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韓愈 / 獲麟解
拼 译 译

《獲麟解》

韓愈 〔唐代〕

麟之為靈,昭昭也。

詠於《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

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

麟為聖人出也。

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

」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獲麟解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麟是象徵靈異、祥瑞的動物,是顯而易見的。在《詩經》中被歌頌過,在《春秋》中也有記載,傳記百家之書也夾雜着記述。即使婦女兒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

但是麟是野生動物,不被家庭所豢養,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麼也不像,不像馬、牛、犬、豬、豺狼、麋鹿那樣。既然這樣,即使有麟,人們也不認識它是麟啊。

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馬,犬豬豺狼麋鹿,我知道它們是犬豬豺狼麋鹿,只有麟沒法認得。不認得,那麼人們說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雖然這樣,有麟出現,就必然有聖人在世謀政,麟是因為聖人才現形於世。聖人一定能認識麟。麟終究並非不祥之物啊。

又聽說:麟之所以被稱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現,而沒有聖人在世能夠認得,那麼說它不吉祥也是合適的。

注釋麟:麒麟(qí lí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狀如鹿,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其性柔和,古人把它當作仁獸,作為吉祥的象徵。靈:靈異,神奇之物。《禮記》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昭昭:明白。《詩》:即《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周南·麟之趾》篇。《春秋》:本為周代史書的通稱,到孔子根據魯史材料修成一部《春秋》時,這才變為專名,就是六經之一的《春秋經》,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斷代史。《史記》所謂《春秋》,實指《左傳》。《春秋》上有關於獲麟的記載。其實在《荀子》、《大戴禮記》、《史記》、《漢書》等古籍中,都提及麟。祥:祥瑞。畜(xù):飼養。恆有:常出現。類:相似。麋(mí):也叫「駝鹿」或「犴(hān)」。然則:既然如此。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果:確實,果然。▲

陰法魯.古文觀止譯註 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04:465

(清)吳楚材,(清)吳調侯編.古文觀止新註: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01:369

(清)曾國藩編撰.曾氏雜抄 1:崑崙出版社,2002.08:178

獲麟解 - 賞析

《獲麟解》中作者以麟設喻,說明了自己的為人及出仕的時機和意圖,感慨卓有才識之士不為封建統治者所用,寄託了懷才不遇的一腔怨憤。

據《春秋》和《左傳》所寫: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鈕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麟。即麒麟,古人以之作為象徵仁人和吉祥的動物。麒麟歷來被人們視作祥獸,而作者卻另闢蹊徑,認為其長相奇特,也可「謂之不詳」。他認為麒麟之所以被視作吉祥的象徵,是因為出現在聖人在位的時候;如果它出現時沒有聖人在位,那麼就可以說它是不祥之物。

韓愈抓住「祥」與「不祥」、「知」與「不知」這兩對對立的字眼作眼目,在行文過程中通過這兩對詞語的轉換,抒發了自己的不平之鳴,表現了自我的自憐自重而又自怨自艾的意緒。細咀此文,方能在含蓄與委婉的筆調中看到悲憤。作者意在說明如果沒有聖人當道,即便出現了像麒麟一般罕見的傑出人才,恐怕也只能孤憤一世,自怨自艾。作者以麒麟自喻,說明了自己的品行和出仕的意圖,感慨卓有才學之士不為封建的統治者所重用。寄託了懷才不遇的怨憤。

作者由「祥」說入「不祥」,並以「不祥」立論,強調麒麟作為靈獸具有的象徵意義遠大於本身,做足文章,反覆辯論,乃有其寄託。作者抒發懷才不遇。不為聖主所知,才是文章的真意。文章短小,不滿二百字,而抑揚開合,變化轉折,似有長篇之勢。

文章雖短,曲折甚多.層層轉折,表意頗為含蓄委婉。幾反幾復之中。使論述的觀點更為明確、深入。文章越短越曲折變化。▲

傅德岷,盧晉主編,.教你欣賞古文觀止名篇: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5:102

江龍.古文觀止鑑賞辭典 學生雙色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01:507

(清)吳楚材,吳調侯著.古文觀止: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05:189

王寶華主編.唐宋八大家大全集 珍藏本: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01:8

獲麟解 - 創作背影

公元前481年,魯人獵獲一麒麟而不識之,孔子為此反袂試面,同年,輟筆停修《春秋》。唐元和七年(812年),麟復現東川。韓愈著文闡發己見。

(清)曾國藩編撰.曾氏雜抄 1:崑崙出版社,2002.08:178

韓愈

作者: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韓愈其它诗文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流水》

韓愈 〔唐代〕

汩汩幾時休,從春復到秋。

只言池未滿,池滿強交流。

复制

《謝自然詩》

韓愈 〔唐代〕

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

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輕生學其術,乃在金泉山。

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難具言。

一朝坐空室,雲霧生其間。

如聆笙竽韻,來自冥冥天。

白日變幽晦,蕭蕭風景寒。

檐楹暫明滅,五色光屬聯。

觀者徒傾駭,躑躅詎敢前。

須臾自輕舉,飄若風中煙。

茫茫八紘大,影響無由緣。

里胥上其事,郡守驚且嘆。

驅車領官吏,氓俗爭相先。

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

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余聞古夏後,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逶迤不復振,後世恣欺謾。

幽明紛雜亂,人鬼更相殘。

秦皇雖篤好,漢武洪其源。

自從二主來,此禍竟連連。

木石生怪變,狐狸騁妖患。

莫能盡性命,安得更長延。

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

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來者猶可誡,余言豈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倫。

寒衣及飢食,在紡績耕耘。

下以保子孫,上以奉君親。

苟異於此道,皆為棄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異物群。

感傷遂成詩,昧者宜書紳。

复制

《早春雪中聞鶯》

韓愈 〔唐代〕

朝鶯雪裡新,雪樹眼前春。

帶澀先迎氣,侵寒已報人。

共矜初聽早,誰貴後聞頻。

暫囀那成曲,孤鳴豈及辰。

風霜徒自保,桃李詎相親。

寄謝幽棲友,辛勤不為身。

复制

《喜雪獻裴尚書(裴均也,時為荊南節度使)》

韓愈 〔唐代〕

宿雲寒不捲,春雪墮如簁.騁巧先投隙,潛光半入池。

喜深將策試,驚密仰檐窺。

自下何曾污,增高未覺危。

比心明可燭,拂面愛還吹。

妒舞時飄袖,欺梅並壓枝。

地空迷界限,砌滿接高卑。

浩蕩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為祥矜大熟,布澤荷平施。

已分年華晚,猶憐曙色隨。

氣嚴當酒換,灑急聽窗知。

照曜臨初日,玲瓏滴晚澌。

聚庭看岳聳,掃路見雲披。

陣勢魚麗遠,書文鳥篆奇。

縱歡羅艷黠,列賀擁熊螭。

履敝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悲嘶聞病馬,浪走信嬌兒。

灶靜愁煙絕,絲繁念鬢衰。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

捧贈同燕石,多慚失所宜。

《送王含秀才序》

韓愈 〔唐代〕

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於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於味耶?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於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顏子操瓢與簞,曾參歌聲若出金石,彼得聖人而師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託,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為悲醉鄉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貞觀、開元之丕績,在廷之臣爭言事。

當此時,醉鄉之後世又以直廢吾既悲醉鄉之文辭,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識其子孫。

今子之來見我也,無所挾,吾猶將張之;況文與行不失其世守,渾然端且厚。

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見信於世也。

於其行,姑分之飲酒。

《醉留東野》

韓愈 〔唐代〕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吾與東野生並世,如何復躡二子蹤。

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鍾。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低頭拜東野,原得終始如駏蛩。

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鍾。

吾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題百葉桃花·知制誥時作》

韓愈 〔唐代〕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复制

《琴操十首•越裳操》

韓愈 〔唐代〕

(周公作。古琴操云:於戲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於彼為。自周之先,其艱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後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臨孔威,

敢戲以侮。孰荒於門,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复制

《相和歌辭•猛虎行》

韓愈 〔唐代〕

猛虎雖雲惡,亦各有匹儕。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

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麛。擇肉於熊羆,肯視兔與狸。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飧其妃。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

狐鳴門四旁,烏鵲從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

誰雲猛虎惡,中路正悲啼。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

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

复制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

韓愈 〔唐代〕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況與故人別,那堪羈宦愁。

榮華今異路,風雨昔同憂。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

复制

《讀李翱文》

韓愈 〔唐代〕

  予始讀翱《復性書》三篇,曰:此《中庸》之義疏爾。智者誠其性,當讀《中庸》;愚者雖讀此不曉也,不作可焉。又讀《與韓侍郎薦賢書》,以謂翱特窮時憤世無薦己者,故丁寧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韓為秦漢間好俠行義之一豪俊,亦善論人者也。最後讀《幽懷賦》,然後置書而嘆,嘆已復讀,不自休。恨,翱不生於今,不得與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時,與翱上下其論也刪。

  凡昔翱一時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韓愈。愈嘗有賦矣,不過羨二鳥之光榮,嘆一飽之無時爾。此其心使光榮而飽,則不復雲矣。若翱獨不然,其賦曰:「眾囂囂而雜處兮,成嘆老而嗟卑;視予心之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又怪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後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為憂必。嗚呼!使當時君子皆易其嘆老嗟卑之心為翱所憂之心,則唐之天下豈有亂與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時,見今之事,則其憂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憂也?余行天下,見人多矣,脫有一人能如翱憂者,又皆賤遠,與翱無異;其餘光榮而飽者,一聞憂世之言,不以為狂人,則以為病痴子,不怒則笑之矣。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歐陽修書。

复制

《送王》

韓愈 〔唐代〕

主上求人鎮大藩,桂林雖遠莫嗟嘆。薛能嘉樹非真命,韓愈潮陽是謫官。

甘雨將沾蠻草潤,仁風先掃瘴煙殘。龍鐘不得相隨去,願寄州圖枕石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