這裡,怎能不臨風惆悵,黯然神傷呢?這一結,將詩人那種因「霸才無主」引起的生不逢時之感,更進一步地表現出來了。

全詩貫串着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青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文采斐然,寄託遙深,不下李商隱詠史佳作。就詠懷古蹟一體看,不妨視為杜甫此類作品的嫡傳。 ▲

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09-1111 .

過陳琳墓 - 創作背影

陳琳墓址在今江蘇省邳州市。這首詩當作於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時溫庭筠東下江淮,過陳琳墓有感而作此詩。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693-694

溫庭筠

作者: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溫庭筠其它诗文

《鄠郊別墅寄所知》

溫庭筠 〔唐代〕

持頤望平綠,萬景集所思。

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鳥不相識,美人如何期。

徒然委搖盪,惆悵春風時。

复制

《夜看牡丹》

溫庭筠 〔唐代〕

高低深淺一闌紅,把火殷勤繞露叢。

希逸近來成懶病,不能容易向春風。

复制

《題友人居》

溫庭筠 〔唐代〕

盡日松堂看畫圖,綺疏岑寂似清都。

若教煙水無鷗鳥,張翰何由到五湖。

复制

《湘東宴曲》

溫庭筠 〔唐代〕

湘東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嬌翠嚬。

玉管將吹插鈿帶,錦囊斜拂雙麒麟。

重城漏斷孤帆去,唯恐瓊簽報天曙。

萬戶沈沈碧樹圓,雲飛雨散知何處。

欲上香車俱脈脈,清歌響斷銀屏隔。

堤外紅塵蠟炬歸,樓前澹月連江白。

复制

《贈少年》

溫庭筠 〔唐代〕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复制

《題翠微寺二十二韻(太宗升遐之所)》

溫庭筠 〔唐代〕

邠土初成邑,虞賓竟讓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鋩。

偃息齊三代,優遊念四方。

萬靈扶正寢,千嶂抱重岡。

幽石歸階陛,喬柯入棟樑。

火雲如沃雪,湯殿似含霜。

澗籟添仙曲,岩花借御香。

野麋陪獸舞,林鳥逐鵷行。

鏡寫三秦色,窗搖八水光。

問雲征楚女,疑粉試何郎。

蘭芷承雕輦,杉蘿入畫堂。

受朝松露曉,頒朔桂煙涼。

嵐濕金鋪外,溪鳴錦幄傍。

倚絲憂漢祖,持璧告秦皇。

短景催風馭,長星屬羽觴。

儲君猶問豎,元老已登床。

鶴蓋趨平樂,雞人下建章。

龍髯悲滿眼,螭首淚沾裳。

疊鼓嚴靈仗,吹笙送夕陽。

斷泉辭劍佩,昏日伴旂常。

遺廟青蓮在,頹垣碧草芳。

無因奏韶濩,流涕對幽篁。

复制

《菩薩蠻·夜來皓月才當午》

溫庭筠 〔唐代〕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題谷隱蘭若》

溫庭筠 〔唐代〕

風帶巢熊拗樹聲,老僧相引入雲行。

半坡新路畬才了,一谷寒煙燒不成。

复制

《邊笳曲·一作齊梁體》

溫庭筠 〔唐代〕

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上郡隱黃雲,天山吹白草。

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复制

《雜歌謠辭•邯鄲郭公辭》

溫庭筠 〔唐代〕

金笳悲故曲,玉座積深塵。言是邯鄲伎,不易鄴城人。

青苔竟埋骨,紅粉自傷神。唯有漳河柳,還向舊營春。

复制

《相和歌辭•懊惱曲》

溫庭筠 〔唐代〕

藕絲作線難勝針,蕊粉染黃那得深。玉白蘭芳不相顧,

倡樓一笑輕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劍刜鍾鉛繞指。

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西江小吏朱斑輪,

柳縷吐芽香玉春。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城塵。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

至今燒作鴦鴦瓦。

复制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溫庭筠 〔唐代〕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