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吳融 / 金橋感事
拼 译 译

《金橋感事》

吳融 〔唐代〕

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風。

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鵰今欲過山東。

百年徒有伊川嘆,五利寧無魏絳功?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

复制

金橋感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皚皚白雪覆蓋着巍巍太行,高聳在萬里晴空重巒疊嶂,高聳在晴朗的天空;早春二月的潞州郊野依然是北風狂舞,寒氣滾動。李克用早有飲馬黃河自立為王的野心,因此他一定會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打過太行山東。唐王朝滅亡的日子即將到來,多麼希望皇上能採用魏絳的辦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夕陽西沉,長亭遙對,心中悲痛到極點,忽然一曲哀傷的胡笳聲又從戍樓的烽煙里傳入我的耳中。

注釋金橋:地名。唐屬潞州,在今山西長冶市西南。事:唐昭宗大順元年,沙陀藩鎮李克用進據河北道南部的邢、洛、磁三州。朝中大臣們多數反對發兵討李,而昭宗卻採納張浚的主張草率出兵,結果三戰三敗。李軍勢如破竹,昭宗被迫於大順二年(891)二月為李克用加官晉爵,罷張浚官。太行:山名。即太行山。朔風:北風。飲馬:讓馬喝水。後也有軍隊進駐之意。典出《左傳》。《左傳》中載,晉楚之戰時。楚軍揚言「飲馬於河(黃河)而歸。」渭北:渭水以北地區。詩中指長安。李克用的軍隊早已於唐中和三年(883)與黃巢起義軍作戰時就曾打進過渭北的長安。射鵰:指善於射鵰的人。史載北齊斛律光嘗從世宗於洹橋校獵,射落大離,丞相屬刑子高嘆曰:「此射鵰手也。」詩中是以斛律光喻李克用。雕:是一種鷙鳥,猛健善飛,不易射中。山東:太行山以東的地區。百年徒有伊川嘆:用《左傳》中典故。 《左傳》載,周朝大夫辛有見披髮人(古代戎族,有披髮的習俗)在野外祭祀而預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辛有死後,不過百年,戎人果然遷居於伊水之濱。詩中用此典故來喻指唐朝的不祥國運。五利寧無魏絳功:魏絳是春秋時晉悼公大夫。晉國所在地山西,漢、戌雜居,矛盾尖銳。魏絳主張「和戌」,並舉出其「五利」,被晉悼公採納。施行後晉國出現了「修民事、田以時」的太乎局面。詩中用魏絳事隱曲地批評了對李克用的討伐用兵。笳:胡笳,漢時流行於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樂器。戍煙:邊防戍樓用以報警的烽煙。▲

孫建軍等主編.《全唐詩》選注 (1-16冊):線裝書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4601-4602頁

郭有勤主編.長治在騰飛: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09:第289頁

金橋感事 - 賞析

這是一篇政治抒情詩 。《唐詩鼓吹評註》謂 :此詩「指孫揆敗於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稱藩鎮李克用 。唐昭宗大順元年(890),李克用占據邢 、洛、 磁三州。昭宗不顧多數大臣的反對,採用了宰相張浚等人發兵討李的主張。由於對形勢估計不足,結果三戰三敗。張浚的副手孫揆,就在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今山西長治西南)時被殺。李克用的軍隊乘勝縱兵奪掠晉、絳、河中一帶 。百姓家破人亡 ,赤地千里 。大順二年春正月 ,昭宗被迫罷了張浚等人的官,二月又為李克用加官晉爵 。 詩人吳融時在潞州金橋,有感於此,寫下此詩。

首聯「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風。」的意思是:皚皚白雪覆蓋着巍巍太行,重巒疊嶂,高聳在晴朗的天空。紅日、白雪、藍天,色彩鮮明,宛若浮雕。時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風狂舞,寒意料峭。一個「尚」字,用得極妙,寫出了詩人的心境和感觸。目之所見,體之所感,絲毫沒有春意。景色之美,氣候之寒,更襯出詩人心中的悲涼。兩句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氣氛。

頷、頸兩聯,一連串用了四個歷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和感嘆。用典,是古典詩中常用的一種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詩中過多地用典,往往會弄得詩意晦澀難明。《金橋感事》雖連用數典,卻不覺難懂。詩人正是在曲折變化中,貼切地表達了難以直言之隱旨,把抽象的感情變得形象化、具體化了,題旨亦因之更為突出、鮮明。「飲馬」,是用《左傳》故事。公元前579年,晉楚戰爭中,楚軍驕橫狂妄,揚言「飲馬於河(黃河)而歸」。這裡比喻李克用有「飲馬於河」的軍事野心。因為李克用的軍隊,早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與黃巢作戰時,就已打進過帝都長安,故說「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鵰」,用了北齊斛律光射落雕鳥的故事。「雕」是一種鷙鳥,猛健善飛,不易射得。這裡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實力強大的李克用將要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山東」指太行山以東地區。這句是說李軍正蓄謀打過太行山。

「百年徒有伊川嘆,五利寧無魏絳功?」筆鋒一轉,由述古喻今進而抒感言懷。詩人沒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來表達。「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遷都洛陽時,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個披髮的人在野外祭祀。披髮是戎族的風俗習慣,辛有據此預言這地方必將淪為戎人居住。辛有死後,戎人果然遷居於伊水之濱。詩人在藩鎮割據的混戰中,預感到唐王朝必將滅亡。他不可能直陳其事,但又不能不說,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發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辛有的預言生前無人理睬,死後卻備受讚嘆,這根本沒有作用。肺腑之言,瀉於毫端。儘管個人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但詩人仍希望皇上採用古時魏絳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絳是春秋時晉悼公的大夫。晉國所在地的山西,是個漢、戎雜居的地方,民族間經常發生戰爭。魏絳曾建議用「和戎」方式解決矛盾,他認為「和戎」有「五利」,晉悼公採用了魏絳的主張,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時」的政治效果。這句,通過肯定魏絳,婉轉地批判了唐王朝這次對李克用的用兵。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中以情景交融之筆結束全詩。夕陽西沉,長亭遙對,哀笳一曲,戍煙四起,在這般戰亂淒涼的環境中,一位「驚時感事俱無奈」(見其《重陽日荊州作》)的詩人,獨自憂愁、感傷。胡笳,是一種樂器,可以表達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感情。這裡用一「哀」字狀胡笳聲,不僅把客觀世界的聲音同詩人主觀世界的感情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暗示着這次戰爭的失敗,必將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戍煙」,戍樓的烽煙,與在太平時節的繚繞炊煙全然不同,給人一種動亂不安的感覺。二句十四字,把情、景、事,聲、色、形,熔鑄於一爐,真是極盡精煉概括之能事。

全詩情感激越,悲憤悽愴,詩人的憂思愁緒,在詩中層層推進,千迴百折,讀來讓人盪氣迴腸,心潮起伏。▲

蕭滌非等著.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09:第1337-1338頁

鄧詩萍主編.唐詩鑑賞大典 4: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05:第195頁

金橋感事 - 創作背影

公元890年(大順元年),朝廷發兵征討藩鎮李克用,戰於太行山一帶,三戰三敗。次年,詩人在潞州金橋(今山西上黨)憑弔戰場,寫下此詩。

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 國家「九五」規劃重點圖書:語文出版社,2000.09:第237頁

吳融

作者: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於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後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後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吳融其它诗文

《過澠池書事》

吳融 〔唐代〕

澠池城郭半遺基,無限春愁掛落暉。

柳渡風輕花浪綠,麥田煙暖錦雞飛。

相如忠烈千秋斷,二主英雄一夢歸。

莫道新亭人對泣,異鄉殊代也沾衣。

复制

《早發潼關》

吳融 〔唐代〕

天邊月初落,馬上夢猶殘。

關樹蒼蒼曉,玉階澹澹寒。

宦遊終自苦,身世靜堪觀。

爭似山中隱,和雲枕碧湍。

复制

《谷口寓居偶題》

吳融 〔唐代〕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歸來取性眠。

峭壁削成開畫障,急溪飛下咽繁弦。

不能塵土爭閒事,且放形神學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徑,更於何處養殘年。

复制

《木筆花》

吳融 〔唐代〕

嫩如新竹管初齊,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好於箋墨並分題。

复制

《華清宮四首 其四》

吳融 〔唐代〕

別殿和雲鎖翠微,太真遺像夢依依。

玉皇掩淚頻惆悵,應嘆僧繇彩筆飛。

复制

《南遷途中作七首。途中偶懷》

吳融 〔唐代〕

無路能酬國士恩,短亭寂寂到黃昏。

迴腸一寸危如線,賴得商山未有猿。

复制

《閿鄉寓居十首•小徑》

吳融 〔唐代〕

礙竹妨花一徑幽,攀援可到玉峰頭。

若教須作康莊好,更有高車駟馬憂。

复制

《閿鄉寓居十首•茆堂》

吳融 〔唐代〕

結得茆檐瞰碧溪,閒雲之外不同棲。

猶嫌未遠函關道,正睡剛聞報曉雞。

复制

《金陵懷古》

吳融 〔唐代〕

玉樹聲沉戰艦收,萬家冠蓋入中州。

只應江令偏惆悵,頭白歸來是客游。

复制

《微雨》

吳融 〔唐代〕

天青織未遍,風急舞難成。粉重低飛蝶,黃沈不語鶯。

自隨春靄亂,還放夕陽明。惆悵池塘上,荷珠點點傾。

复制

《黃梅雨細冪長洲,柳密花疏水慢流。》

吳融 〔唐代〕

黃梅雨細冪長洲,柳密花疏水慢流。釣艇正尋逋客去,

繡衣方結少年游。風前不肯看垂手,燈下還應惜裹頭。

一夜自憐無羽翼,獨當何遜滴階愁。

复制

《送吳伯成歸建昌二首》

吳融 〔唐代〕

老夫腳病瘡,閉門作僧夏。

麥面不療飢,冬衣猶未卸。

喜讀吳融詩,窮愁退三舍。

無因暗投璧,有味倒餐蔗。

冥搜琢肺肝,苦吟忘晝夜。

工夫到深處,非王亦非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