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拼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白 〔唐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复制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 賞析

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古風》組詩的第三首。全詩共有24句,全面評價了秦始皇的功過。其偉大歷史功績在於統一全國,並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曆法等,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專制的,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但是他奢靡浪費,嚴刑峻法,殘暴無道。詩中譴責了秦始皇,最後落得家破國亡的結局。

揮師滅韓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置了潁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州),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展開的標誌。

破趙逼燕

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地震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占領趙國本土。接着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攻破燕國

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將樊於期,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軻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公元前226年,秦軍攻占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占領魏地

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王賁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將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大舉伐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將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於蘄南,殺楚將項燕,占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吞滅齊國

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賁攻占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政治的統一既為經濟文化統一作保障,而經濟文化統一也可促進政治統一,社會系統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子系統本就是相互依存的一個整體。為了改變戰國時期經濟文化差別巨大的現狀,秦始皇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還統一文字,又焚書坑儒控制人們的思想。

賞析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鑑賞此詩:

第一種,是從唐詩賞析的角度:

戰國末期,秦國最為強盛,所以其他六國就聽從蘇秦的計謀合縱,簡稱六合。所謂秦王掃六合就是秦國滅六國。六合指的是齊、楚、燕、韓、趙、魏六個諸侯國。

此詩前段從篇首至「騁望琅邪台」,頌揚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統一業績。頭四句極力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威風。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掃」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張揚了秦王之赫赫聲威。再用「虎視」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覺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勢」。緊接着寫統一天下的具體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雲」象徵當時天下混亂陰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劍一揮,則寰區大定,一人「決」字,顯得何其果斷,有快刀斬亂麻之感。於是乎天下諸侯皆西來臣屬於秦了。由於字字擲地有力,句句語氣飽滿,不待下兩句讚揚,讚揚之意已溢於言表。「明斷」句一作「雄圖發英斷」,但不管「明斷」、「英斷」也好,「雄圖」、「天啟」、「大略」也好,總算把對政治家的最高讚詞都用上了。詩篇至此,一揚再揚,預為後段的轉折蓄勢。緊接「收兵」二句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採取的鞏固政權兩大措施,亦是張揚氣派。一是收集天下民間兵器,熔鑄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於是秦和東方交通的咽喉函谷關便可敞開了。二是於琅邪台、會稽山等處刻石頌秦功德,為維護統一作輿論宣傳。「會稽嶺」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數千里,詩人緊接寫來,有如信步戶庭之間。「騁望「二字形象生動地展示出秦王當時志盈意滿的氣概。秦之統一措施甚多,擇其要者,則綱舉目張,敘得簡勁豪邁。對秦王的歌頌至此臻極,然而物極必反,這猶如賈誼《過秦論》的開篇,真是轟轟烈烈,使後來的反跌之筆更見有力。

後段十二句,根據歷史事實進行生動藝術描寫,諷刺了秦王驕奢淫侈及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先揭發其驪山修墓奢靡之事。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即王位第三十五年,發宮刑罪犯七十多萬人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揮霍恣肆,窮極民力。再揭發其海上求仙的愚妄之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芾說海上有蓬萊等三神山,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藥,於是始皇遣徐芾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追求,數年無結果。此即「采不死藥」事。「茫然使心哀」是擔心貪慾未必能滿足的恐懼和空虛。這四句對於前段,筆鋒陡轉,真如駿馬駐坡。寫始皇既期不死又築高陵,揭示出其自私、矛盾、慾令智昏的內心世界。但詩人並沒有就此草草終篇,在寫其求仙最終破產之前,又掀起一個波瀾。據史載徐芾詐稱求藥不得,是因海中有大魚阻礙之故,於是始皇派人運着連續發射的強弩沿海射魚,在今山東煙臺附近海面射死一條鯨。此節文字運用浪漫想象與高度誇張手法,把獵鯨場面寫得光怪陸離,有聲有色,驚險奇幻:赫然浮現海面上的長鯨,驟然看來好似一尊山嶽,它噴射水柱時水波激揚,雲霧瀰漫,聲如雷霆,它鬐鬣張開時竟遮蔽了青天。詩人這樣寫,不但使詩篇增添了一種驚險奇幻的神秘色彩,也是製造希望的假象,為篇終致命的一跌作勢。長鯨征服了,不死之藥總可求到吧。結果不然,此後不久,始皇就在巡行途中病死。「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這是最後的反跌之筆,使九霄雲上的秦王跌到地底,真是驚心動魄,以此二句收束築陵、求仙事,筆力陡健,而口吻冷雋。想當初那樣「明斷」的英主,竟會一再被方士欺騙,仙人沒做成,只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而「徐芾載秦女,樓船幾時回?」讓方士大討其便宜。歷史的嘲弄是多麼無情啊。

此詩雖屬詠史,但並不僅僅為秦始皇而發。唐玄宗和秦始皇就頗相類似:兩人都曾勵精圖治,而後來又變得驕侈無度,最後迷信方士妄求長生。據《資治通鑑》載:「(玄宗)尊道教,慕長生,故所在爭言符瑞,群臣表賀無虛月。」這種蠢舉,結果必然是貽害於國家。可見李白此詩是有感而發的。全詩史實與誇張、想象結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欲抑故揚,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現實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風》中的力作。

第二種,是從明史的角度:

從明史分析的角度看,有人認為,此詩不僅僅預言明亡,連前後的國運都預言到了。這類觀點指出:前四句「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是概括秦漢以來中國歷代大一統王朝的豐功偉績。再四句「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是講明朝衰亡,清兵入關。(第一句明熹宗朱由校的年號,第二句是指清太祖太宗,省略主語,第三句是指明朝鎮壓農民起義,導致金人坐大,鑄通助。第四句是指山海關打開,清兵入關,明朝亡國)。其後六句「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是講清朝征服明朝後的惡行。(會稽代指江南,江南反清很嚴重,琅琊代指孔聖人的故鄉,指中華正統,都被屈服。而「刑徒七十萬」,暗指清代大興文字獄)。又四句「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是隱喻西方人的艦隊強大,鴉片戰爭中打開國門。(額鼻代指蠻族,因為蠻族喜歡在額頭和鼻子上刺青)。接着的四句「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是講中國海權的喪失,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蓬萊此處代指扶桑日本,幾時回就是說日本人的艦隊終於打回來了)。最後兩句「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講的是秦始皇陵被發現,和第一句相呼應。

對第二種解讀,筆者在不得不佩服其想象力、附會力的同時,實在不敢恭維。畢竟,箇中的曲解比比皆是。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明朝滅亡自天啟年間的說法毫無道理。理由有二:

一是有人說,明之亡,始於黨爭,黨爭最酷烈之時,莫甚於天啟年間,由於天啟的放任,邪黨與魏忠賢互相勾結,假天啟狐假虎威,在東林黨和邪黨的黨爭中,君子道消,小人道長。筆者認為,士大夫與皇權的矛盾激烈、統治者與民眾的矛盾激化等等,也都是明朝根基受到很大衝擊的原因。

二是查證天啟年間前後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發現:「1627年,也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位的最後一年,陝北白水縣農民王二率領數百農民殺死知縣張斗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之後第三年,傑出的農民領袖李自成也加入了農民起義軍的行列,很快成為名震一時的「闖王」,1644年3月17日,起義軍包圍了明朝都城北平,19日,李自成軍隊進入北平,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樹上。統治中國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終於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革命推翻了。」

表面上看,明王朝是在1644年才正式滅亡的,但是,這樣一個帝國的覆滅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謂黨爭、內部腐化、後金崛起等也是關鍵的原因。因此,把1627年,農民起義開始,作為明代統治出現斷層的一個標誌也是可信的。

所以,若是由1627年往上推九個世紀,詩仙李白的預言與歷史事實兩相校正,其誤差範圍竟只有驚人的7年,很是神奇。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秋山寄衛尉張卿及王徵君》

李白 〔唐代〕

何以折相贈,白花青桂枝。

月華若夜雪,見此令人思。

雖然剡溪興,不異山陰時。

明發懷二子,空吟招隱詩。

复制

《胡無人》

李白 〔唐代〕

十萬羽林兒,臨洮破郅支。

殺添胡地骨,降足漢營旗。

塞闊牛羊散,兵休帳幕移。

空餘隴頭水,嗚咽向人悲。

《寄遠十一首》

李白 〔唐代〕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縴手弄雲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同泉豈殊波。

秦心與楚恨,皎皎為誰多。

青樓何所在,乃在碧雲中。

寶鏡掛秋水,羅衣輕春風。

新妝坐落日,悵望金屏空。

念此送短書,願因雙飛鴻。

本作一行書,殷勤道相憶。

一行復一行,滿紙情何極。

瑤台有黃鶴,為報青樓人。

朱顏凋落盡,白髮一何新。

自知未應還,離居經三春。

桃李今若為,當窗發光彩。

莫使香風飄,留與紅芳待。

玉箸落春鏡,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台。

遠憶巫山陽,花明綠江暖。

躊躇未得往,淚向南雲滿。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

陽台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

遙將一點淚,遠寄如花人。

妾在舂陵東,君居漢江島。

一日望花光,往來成白道。

一為雲雨別,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飛,相思愁落暉。

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

憶昨東園桃李紅碧枝,與君此時初別離。

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行嘆復坐思。

坐思行嘆成楚越,春風玉顏畏銷歇。

碧窗紛紛下落花,青樓寂寂空明月。

兩不見,但相思。

空留錦字表心素,至今緘愁不忍窺。

長短春草綠,緣階如有情。

卷施心獨苦,抽卻死還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種後庭。

閒時當采掇,念此莫相輕。

魯縞如玉霜,筆題月氏書。

寄書白鸚鵡,西海慰離居。

行數雖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見之,開緘淚相續。

淚盡恨轉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萬里,一書值千金。

愛君芙蓉嬋娟之艷色,色可餐兮難再得。

憐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極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綺食,夜同鴛鴦之錦衾。

恩情婉孌忽為別,使人莫錯亂愁心。

亂愁心,涕如雪。

寒燈厭夢魂欲絕,覺來相思生白髮。

盈盈漢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羅襪。

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雲暮雨兮飛陽台。

复制

《白鼻騧》

李白 〔唐代〕

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

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李白 〔唐代〕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臨當上馬時,我獨與君言。

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

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

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源。

君思潁水綠,忽復歸嵩岑。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關山月》

李白 〔唐代〕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早發白帝城》

李白 〔唐代〕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桃源》

李白 〔唐代〕

露暗煙濃草色新,一翻流水滿溪春。

可憐漁歌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

复制

《寄昌國濟汝舟長老》

李白 〔唐代〕

西江禪伯住東溟,境接蓬萊地最靈。析木秋濤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

已無鶴近雲間錫,祇有龍聽月下經。李白騎鯨天上去,題詩誰復扣岩扃。

复制

《李白酒樓歌》

李白 〔唐代〕

溧陽酒樓春水涯,白馬系在樓東家。千金醉盡不復顧,猶吹玉笛引吳娃。

日斜樓外東風起,春愁滿眼楊花里。高歌一曲下樓去,傳遍江南數千里。

錦袍綠水迷蹤跡,月落空梁照顏色。江頭盡日不見人,樓上幾年無此客。

倚欄仰看西飛雲,胡為不飲愁其身?即今寂寞千年後,誰酹青山山下墳!

复制

《留題西林寺攬秀亭》

李白 〔唐代〕

行瞻香爐峰,未出二林口。一區廣地如席平,誰作新亭名攬秀。

秀色可攬結,正對香爐峰。李白愛之忍去,便欲此地巢雲松。

寂寥往事三百載,澗泉穀草依舊揚清風。泉可掬,草可擷,清風灑面如冰雪。

閒來攜手四五人,倒盡金壺頰不熱。寸心何獨忘寵榮,形骸遺盡神超越。

寄語世上士,勸君早歸來。霹靂轟車膽欲落,忠憤雖死何為哉。

此時竟不悟,此心徒自知。嵐光向晚紫翠滴,杜鵑更在深林啼。

試拂橫琴奏流水,指下忽作商聲悲。悲來乎,可奈何,推琴罷酒為君歌。

复制

《謝蜀府賜口衲歌》

李白 〔唐代〕

岷峨高峰幾千丈,西蜀雄藩勢尤壯。賢王久著忠孝名,巫峽川流屹相向。

始當茅土立,儒玄沐恩庥。解衣每下士,道義非塵侔。

嗟予疏野曷侍游,渺漠萬里何乃遠惠五彩之重裘。

京華拜領增拾襲,片片雲霞相盪浮。自慚樗散為時棄,久托林泉臥榛翳。

五銖不啻芰荷輕,王門敢儗長裾曳。盛服俄驚降大庭,鶴禁封題遠緘至。

凝寒陋質變春和,冱凍空山消顥氣。華陽之仙人,文德並前烈。

拯濟群黎凍餒除,國社安隆仰明哲。遂令眷渥及山人,亦被輝光起迂劣。

晏嬰衣被十載忘,范叔號寒一朝撒。儗營大藥窺洪厖,正爾宜擷雪羽雲姿裳。

行穿蘚澗墮晴雪,坐倚林籟鳴秋霜。千金裘,世稀有,宮錦袍,仰君壽。

李白狂歌詩百篇,應悅丹砂駐衰朽。蕭條山谷絕世期,緬想青城勞夢思。

扁舟倘遂涓滴報,拭目相從天一涯。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