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宣城見杜鵑花 / 子
拼 译 译

《宣城見杜鵑花 / 子》

李白 〔唐代〕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 / 子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以前在蜀國時曾聽過杜鵑悽惻的鳴啼,沒想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杜鵑盛開。杜鵑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心中思念故鄉。

注釋宣城:今屬安徽。蜀國:指四川。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悽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14-215

宣城見杜鵑花 / 子 - 賞析

此詩感物起興。前二句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前,視聽並置,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後二句分別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頓,表現了詩人深切的故鄉之念。全詩通篇對仗,結構上前呼後應,渾然一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達的情景交融的效果。尤其是後二句,「一」與「三」三次反覆,按理在近體詩前是禁忌的,但詩人卻寫得神韻天然,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蜀國曾聞子規起,宣城還見杜鵑花。」兩句是寫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前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在蜀前,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起就開始啼鳴了。子規起,又名杜鵑,花與起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起,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起。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着:「規如歸去!規如歸去!」晝夜規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起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前,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親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的蜀國的子規起,詩人卻將它親了過來,先寫回憶前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鬱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悽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着的詩人,眼下規能回的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的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前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規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的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前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的頭來規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着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前的悲戚可想而知。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兩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起的俗名,就叫斷腸起,「一叫一迴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規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的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薛天緯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68-169

宣城見杜鵑花 / 子 - 創作背影

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於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214-215

薛天緯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68-169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雜歌謠辭 其二 襄陽曲》

李白 〔唐代〕

山公醉酒時,酩酊襄陽下。

頭上白接䍦,倒著還騎馬。

复制

《憶秋浦桃花舊遊時竄夜郎》

李白 〔唐代〕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

三載夜郎還,於茲鍊金骨。

复制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李白 〔唐代〕

豳谷稍稍振庭柯,涇水浩浩揚湍波。

哀鴻酸嘶暮聲急,愁雲蒼慘寒氣多。

憶昨去家此為客,荷花初紅柳條碧。

中宵出飲三百杯,明朝歸揖二千石。

寧知流寓變光輝,胡霜蕭颯繞客衣。

寒灰寂寞憑誰暖,落葉飄揚何處歸。

吾兄行樂窮曛旭,滿堂有美顏如玉。

趙女長歌入彩雲,燕姬醉舞嬌紅燭。

狐裘獸炭酌流霞,壯士悲吟寧見嗟。

前榮後枯相翻覆,何惜餘光及棣華。

复制

《寄淮南友人》

李白 〔唐代〕

紅顏悲舊國,青歲歇芳洲。

不待金門詔,空持寶劍游。

海雲迷驛道,江月隱鄉樓。

復作淮南客,因逢桂樹留。

《郢門秋懷》

李白 〔唐代〕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

清曠諧宿好,緇磷及此年。

百齡何蕩漾,萬化相推遷。

空謁蒼梧帝,徒尋溟海仙。

已聞蓬海淺,豈見三桃圓。

倚劍增浩嘆,捫襟還自憐。

終當游五湖,濯足滄浪泉。

《姑孰十詠•靈墟山》

李白 〔唐代〕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雲去。

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复制

《雜歌謠辭•中山孺子妾歌》

李白 〔唐代〕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雖不如延年妹,

亦是當時絕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

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

戚姬髡翦入舂市,萬古共悲辛。

复制

《古風其十七》

李白 〔唐代〕

金華牧羊兒。

乃是紫煙客。

我願從之游。

未去發已白。

不知繁華子。

擾擾何所迫。

崑山采瓊蕊。

可以煉精魄。

复制

《古風其十六》

李白 〔唐代〕

寶劍雙蛟龍。

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

雷騰不可沖。

一去別金匣。

飛沉失相從。

風胡滅已久。

所以潛其鋒。

吳水深萬丈。

楚山邈千重。

雌雄終不隔。

神物會當逢。

复制

《古風其五十八》

李白 〔唐代〕

我到巫山渚。

尋古登陽台。

天空彩雲滅。

地遠清風來。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淪替。

樵牧徒悲哀。

复制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唐代〕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复制

《輞川圖為趙明府題》

李白 〔唐代〕

輞川莊上王右丞,勛名不惜惜閒情。平生能詩復能畫,襟抱直與秋旻清。

莊后庄前足野水,游魚跳擲閒鷗起。落花冉冉夕陽多,曙色溶溶夜山紫。

涼風曉月各有情,柳綠桃紅春幾許。湖海同心有裴孟,休沐聯鑣自朝市。

椒園竹嶺動經旬,指點壺觴到爾汝。酣眠未覺早鶯啼,樹深不礙黃鸝語。

生綃險韻任冥搜,麗曲靚妝隨處所。一身張弛不關人,千古精英疑未死。

世人尚友憶遐蹤,坐對殘縑如對史。此本摹來若有神,見說瀛東鄭宗楚。

昔人豈曰非吾曹,昔何太逸今何勞。如今縱有輞川在,簿領束縛誰能逃。

李唐愛士惜臣下,禮若相憐恩若借。破軌常寬跅弛材,微瑕恐掩連城價。

李白沈酣終不廢,杜牧疏狂足叫罵。內直乃至夜延客,警蹕親逢意不訝。

岩廊寂寂體常尊,清晝遲遲政多暇。以茲寬裕得勝游,遂使流傳作佳話。

不獨輞川有茲勝,江山隨處開圖畫。假使當年尚嚴刻,地主戚戚山靈怕。

公衙終日懼不免,寧有心情到山舍。苔茵草廣誰所賜,國士便須以死謝。

安得此語入風謠,直把無為佐玄化。十松居士五柳徒,年來苦被簡書拘。

家在江東未得去,無言空對輞川圖。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