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端 /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還嘉魚 其三
拼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還嘉魚 其三》

李端 〔唐代〕

烏林有鳥不安巢,聞有攙天赤壁高。我欲因之訪遺蹟,側身南望首頻搔。

复制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還嘉魚 其三 - 賞析

李端

作者:李端

李端(約737年—約784年),字正已,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唐代詩人。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貞六世孫。少居廬山,師事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李端其它诗文

《送衛雄下第歸同州》

李端 〔唐代〕

不才先上第,詞客卻空還。

邊地行人少,平蕪盡日閒。

一蟬陂樹里,眾火隴雲間。

羨汝歸茅屋,書窗見遠山。

复制

《雨後游輞川》

李端 〔唐代〕

驟雨歸山盡,頹陽入輞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過青泉。

紫葛藏仙井,黃花出野田。

自知無路去,回步就人煙。

复制

《留別柳中庸》

李端 〔唐代〕

惆悵流水時,蕭條背城路。

離人出古亭,嘶馬入寒樹。

江海正風波,相逢在何處。

复制

《送客赴洪州·一作送鄭侍御》

李端 〔唐代〕

草色隨驄馬,悠悠共出秦。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复制

《折楊柳·一作折楊柳送別》

李端 〔唐代〕

東城攀柳葉,柳葉低着草。少壯莫輕年,輕年有衰老。

柳發遍川岡,登高堪斷腸。雨煙輕漠漠,何樹近君鄉。

贈君折楊柳,顏色豈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傷君情。突兀臨荒渡,婆娑出舊營。

隋家兩岸盡,陶宅五株榮。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鳥聲。

复制

《橫吹曲辭•雨雪曲》

李端 〔唐代〕

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若著關頭過,長榆葉定稀。

复制

《閏月七日觀水》

李端 〔唐代〕

不繫舟如是,舉家今一行。橋腰野人語,樹頂亂泉鳴。

落日嵌汀岸,歸艭沿柳城。劇憐千畝地,都作怒濤聲。

复制

《荅李侍御惟貞時方按柳州 其一》

李端 〔唐代〕

瘴色驚霜一馬驄,故人誰似李端公。柳州垂柳應無數,心在襄西落木中。

复制

《宜興好寄弋陽尹李端卿兼簡諸公 其一》

李端 〔唐代〕

吳中山水宜興好,曾在京華得飽聞。蹤跡十年嗟未到,風煙一壑要平分。

筍鑱茶焙銅官雨,荷蓋蘭舟洴浰雲。更問東坡田可贖,便教兒子早耕耘。

复制

《秋山圖》

李端 〔唐代〕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風獵獵吹蒲柳。

買魚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喚人,□□白露依衣巾。

故鄉遙遙書斷絕,空見過雁如飛雲。

去年卻下七里灘,秋水滿船秋月寒。

子陵先生釣魚處,荒台直起青雲端。

先生不受漢庭官,自與山水相盤桓。

至今高節敦廉頑,清風凜凜誰能攀?泊舟登岸行復止,小徑雙岐通草市。

石林遠映樹青紅,正與今年畫相似。

茅廬半住林木里,白狗黃雞小如蟻。

翁媼無言童雇閒,可是太平風俗美。

清水初落魚蟹新,東鄰釀熟呼西鄰。

相牽相把意思真,親密不異朱陳民。

李端筆力能巧妙,寫我舊日經行到。

豈是老夢眩水墨?不覺掀髯髮長嘯。

殷家大樓滄海頭,留我十日風雨秋。

觸景感動客邸愁,便欲卜築山之幽。

斷橋流水無人處,添種梅花三百樹。

直待雪晴冰滿路,騎驢相逐尋詩去。

复制

《挽李端》

李端 〔唐代〕

要識君操履,全如字畫真。

病能妨獻賦,窮不廢修身。

月旦推先輩,春官失此人。

如聞埋玉速,里巷共酸辛。

复制

《深上人見訪憶李端》

李端 〔唐代〕

雁稀秋色盡,落日對寒山。避事多稱疾,留僧獨閉關。

心歸塵俗外,道勝有無間。仍憶東林友,相期久不還。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