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建 / 賞牡丹
拼 译 译

《賞牡丹》

王建 〔唐代〕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賞牡丹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這花聲價不同其他花草,綻放時刻溢滿整個國都。芳香處處苓蔆羞愧欲死,顏色火紅躑躅失色枯萎。柔和光華籠罩纖細肢體,妖艷色彩溫暖嬌嫩肌膚。花朵中填滿金粉般花蕊,翻卷花瓣如同大紅流蘇。香味和順可以薰染御服,姿態美麗應當畫入宮圖。將謝如淡淡哀愁的新婦,凋零同望着病夫的女子。請大家知道這花時短暫,客人再留下欣賞片刻吧。一夜清風吹起花事結束,即使千金也難買回花開。

注釋賞牡丹:這是詩人居官長安時寫的一首賞牡丹詩。全詩圍繞一個「賞」字,寫自己看牡丹時的審美感受。名價別:(牡丹)聲名、身價都有別於他花。名價猶聲價。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按:唐人嗜牡丹,到王建生活的中唐時期此風尤盛。皇都:國都,此處指唐上都長安。唐韓愈《早春呈張水部》詩:「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花柳滿皇都。」益:水溢出器皿,此引申為滿。香遍:香滿。苓蓤(líng):《全唐詩》作苓菱。唐人認為苓即荷花。唐人李善《文選注》云:「苓,古『蓮』字。」漢代枚乘《七發》云:「蔓草芳苓。」言其以芳香著稱。菱一名芰,與荷花同是芳香花卉,有詞牌《芰荷香》可證。此句謂牡丹花香四溢,使苓蔆相形見拙,羞愧欲死。紅燒:花色紅艷如火。躑(zhí)躅(zhú):指山躑躅,又名紅躑躅,山石榴、映山紅、杜鵑花。見《本草綱目》卷一七。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詩:「高枝濯濯辛夷紫,密葉深深躑躅紅。」軟光:柔和的光澤。細脈:猶言氣脈。此句寫牡丹的韻致。 脈在古文中解釋為似血管一樣連貫成系統的東西。參考歷代詩文,細脈多實指細水流,這裡翻譯為細水流或能做一說,但是結合全篇來看,這裡應該詩正面描寫牡丹的姿態,細脈指牡丹的枝幹更合適一些。妖色:艷麗姿色。白居易《牡丹芳》詩:「減卻牡丹妖艷色。」暖:原缺,據席本、《全唐詩》補。鮮膚:鮮指新而華美。鮮膚指嬌嫩美麗的肌膚。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蕊:原作葉,據《全唐詩》作蕊。攢金粉:碎蕊細聚如金粉狀。韓琮《詠牡丹未開者》詩:「嫩蕊包金粉,重葩結秀囊。」含棱:翻卷的花瓣。縷絳蘇:像一縷縷大紅色流蘇。「好和」句:寫牡丹的花香,可以薰染御衣。御服:帝王所用的衣服。《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椒房儀法,御服輿駕,所發諸官署,及所造作,遺賜外家群臣妾。」《宋書·恩幸傳序》:「侍中身奉奏事,又分掌御服。」「堪畫」句:寫牡丹的麗質如美人,可以畫成選入宮中的美女圖。晚態:寫將謝的牡丹花的花態。愁新婦:像含有淡淡哀愁的新婦。殘妝:寫已凋零的牡丹花的花台。望病夫:像鬢釵不整,形容憔悴望着有病丈夫的妻子。知個數:個代指「這」或「那」,個數指道理,和起來就是其中道理的意思。這裡謂知道花事何時將了,心中有數。賞:席本作貴。斯須:片刻、一會兒。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變故在斯須。」▲

王宗堂.王建詩集校注.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82-283

賞牡丹 - 賞析

中唐時期牡丹詩佳篇迭出,王建此篇寫寫牡丹一時作態,而是從牡丹作貴寫到牡丹作貴,再寫牡丹凋零,用變化的角度去賞牡丹,道盡惜牡丹作情。

詩作開篇言牡丹作貴,「名價別」三字直接道出牡丹的尊貴凌詩於諸花作上。隨後作者用一個益字,生動的描寫了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況,諾大的長安城處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此「益」引申為「滿」,如同韓昌黎「絕色煙柳滿皇都」,兩詩皆非單講數量作多,而是從更深層的去講,韓詩更多的是寫春滿長安,而王建此句是講牡丹的氣質風採風靡了長安。用筆誇張大膽,用字生動準確,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作盛。

後句用反襯的寫就進一步說牡丹作貴,苓蔆是傳說中的香草,卻被牡丹的花香比的羞愧欲死;山躑躅是顏色紅艷的花,遇到牡丹的艷色卻顯得黯然失色幾如枯萎。這樣的描寫下,即使沒見過牡丹的人也能感受到牡丹超絕的鮮艷和芳香。緊接着,作者描寫牡丹的氣韻。枝幹為柔光所籠,而花朵被妖艷的色彩暈染了嬌嫩的肌膚。前句描寫牡丹纖細的枝幹姿態和氣質,後句則以貴女嫩膚為比喻寫牡丹的花朵的質感,分別從寫同角度生動描述牡丹花的嬌貴。隨後,作者用大量比喻,描寫牡丹花的細節。用金粉來比牡丹花的黃蕊,而滿字也生動的寫出牡丹花蕊作繁;用縷縷紅流蘇來比牡丹翻卷的花瓣,寫出了牡丹花瓣色澤和形態。「好和」句,以襯托筆就寫牡丹作貴。香氣可以薰染御衣,姿態可以描畫入宮圖,都是用皇家所用來襯托牡丹氣質的高貴。

隨後作者突然筆鋒一轉,開始寫牡丹的晚態和凋零,用哀愁的新婦,望着病夫的女子,分別寫牡丹的將謝和凋零。用擬人的筆就,寫出了牡丹的晚態,惹人憐惜。從寫牡丹作盛到牡丹作貴再到牡丹作貴轉而寫牡丹將謝,再寫牡丹凋零,作者一步步引導大家從讚嘆到喜愛再到憐惜。這時作者發出感慨,請大家珍惜花時,客人能多賞一會兒就多賞一會兒吧。這時的感慨已經是水到渠成,通過前面的描寫,讀者此時對牡丹的憐惜應也感同身受,仿佛作者是道出了我們心中作所想。

最末,作者用一夜清風起,千金買亦無,道出了花時難久的悵然。開篇作盛艷,末尾作冷清,強烈的對比讓末尾仿佛一副大留白的畫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清風吹過,花亦凋零,這其中是寫舍,是憐惜,是冷清,種種情感由人品讀。

借凋零寫惜花非王建獨有,白居易就有《惜牡丹花》開一時作風氣:「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此後李商隱的效仿作《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蘇軾亦作:「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而儘管王建的牡丹詩同樣是寫凋零寫惜花,卻是從花開寫到花落,借對情感的把握的細緻入微,用精心的鋪墊將讀者引入到那種悵然若失的情景當中。詩作描寫過渡自然,惋惜悵然作情水到渠成。王建的牡丹詩從單純的賞牡丹落筆,惜牡丹入情,寫寄託政治抱負個人得失,就是寫一個「賞」字,且賞出了獨特的風格,乃唐代賞牡丹詩作中別具一格的作品。▲

蕭滌非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797-798

賞牡丹 - 創作背影

王建生活的中唐時期,京城長安盛行賞牡丹之風俗,「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文人墨客也多以牡丹為詩料吟詠,此詩便是其中一篇。此詩約略作於憲宗元和七年(813年)歸京之後,而細不可考。

王宗堂.王建詩集校注.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82-283

王建

作者: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王建其它诗文

《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

王建 〔唐代〕

江城柳色海門煙,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當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复制

《元太守同游七泉寺》

王建 〔唐代〕

盤磴迴廊古塔深,紫芝紅藥入雲尋。

晚吹簫管秋山里,引得獮猴出象林。

复制

《水精》

王建 〔唐代〕

映水色不別,向月光還度。

傾在荷葉中,有時看是露。

复制

《寒食日看花》

王建 〔唐代〕

早入公門到夜歸,不因寒食少閒時。

顛狂繞樹猿離鎖,跳躑緣岡馬斷羈。

酒污衣裳從客笑,醉饒言語覓花知。

老來自喜身無事,仰面西園得詠詩。

复制

《賀楊巨源博士拜虞部員外》

王建 〔唐代〕

合歸蘭署已多時,上得金梯亦未遲。

兩省郎官開道路,九州山澤屬曹司。

諸生拜別收書卷,舊客看來讀制詞。

殘著幾丸仙藥在,分張還遣病夫知。

复制

《逍遙翁溪亭》

王建 〔唐代〕

逍遙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台。

車馬到春常借問,子孫因選暫歸來,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開。

無主青山何所直,賣供官稅不如灰。

复制

《遠征歸》

王建 〔唐代〕

萬里發遼陽,處處問家鄉。

回車不淹轍,雨雪滿衣裳。

行見日月疾,坐思道路長。

但令不征戍,暗鏡生重光。

复制

《送宮人入道》

王建 〔唐代〕

休梳叢鬢洗紅妝,頭戴芙蓉出未央。

弟子抄將歌遍疊,宮人分散舞衣裳。

問師初得經中字,入靜猶燒內里香。

發願蓬萊見王母,卻歸人世施仙方。

复制

《相和歌辭•從軍行》

王建 〔唐代〕

漢軍逐單于,日沒處河曲。浮雲道傍起,行子車下宿。

槍城圍鼓角,氈帳依山谷。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頓肉。

來時高堂上,父母親結束。回首不見家,風吹破衣服。

金創生肢節,相與拔箭鏃。聞道西涼州,家家婦人哭。

复制

《贈太常王建藤杖筍鞋》

王建 〔唐代〕

蠻藤剪為杖,楚筍結成鞋。稱與詩人用,堪隨禮寺齋。

尋花入幽徑,步日下寒階。以此持相贈,君應愜素懷。

复制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

王建 〔唐代〕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閒則讀書詩。自得聖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

行成聞四方,征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

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聖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

复制

《宮詞一百首 其一○○》

王建 〔唐代〕

宛轉黃金白柄長,青荷葉子畫鴛鴦。把來不是呈新樣,欲進微風到御床。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