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禹錫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拼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 〔唐代〕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复制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賞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極言悲秋的傳統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

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儘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讚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鶴排雲上

「排」,推,這裡是沖的意思。這句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雲的鶴,也載着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蘊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裡,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註腳。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壯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盪澎湃的詩情勃發出來,也像白鶴凌空一樣,直衝雲霄了。字裡行間作者那樂觀的情懷,昂揚的鬥志國安呼之欲出。如果說,上句側重寫秋的「形美」,那麼這句則突出秋的「神韻」,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讀這樣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我們隨着詩人的「詩情」,藉助詩人想象的翅膀,天馬行空般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全詩鑑賞

我國古代文學中,常將「秋」與「愁」等同起來。這首寫秋的詩卻爽朗明快,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前兩句是議論,直接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看法。後兩句晴空中排雲而上的白鶴形象把詩人的豪邁樂觀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飛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宏圖。顯然,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詩的主題思想。

其二:

這首詩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淨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對比: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都是抒發議論的即興詩,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但又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於《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悲,就成了秋的一種色調,一種情緒;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於是,秋,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里,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牽掛,薰染得迷迷離離。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另闢蹊徑,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

劉禹錫

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其它诗文

《王思道碑堂下作》

劉禹錫 〔唐代〕

蒼蒼宰樹起寒煙,尚有威名海內傳。

四府舊聞多故吏,幾人垂淚拜碑前。

复制

《戲贈崔千牛》

劉禹錫 〔唐代〕

學道深山許老人,留名萬代不關身。

勸君多買長安酒,南陌東城占取春。

复制

《再傷龐尹》

劉禹錫 〔唐代〕

京兆歸何處,章台空暮塵。

可憐鸞鏡下,哭殺畫眉人。

复制

《酬樂天偶題酒瓮見寄》

劉禹錫 〔唐代〕

從君勇斷拋名後,世路榮枯見幾回。

門外紅塵人自走,瓮頭清酒我初開。

三冬學任胸中有,萬戶侯須骨上來。

何幸相招同醉處,洛陽城裡好池台。

复制

《廣宣上人寄在蜀與韋令公唱和詩卷因以令公…詩示之》

劉禹錫 〔唐代〕

碧雲佳句久傳芳,曾向成都住草堂。

振錫常過長者宅,披衣猶帶令公香。

一時風景添詩思,八部人天入道場。

若許相期同結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复制

《贈東嶽張鍊師》

劉禹錫 〔唐代〕

東嶽真人張鍊師,高情雅淡世間稀。

堪為列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縷機中拋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雲衢不要吹簫伴,只擬乘鸞獨自飛。

复制

《李賈二大諫拜命後寄楊八壽州》

劉禹錫 〔唐代〕

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

則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臥人。

复制

《酬樂天感秋涼見寄》

劉禹錫 〔唐代〕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聲。

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

檐燕歸心動,鞲鷹俊氣生。

閒人占閒景,酒熟且同傾。

复制

《秋江晚泊》

劉禹錫 〔唐代〕

長泊起秋色,空江涵霽暉。

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

古戍見旗迥,荒村聞犬稀。

軻峨艑上客,勸酒夜相依。

复制

《送工部蕭郎中刑部李郎中…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糧使》

劉禹錫 〔唐代〕

霜簡映金章,相輝同舍郎。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鴛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閱見糧。

歸來虜塵滅,畫地奏明光。

复制

《秋螢引》

劉禹錫 〔唐代〕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淨,千門九陌飛悠揚。

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

高麗罘罳照珠網,斜歷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轉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中郎騎省悲秋氣。

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

天生有光非自衒,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复制

《哭王僕射相公》

劉禹錫 〔唐代〕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載歸。門庭愴已變,風物澹無輝。

群吏謁新府,舊賓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賀雀盡驚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