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吳人 / 書林逋詩後
拼 译 译

《書林逋詩後》

吳人 〔唐代〕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瞭然光可燭。

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

自言不作封禪書,更肯悲吟白頭曲!

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

复制

書林逋詩後 - 賞析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lù)
吳人生長在湖山深曲處,呼吸着湖光飲的是青山翠綠。
吳儂:吳語自稱或稱人為「儂」,此泛指江南人。曲,一作「麓」。淥:水清。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fàn)婦皆冰玉。
不用說超然世外的隱士,連奴僕女販都清如冰玉。
隱君子:隱居逃避塵世的人。傭兒:一作「傭奴」。販婦:女商販。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林先生並不是隔絕凡塵的人,天生就神清骨冷資質脫俗。
可是:豈是。神清:謂心神清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tóng)子瞭然光可燭。
我不認識林先生卻曾經夢見,目光清炯照人猶如明燭。
瞭然:謂眼珠明亮。

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
遺留的詩篇和墨跡處處都有,環繞着西湖總也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台差少肉。
詩歌像孟郊但沒有寒苦格調,書法似李建中筆力瘦硬剛拙。
東野:指唐代詩人孟郊。西台:指宋書法家李建中,字得中,蜀人,善真行書,曾掌西京(洛陽)留司御史台,故稱李西台或李留台。

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
平生高尚的風節無人能繼,臨終時精微的言語還值得記錄。
微言:精微的言論。

自言不作封禪書,更肯悲吟白頭曲!
自己說沒有寫過封禪書一類的東西,難道他還肯把嘆老嗟悲的詩句寫出?
白頭曲:《西京雜記》云:「相如將聘茂陵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此處白頭曲借指傷老嗟卑的詩歌。

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我笑江南人並不好事,倒喜歡建造祠堂依傍着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zhǎn)寒泉薦秋菊。
不然就該讓林先生的像配水仙王,將一盞寒泉一支秋菊向他獻上。
水仙王: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薦:遇時節供時物而祭。

  這首詩開頭兩句,寫林逋生長的環境。開首即稱他們生長在湖山深曲處,山水清澄。後兩句講那裡的人物,世外的隱君子是高尚的,就是傭工販婦也都是冰清玉潔的人。還沒有寫到林逋,卻已經樹立了高潔形象。

  接下去寫林逋高風亮節,源於天性。「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林逋不是與世俗隔絕的人,上文寫那個環境裡除了「隱君子」外,還有「傭兒販婦」,正說明他不是與世隔絕的。「神清骨冷」是從《晉書·衛玠傳》「叔寶(衛玠字叔寶)神清骨冷」來的。當時所謂骨,指氣質品格而言,從神情到品格都清冷。接着,作者寫他對林逋的欽仰,這種欽仰在夢中得到反映。他在夢中見到的林逋「瞳子瞭然光可燭」。《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之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瞳仁明亮,說明胸中正,跟神清有關;瞳仁昏暗,說明胸中不正。林逋既是「神清骨冷」,在夢裡看到他,那就是「瞳子瞭然」,再誇張一下,便成為「光可燭」,可以照見一切了。這樣寫,正顯示出詩人對林逋的仰慕已經形於夢寐了。這樣寫,概括了林逋為人的特點。林逋寫湖上風光的七言近體詩中,有的反映隱居生活和情思,寫得「神清骨冷」。如《湖山小隱》二首之一:「道着權名便絕交,一峰青翠濕蘅芳。」如《湖上晚歸》:「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跟權和名絕交,嚮往的是仙山,正反映他無意功名。作者讚美林逋,是跟林逋的這五首七言近體詩相結合的。

  接下來就談林逋的詩和書法。「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這裡讚美林逋詩善於用字,尤其是詠西湖之作,更為湖上風光傳神。「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留台差少肉。」這裡用唐代詩人孟郊的詩來比林逋,作者《讀孟郊詩》:「要當斗僧清,未足當韓豪。」認為孟郊的詩可以跟賈島(賈島曾做僧人,名無本)詩比清,不過豪放不及韓愈。作者《祭柳子玉文》稱「郊寒島瘦」,認為賈島詩的缺點是寒苦。這裡指出林逋詩有賈島之清而無其寒。「書似留台差少肉。」這句指林逋的書法像李建中,瘦硬有骨力。稱讚林逋兼有二人之長而無其短。王世貞在《藝苑卮言》(見名家評價)中一方面指出蘇軾極為推重林逋的詩和書法,一方面又指出蘇軾的評論,像董狐記事的直筆,不作虛美,不推重過分。這樣講是恰當的。

  下面再結合他的詩來講他的高風亮節。「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作者自註:「逋臨終詩云:『茂陵他日求遺草,猶喜初無封禪書。』」(《宋詩鈔初集·和靖詩鈔》作:「《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漢武帝的陵園稱茂陵。《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後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其遺札書言封禪事。」相如臨死前還在討好武帝,勸武帝到泰山去封禪,祭天地,告成功。林逋不肯這樣做,正顯出他的高節。「自言不作《封禪書》,更肯悲吟白頭曲!」「白頭曲」原為卓文君因其夫司馬相如對愛情不忠誠而作,後人多有以此曲為嘆老嗟卑、自傷不遇之辭。此處當指後一義。林逋是高士,連《封禪書》也不屑作,更不會悲吟《白頭吟》,以自傷不遇。

  一結轉到杭人對林逋的紀念。「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王世貞稱:「始,錢塘人即孤山故廬,以祀和靖,游者病其湫隘。」吳人指杭縣人,將林逋故居作祠堂,顯得低下狹小。作者自註:「湖上有水仙王廟。」即認為林逋應該和水仙王相配,在水仙王廟裡受到祭祀,用一杯寒泉和秋菊來祭。王世貞又稱:「因長公詩後有『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遂徙置白香山祠,與長公配。」因為水仙王祠早已不存,所以後來改在白香山祠內祭祀林逋,把他跟蘇軾相配。

  這首詩是讚美林逋,「平生高節」點明主旨在贊他的高風亮節。一開頭從湖光到山綠,寫環境的美好,從隱君子到傭人販婦,寫人物的「皆冰玉」,這是陪襯。未寫到林逋,已光彩照人。結尾變化有力,故稱「夭矯」,即另出新意。用「修竹」、「秋菊」來作陪襯,也是取高潔相配。寫到林逋本人時,點明「神清骨冷」,顯示他的高潔源於天性。又用夢見瞳子瞭然來寫他的正直,顯出欽仰之情。再評論他的詩和書法。又用司馬相如來比,更突出他的高節。這一比又歸到他的詩上,回到《書林逋詩後》之題。

1、 霍松林.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24-426
2、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8-129
3、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146-148
4、 霍松林.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424-426

書林逋詩後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元豐八年(1085)。林逋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他住在西湖的孤山二十年,足跡不到城市。不娶,住處多種梅花,養鶴,稱「梅妻鶴子」。他寫的詩,隨手散去,不留稿。  

吳人

作者:吳人

吳人,唐代,資料不詳。有詩《詠痴》

吳人其它诗文

《題峴山圖》

吳人 〔唐代〕

山頭種石懸蒼雲,山下急流風卷紋。

何年荒碑當嶺立,龜趺圭首猶鱗皴。

神龍驅毫鬼輸墨,羊公精神荊楚色。

想當意匠經營初,已盡東南煙霧跡。

從來登覽非真游,襄人正樂吳人愁。

尊前鄒湛亦不惡,江山千古同悠悠。

君不見征南後來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

祗留陳跡笑痴迷,行客何曾淚如雨。

复制

《西山桐十詠·桐孤》

吳人 〔唐代〕

高梧已繁盛,蕭蕭西山隴。

毳葉竟開展,孫枝自森聳。

擅美推東南,滋榮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許棲鸞鳳。

寧入吳人爨,堪隨伯禹貢。

雨露時加潤,霜雪胡為凍。

況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今太古音,可美清風頌。

复制

《高沙道中》

吳人 〔唐代〕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昏霧腥且濕,怒飆狂欲顛。

流澌在鬚髮,塵沫滿橐鞬。

紅日高十丈,方辨山與川。

胡行疾如鬼,忽在林之巔。

誰家苦竹園,其葉青戔戔。

倉皇伏幽篠,生死信天緣。

鐵騎俄四合,鳥落無虛弦。

繞林勢奔軼,動地聲喧闐。

霜蹄破叢翳,出入相貫穿。

既無遁形術,又非縮地仙。

猛虎驅群羊,兔魚落蹄筌。

一吏射中目,頸血僅可濺。

一隸縛上馬,無路脫糾纏。

一廝躪其足,吞聲以自全。

一賓與一從,買命得金錢。

一枰與一校,幸不逢戈鋋。

嗟予何薄命,寄身空且懸。

蕭蕭數竹側,往來度飛韉。

游鋒幾及膚,怒興空握拳。

跬步偶不見,殘息忽復延。

當其蹙迫時,大風起四邊。

意者相其間,神物來蜿蜒。

更生不自意,如病乍得痊。

須臾傳火攻,然眉復相煎。

一行輒一跌,奔命度平田。

幽篁便自托,仰天坐且眠。

晴曦正當晝,樵腸火生咽。

斷罌汲勺水,天降甘露鮮。

青山為我屋,白云為我椽。

彼草何荒荒,彼水何潺潺。

首陽既無食,陰陵不可前。

便如失目魚,一似無足蚿。

不見道傍骨,委積有萬千。

魂魄親蠅蚋,膏脂飽烏鳶。

使我先朝露,其事亦復然。

丈夫竟如此,吁嗟彼蒼天。

古人擇所安,肯蹈不測淵。

柰何以遺體,糞土同棄捐。

初學蘇子卿,終慕魯仲連。

為我王室故,持此金石堅。

自古皆有死,義不污腥膻。

求仁而得仁,寧怨溝壑填。

秦客載張祿,吳人納伍員。

季布走在魯,樊期托於燕。

國士急人病,倜儻何拘孿。

彼人莫我知,此恨付重泉。

鵲聲從何來,忽有吉語傳。

此去三五里,古道方平平。

行人漸復出,胡馬覺已還。

回首下山阿,七人相牽連。

東野御已窮,而復加之鞭。

趼足如移山,攜持姑勉旃。

行行重狼顧,常恐追騎先。

揚州二游手,面目輕且儇。

自言同脫虜,波波口流涎。

白日各持梃,其來何翩翩。

奴輩殊無聊,似欲為鷹鸇。

逡巡不得避,默默同寒蟬。

道逢采樵子,中流得舟船。

竹畚當安車,六夫共赬肩。

四肢與百骸,屈曲如杯棬。

路人心為惻,從者皆涕漣。

星奔不可止,暮達城西阡。

飢臥野人廬,藉草為針氈。

詰朝從東渡,始覺安且便。

人生豈無難,此難何迍邅。

重險復重險,今年定何年。

聖世基岱嶽,皇風扇垓埏。

中興奮王業,日月光重宣。

報國臣有志,悔往不可湔。

臣苦不如死,一死尚可憐。

堂上太夫人,鬢髮今猶玄。

江南昔卜宅,嶺右今受廛。

首丘義皇皇,倚門望惓惓。

波濤避江介,風雨行淮堧。

北海轉萬折,南洋泝孤騫。

週遊大夫蠡,放浪太史遷。

倘復游吾盤,終當耕我綿。

夫人生於世,致命各有權。

慷慨為烈士,從容為聖賢。

稽首望南拜,著此泣血篇。

百年尚哀痛,敢謂事已遄。

复制

《吳鈎行》

吳人 〔唐代〕

吳鈎若霜雪,吳人重遊俠。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复制

《游靈岩記》

吳人 〔唐代〕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岩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台,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啟,吳人,游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游。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幽顯巨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循。然後知於此山為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

  夫山之異於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眾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賦詩,而屬啟為之記。啟謂:「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游觀之樂也。今靈岩為名山,諸公為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啟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啟為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复制

《贈盛文序先生》

吳人 〔唐代〕

中吳人物非他所,首出東南自今古。泰伯遺風風俗敦,望族聯翩舊存譜。

兼金拱璧名譽馳,文章翰墨崇當時。思之可以濟天下,不為良相為良醫。

良醫世稱醫國手,盛氏傳來最為久。喬木森森幾百年,竟誇父祖栽培厚。

只今文序學更雄,靈樞素難無不通。辨形察脈治疾疚,有諸其外存諸中。

去年家室疾在已,氣息厭厭將不起。體質尪嬴榮衛虛,寒熱怔忡兼表里。

多君用藥殊其他,人參附子頻增加。從茲六脈漸平復,譬若枯草回萌芽。

動勞來往非一度,日夕惓惓重清顧。始知愷悌濟物心,君子以此為先務。

世其業也精其術,又有□□不相失。載之魯論記史傳,三者之間事為一。

於三有一猶可稱,況乃接踵能同升。古雲積德致攸遠,子孫百世期相承。

嗟我居貧歲年久,家惟懸磬無他有。聊賦詩章為陳謝,登堂再拜顏逾厚。

复制

《生詩十首書王堇父慈無量集以凡百畏刀杖無不愛壽命為韻 其二》

吳人 〔唐代〕

介盧曉牛鳴,冶長諳雀噦。吾願天耳通,達此音聲類。

群魚泣妻妾,雞騖呼弟妹。不獨死可哀,生離亦多嘅。

閩語既嚶咿,吳聽了難會。寧聞閩人肉,忍作吳人膾。

可憐登陸魚,皦喁向人誶。人曰魚口喑,魚言人耳背。

何當破網羅,施之以無畏。

复制

《鶴慶驛會吳人馮廣文閩人林稅使》

吳人 〔唐代〕

馬蹄蹴遍陰厓雪,直向居庸塞外行。日落忽聞牛背笛,川平始見鶴州城。

秋風千里蓴絲滑,暑雨三山荔子生。遷客相逢話鄉土,天涯何限未歸情。

复制

《十二月十六日雨雪至十九日大雪次韻陳仲謀》

吳人 〔唐代〕

膝六春前試出奇,三吳人賀太平時。空山何處鑱黃獨,半夜無風雨白釐。

梁苑一時賓客盛,藍關千里逐臣悲。老夫坐看縱橫落,醉擁鳶肩日賦詩。

复制

《伯弜出示新題樂府四十章雄深雅健有長吉之風喜而有詠》

吳人 〔唐代〕

偉哉吳人周伯弜,國風雅頌今再昌。鈞天洞庭不敢張,楚羋暗泣嗟窮湘。

慶祚三百多禎祥,嗚呼四十樂府章。春宵剪燭飛蘭香,浩歌激烈聲洋洋。

貞魂義血流精光,奸鬼妒魄誅幽荒。土木閃怪踏雪僵,茫茫萬竅塞鼓簧。

再洗律呂調宮商,金玉振耀齊鏗鏘。一清一濁均陰陽,風霆變化始有常。

詠歌唐虞及商湯,矇瞽獻納皆贊襄。煌煌天子朝明堂,永被金石無哀傷。

复制

《嘲吳人觀者》

吳人 〔唐代〕

爾幸無羸角,何用觸吾藩。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

复制

《屋舟》

吳人 〔唐代〕

吳人舟似屋,今子屋為舟。四面水都繞,百年身若浮。

下臨知有地,中坐恐隨流。夢裡天無際,微茫發棹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