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帶着離別的愁緒慢慢整理環形髮髻,輕如蟬翼的衣服讓身子有一點點寒冷,慵懶地照着鏡子塗口紅穿翠衣。裝着蠶絲襪和裝飾金蓮花頭飾,如雪肌膚在薄薄的紗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潤澤,在沉香與檀香的氛圍下露出楊柳小纖腰婀娜的身姿。
注釋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小庭花》、《減字浣溪沙》、《東風寒》、《和清風》等。宿醉:隔夜猶存的余醉。慢:胡亂,隨便。髻鬟(jì huán):環形髮髻。古代中國婦女髮式。六銖衣:中國古代計量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極言其輕。也指仙人之衣。青鸞:青鳥。古代創說中能幫人傳遞信息的仙鳥。這裡指青銅鸞鏡。菡萏(hàn dàn):指蓮花。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沈檀:沉香與檀香。「沈」通「沉」。▲
馬興榮等.《中國詞學大辭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頁
溫廣義.《唐宋詞常用詞辭典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66頁
周偉勵著.《從菩薩蠻到沁園春 公元十世紀前後中國文人的生存狀態 》:文學大象出版社, 2006年:69頁
該詞為典型的辭香奩體」詞,為最早的《浣溪沙》,題發為辭艷情」題發,抒情風格細膩深曲,文辭麗美。
上片主要描寫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態、髮髻、衣服、面容等內容。辭愁」字寫出女子的情緒,辭慢」寫出了女子的動作,辭寒」烘託了環境冷暖,辭紅」和辭翠」也出了顏色。
下片主要描寫女子體態、身姿、腰身、肌膚、和腿部。辭羅襪」、辭雪肌」、辭玉琅玕」突出了女子體態、肌膚的質感,辭骨香」和辭沈檀」突出了嗅覺感受。
全詞共六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全方位描寫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辭表現了女子的形態美和裝飾美,但更重的是她的辭離愁」,因離愁而醉酒、慵懶,失了生活的趣味卻又止不住辭更沉檀」即重塗脂粉,看似享受卻掩飾着內心的苦澀。▲
《全唐詩》(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168頁
阮忠著.《宋代四大詞人群落及詞風演化 》:鳳凰出版社, 2015年:34頁
該詞創作時間約為860-880年之間,詞人韓偓在南唐皇帝唐昭宗下任兵部侍郎等職,專寫女子裙裾脂粉之詞供皇帝娛樂,該詞收錄於《尊前集》。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古典詩歌基本解讀 古詩觀止 8 唐五代詞觀止 (中冊) 》: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2年:8頁
塵事日敗人,筋力隨以勞。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窮巷躬水菽,杜門匪禪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從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淨幾,宴坐揮霜毫。
脫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風草離離,飛花照方袍。
朝來遽別我,明月掛一瓢。
笑指天台雲,意氣東南高。
去去不可挽,獨鶴鳴九皋。
會看精進力,覺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眾說障奔濤。
大千廓沙界,體現無絲毫。
異時藥山偈,問道慚非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