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鮮花凝結着露水,芳草籠罩着輕煙,寂寞的仙島上祥雲繚殘,春色正深。她一天天憔悴,玉貌在寂寞中暗暗消減,只有陣陣殘香還留在衣襟上。幾竿稀疏的竹子靜靜地佇立在門檻外,茂密的松林里醮壇陳設在樹蔭里。不知劉郎為什麼瘦這樣離去了,音信杳無,只讓人空勞牽掛。
注釋女冠子:女冠即女道士,此調最初是詠女道士的,故以此名之。原為唐教坊曲名。小令始於溫庭筠,長調始於柳永。五云:五色祥雲,為仙人所御。三島:指仙境。「貌減」句:指女子如玉的肌體暗暗消瘦。惹:沾染。醮(jiào)壇:道士祈禱用的祭壇。劉郎:劉晨,用東漢劉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之事。此處指女子的情人。▲
顧農,徐俠著.花間派詞傳 溫庭筠 、皇甫松、韋莊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7頁
趙崇祚編選;夏華等編譯.花間集 圖文版:萬卷出版公司,2012.03:第128頁
上片由景及人,通過清寂環境的描繪,引出修道女冠的形象:她日漸消瘦,殘香惹襟,展露出內在意緒的鬱塞悲苦。「寂寞」,詞眼。女道士居處「五雲三島」,正當春光明媚,露花煙草,思凡之心令其容貌失色,眼看余香更使人淚沾衣襟。「露花」三句是她所在地方的環境,環境清冷,烘托出主人公心情之孤獨與淒涼,之後再寫情事。「貌減」二句寫她與情人分別後因思念而憔悴,以余香作為一種安慰,相思甚苦,情思未斷,真是可憐可嘆。
下片開頭二句描寫道觀的清靜環境,寫其周圍清冷陰森,沒有一點樂趣,使她更想念情人。竹「疏」人氣更稀,倍感「靜」松「密」道壇肅穆,倍感「森」。「何事」二句,將相思之情和盤托出,思凡之心宛然可見,表達了對情郎遠逝的深切思念。
這首詞寫了女道士的思凡情懷,通過清冷環境的描寫,表現了女道士思念情郎的寂寞淒涼之情。全詞寫了環境清冷,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孤寂、淒涼,從容顏憔悴、余香尚存,見其相思甚苦,感情真切。這首詞情景交融,脈絡清晰,逼真地展示出女道士塵心未泯的情意。▲
(五代後蜀)趙崇祚輯;楊鴻儒注評.花間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3:第191頁
林兆祥編撰.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148頁
這首詞寫了女道士的思凡之心。上片「露花」三句是她所在的地方環境;「貌減」二句寫她與情人分別後因思念而憔怦,以余香作為一種安慰,的確可憐可嘆。下片開頭二句寫其周圍清冷陰森,沒有一點樂趣,使她更想念情人;最後兩句脫口而出,情真意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世間已置六尺軀,身上猶存三寸舌。
南溟之鵬、北海鯤,屈伸變化歸一瞥。
我生骯髒四十秋,如何枯株長守拙。
閉門鬱郁無所為,如頭受髡足受刖。
揚尻欲作萬里行,車已無輪馬無軏。
干將生就百練鋼,嶢嶢之齒堅不缺。
年華一耗身漸柔,䰄䰄者須、星星發。
冥心思與大化游,蛇困求蛻、蟬求脫。
造物閉我糠覈中,鼠肝蟲臂徒生活。
愛我謂我有用身,惡我笑我窮死骨!我自渾沌隨造物,滿腔藏有萇弘血。
世途列子悲濕灰,歧路楊朱泣回轍!傀儡新自西洋來,黥鉗大為我輩設。
我已土苴視功名,時猶袞冕矜閥閱。
破壞仁義真窮奇,均輸食貨亦饕餮。
江湖魏闕同一邱,願從泥龜作跛鱉!。
同郡某郎獨華腴,且以文採風流自名。
女欲得之,嘗見郎牆頭數語而去。
他日又約於城南,郎以事不果來,其後從兄官陝右,女家不能待,乃許?????*聞者悲之。
此州有元魏離宮,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雲,魏撥來,野花開。
故予作金娘怨,用楊白花故事。
詞雲,含情出戶嬌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里。
郎中朝貴游,不欲斥其名,借古語之道。
讀者當以意曉雲。
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托清塵,是崔娘書詞,事見元相國傳奇牆頭紅杏粉光勻。
宋東鄰。
見郎頻。
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
見說金娘埋恨處。
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隻鴛鴦去,寂寞誰親。
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
月下哀歌宮殿古,暮雲合,遙山入翠顰。
換卻世上心,獨起山中情。
露衣涼且鮮,雲策高復輕。
喜見夏日來,變為松景清。
每將逍遙聽,不厭颼飀聲。
遠念塵末宗,未疏俗間名。
桂枝妄舉手,萍路空勞生。
仰謝開淨弦,相招時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