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宣城見杜鵑花
拼 译 译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唐代〕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复制

宣城見杜鵑花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悽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注釋

宣城:今屬安徽。

蜀國:指四川。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悽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

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宣城見杜鵑花 - 賞析

(shǔ)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juān)花。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悽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宣城:今屬安徽。蜀國:指四川。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悽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此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着:「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鬱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悽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着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着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迴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1、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14-215
2、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3、 薛天緯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68-169

宣城見杜鵑花 - 創作背影

  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於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唐代〕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登黃山凌□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李白 〔唐代〕

鸞乃鳳之族,翱翔紫雲霓。

文章輝五色,雙在瓊樹棲。

一朝各飛去,鳳與鸞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爍河堤。

爾從泛舟役,使我心魂淒。

秦地無碧草,南雲喧鼓鼙。

君王減玉膳,早起思鳴雞。

漕引救關輔,疲人免塗泥。

宰相作霖雨,農夫得耕犁。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

空手無壯士,窮居使人低。

送君登黃山,長嘯倚天梯。

小舟若鳧雁,大舟若鯨鯢。

開帆散長風,舒捲與雲齊。

日入牛渚晦,蒼然夕煙迷。

相思定何許,杳在洛陽西。

复制

《行路難·其二》

李白 〔唐代〕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其一》

李白 〔唐代〕

少年不得意,落魄無安居。願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蘭生谷底人不鋤,雲在高山空卷舒。

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天門九重謁聖人,龍顏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沈淪。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承恩初入銀台門,著書獨在金鑾殿。龍鈎雕鐙白玉鞍,象床綺席黃金盤。

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

前門長揖後門關,今日結交明日改。愛君山嶽心不移,隨君雲霧迷所為。

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別後遙傳臨海作,可見羊何共和之。

复制

《送長沙陳太守其一》

李白 〔唐代〕

長沙陳太守,逸氣凌青松。英主賜五馬,本是天池龍。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榮君按節去,不及遠相從。

复制

《古風其四十二》

李白 〔唐代〕

搖裔雙白鷗。

鳴飛滄江流。

宜與海人狎。

豈伊雲鶴儔。

寄形宿沙月。

沿芳戲春洲。

吾亦洗心者。

忘機從爾游。

复制

《古風其二十六》

李白 〔唐代〕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

馨香竟誰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願托華池邊。

复制

《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李白 〔唐代〕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採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為宇四無鄰。

上下通秀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癉天盡入冰壺裹。

复制

《送王廷貴掌南京翰林院事》

李白 〔唐代〕

白玉堂中偉丈夫,獨攜文印向南都。百年禮樂歸編帙,四面江山入畫圖。

李白酒船乘月汎,謝安棋局掃雲鋪。八磚花影休高枕,綸閣相將屬大蘇。

复制

《愛日堂》

李白 〔唐代〕

日輪出滄海,職司在義和。六龍為之駕,寒暑容易過。

人生百歲間,迅速如飛梭。青鏡照形影,鬢髮忽已皤。

鬢髮既若此,父母其奈何。所以愛日者,愛之嘆蹉跎。

朝看花開初,暮看花落多。李白欲繫繩,魯陽思借戈。

今君追古人,孝行無偏頗。載味楊子言,百世名不摩。

复制

《【仙呂】醉中天 妓歪口》

李白 〔唐代〕

一點櫻桃挫,半壁杏腮多。每日長吁暖耳朵,正覷着傍邊唾。小唱單吹海螺,

側蹺兒把戲做,口兒恰迎着。 佳人臉上黑痣

  好似楊妃在,逃脫馬嵬災。曾向宮中捧硯台,堪伴詩書客,叵耐無情的李白,

醉拈斑管,灑松煙點破桃腮。

复制

《十三日南湖之集賓主六人謹成詩十韻拜呈》

李白 〔唐代〕

律管秋灰動,銖衣暑服輕。居官半舜牧,環坐列周卿。

攬轡湖邊集,談經席上傾。逸交希李白,奇策擬陳平。

博奕休言戲,韜鈐且議兵。續箋詩義白,重演卦爻成。

午日停龍馭,西風駐鷁程。弓鈞寒力壯,天暮霽華明。

綠野接鄉遂,良辰推甲庚。浴沂人已散,終日夢魂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