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昌齡 /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
拼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

王昌齡 〔唐代〕

土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汾陰備冬禮,長樂應和風。

賜慶垂天澤,流歡舊渚宮。

樓台生海上,簫鼓出天中。

霧曉筵初接,宵長曲未終。

雨隨青幕合,月照舞羅空。

玉陛分朝列,文章發聖聰。

愚臣忝書賦,歌詠頌絲桐。

复制
王昌齡

作者: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王昌齡其它诗文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王昌齡 〔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三首》

王昌齡 〔唐代〕

松間白髮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复制

《別陶副使歸南海》

王昌齡 〔唐代〕

南越歸人夢海樓,廣陵新月海亭秋。

寶刀留贈長相憶,當取戈船萬戶侯。

复制

《留別郭八》

王昌齡 〔唐代〕

長亭駐馬未能前,井邑蒼茫含暮煙。

醉別何須更惆悵,回頭不語但垂鞭。

复制

《箜篌引》

王昌齡 〔唐代〕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冢頭,將軍鐵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戰未休。

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顏色飢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思還本鄉食氂牛,欲語不得指咽喉。

或有強壯能噫呦,意說被他邊將仇。

五世屬藩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游。

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家藏鐵券特承優,黃金千斤不稱求。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聲颼飀,仆本東山為國憂。

明光殿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為君掌上施權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紫宸詔發遠懷柔,搖筆飛霜如奪鈎。

鬼神不得知其由,憐愛蒼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御溝。

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侯。

使臣書之得已不?。

复制

《駕幸河東》

王昌齡 〔唐代〕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

開唐天業盛,入沛聖恩濃。

下輦回三象,題碑任六龍。

睿明懸日月,千歲此時逢。

复制

《諸官游招隱寺》

王昌齡 〔唐代〕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雨。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鑿井長幽泉,白雲今如古。

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口雲七十餘,能救諸有苦。

回指岩樹花,如聞道場鼓。

金色身壞滅,真如性無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誰取。

复制

《龍標野宴》

王昌齡 〔唐代〕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复制

《代扶風主人答》

王昌齡 〔唐代〕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遊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興運會,何事發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相和歌辭•放歌行》

王昌齡 〔唐代〕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慶雲從東來,泱漭抱日流。

昇平貴論道,文墨將何求。有詔征草澤,微臣獻謀猷。

冠冕如星羅,拜揖曹與周。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

幸蒙國士識,因脫負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但營數斗祿,奉養毋豐羞。若得金膏遂,飛雲亦可儔。

复制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复制

《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王昌齡 〔唐代〕

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聽臨關月苦,清入海風微。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