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商隱 / 七言絕句 / 賈生
拼 译 译

《賈生》

李商隱 〔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才氣縱橫,無與倫比。之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賈誼聽講,不問百姓生機只問起鬼神之事。

注釋賈生:指賈誼(前200—前168),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鬱不得志。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才調:才華氣質。之憐:之惜,之嘆。虛:徒然,空自。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蒼生:百姓。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51-752

陳國林.高中生必背古詩文.北京:龍門書局出版社,2012:76

賈生 - 賞析

這是一首托古諷時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卻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寓慨於諷,諷刺效果頗好。

賈誼貶長沙,久已成為詩人們抒寫不遇之感的熟濫題材。作者獨闢蹊徑,特意選取賈誼自長沙召回,宣室夜對的情節作為詩材。《史記。屈賈列傳》載: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卻獨具隻眼,抓住不為人們所注意的「問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闢、發人深省的詩的議論。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前幅純從正面着筆,絲毫不露貶意。首句特標「求」、「訪」(諮詢),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意願之切、之殷,待賢態度之誠、之謙,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次句隱括文帝對賈誼的推服讚嘆之詞。「才調」,兼包才能風調,與「更無倫」的讚嘆配合,令人宛見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發、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詩的形象感和詠嘆的情調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這兩句,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了文帝對賈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幾乎會誤認為這是一篇聖主求賢頌。其實,這正是作者故弄狡獪之處。

第三句承、轉交錯,是全詩樞紐。承,即所謂「夜半前席」,把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於「不自知膝之前於席」的情狀描繪得維妙維肖,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這種善於選取典型細節,善於「從小物寄慨」的藝術手段,正是李商隱詠史詩的絕招。通過這個生動的細節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訪」而贊的那架「重賢」的雲梯升到了最高處;而「轉」,也就在這戲劇高潮中同時開始。不過,它並不露筋突骨,硬轉逆折,而是用詠嘆之筆輕輕撥轉——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上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強烈的「可悲」、「可嘆」一類詞語,只說「可憐」,一方面是為末句——一篇之警策預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這裡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比劍拔弩張的「可悲」、「可嘆」更為含蘊,更耐人尋味。仿佛給文帝留有餘地,其實卻隱含着冷雋的嘲諷,可謂似輕而實重。「虛」者,空自、徒然之謂。雖只輕輕一點,卻使讀者對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賢姿態從根本上產生了懷疑,可謂舉重而若輕。如此推重賢者,何以竟然成「虛」?詩人引而不發,給讀者留下了懸念,詩也就顯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瀉無餘。這一句承轉交錯的藝術處理,精煉,自然,和諧,渾然無跡。

末句方引滿而發,緊承「可憐」與「虛」,射出直中鵠的的一箭——不問蒼生問鬼神。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為了詢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竟意味着什麼啊!詩人仍只點破而不說盡——通過「問」與「不問」的對照,讓讀者自己對此得出應有的結論。辭鋒極犀利,諷刺極辛辣,感概極深沉,卻又極抑揚吞吐之妙。由於前幾句圍繞「重賢」逐步升級,節節上揚,第三句又盤馬彎弓,引而不發,末句由強烈對照而形成的貶抑便顯得特別有力。這正是通常所謂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詩在正反、揚抑、輕重、隱顯、承轉等方面的藝術處理上,都蘊含着藝術的辯證法,而其新警含蘊、唱嘆有情的藝術風格也就通過這一系列成功的藝術處理,逐步顯示出來。

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並非由於內容貧弱而故弄玄虛,而是由於含蘊豐富,片言不足以盡意。詩有諷有慨,寓慨於諷,旨意並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並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志,但偏遭衰世,沉淪下僚,詩中每發「賈生年少虛垂涕」、「賈生兼事鬼」之慨。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有詩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憐賈生實亦自憫。▲

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221-1223頁 .

諷君主昏聵 悲自身不遇——談李商隱詩《賈生》的主題 譚志永《語文知識》2003年11期

藍光中 .歷代詩歌選讀(下卷)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 :14-15 .

劉學鍇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21-1223

賈生 - 創作背影

關於本詩的寫作年代,有兩種說法。其一為馮浩在《玉溪生詩集箋注》中謂此詩為李商隱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鄭亞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時所作。另一說為楊柳提出,認為此詩當於大中二年三、四月間李商隱離開桂林北上後滯留荊巴時期所作。

唐詩三百首譯註評 (上冊) .朱炯遠,畢寶魁,陳崇宇 .瀋陽 :遼海出版社 ,2006年 :189 .

唐麒,王東 等 .中國詩詞故事 卷2 最新修訂圖文版 .吉林長春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4年 :286 .

李商隱

作者: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其它诗文

《題二首後重有戲贈任秀才》

李商隱 〔唐代〕

一丈紅薔擁翠筠,羅窗不識繞街塵。

峽中尋覓長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虛為錯刀留遠客,枉緣書札損文鱗。

適知小閣還斜照,羨殺烏龍臥錦茵。

复制

《飲席代官妓贈兩從事》

李商隱 〔唐代〕

新人橋上著春衫,舊主江邊側帽檐。

願得化為紅綬帶,許教雙鳳一時銜。

复制

《鄠杜馬上念漢書(一雲五陵懷古)》

李商隱 〔唐代〕

世上蒼龍種,人間武帝孫。

小來惟射獵,興罷得乾坤。

渭水天開苑,咸陽地獻原。

英靈殊未已,丁傅漸華軒。

复制

《異俗二首(時從事嶺南)》

李商隱 〔唐代〕

鬼瘧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驚雷破柱,不報水齊檐。

虎箭侵膚毒,魚鈎刺骨銛。

鳥言成諜訴,多是恨彤幨。

戶盡懸秦網,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獺祭,只是縱豬都。

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

賈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爐。

复制

《偶題二首 其一》

李商隱 〔唐代〕

小亭閒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

复制

《景陽宮井雙桐》

李商隱 〔唐代〕

秋港菱花干,玉盤明月蝕。

血滲兩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經白門伴,不見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誰將玉盤與,不死翻相誤。

天更闊於江,孫枝覓郎主。

昔妒鄰宮槐,道類雙眉斂。

今日繁紅櫻,拋人占長簟。

翠襦不禁綻,留淚啼天眼。

寒灰劫盡問方知,石羊不去誰相絆。

复制

《杜司勛》

李商隱 〔唐代〕

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寄和水部馬郎中題興德驛,時昭義已平》

李商隱 〔唐代〕

仙郎倦去心,鄭驛暫登臨。水色瀟湘闊,沙程朔漠深。

鷁舟時往復,鷗鳥恣浮沉。更想逢歸馬,悠悠岳樹陰。

复制

《小園獨酌》

李商隱 〔唐代〕

柳帶誰能結,花房未肯開。空餘雙蝶舞,竟絕一人來。

半展龍鬚席,輕斟瑪瑙杯。年年春不定,虛信歲前梅。

复制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李商隱 〔唐代〕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复制

《隋苑(一作李商隱詩,題雲定子)》

李商隱 〔唐代〕

紅霞一抹廣陵春,定子當筵睡臉新。

卻笑吃虧隋煬帝,破家亡國為誰人。

复制

《有感二首 其二》

李商隱 〔唐代〕

丹陛猶敷奏,彤庭歘戰爭。臨危對盧植,始悔用龐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劇背城。蒼黃五色棒,掩遏一陽生。

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素心雖未易,此舉太無名。

誰瞑銜冤目,寧吞欲絕聲。近聞開壽宴,不廢用咸英。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