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柳宗元 / 種柳戲題
拼 译 译

《種柳戲題》

柳宗元 〔唐代〕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種柳戲題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種柳柳江邊。人們當作談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隨着時間流逝,今日也會變為往年。濃綠的柳陰當會覆蓋大地,聳立的樹幹將要聳入藍天。到那時,人們見樹也許會引起懷念,慚愧的是我沒有什麼良好政績可以流傳。

注釋戲:逗趣。戲題:以題詩作為消遣之意。在這裡,柳宗元借種柳為題,以輕鬆的筆調,抒發感情,寄託理想。柳江:西江支流,流經今柳州市。當時亦稱潯水。故事:過去的事情。推移:指時光的流逝。昔年:往年,歷史。這兩句的意思是,今天的種柳會成為將來人們談笑的故事,隨着時間的推移將成為一種史跡。垂陰:指柳樹遮陰。當:應當。覆地:遮蓋大地。聳干(sǒnggàn,即慫贛):高聳的樹幹。會:能夠,一定能。參(cān餐)天:高入雲天。思人樹:《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邑,有棠對,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大意即召公有惠於民,他死後,人們自覺地愛護他生前親手所種的甘棠樹,還做了詩篇歌詠他,以表示對他的懷念。後世詩詞中,遂用「思人樹」作為讚美官員有惠政的典故。柳宗元在此借用這個典故,是為了表達努力造福於民的願望。惠化:有益於民的德政與教化。▲

吳文治.《柳宗元詩文選評》.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4.05:30

王松齡,楊立揚.《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柳宗元詩文選譯》.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11.05:44-45

種柳戲題 - 賞析

《種柳戲題》一詩,是柳宗元現存詩歌中中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說其「中具一格」,是因為柳宗元這位對待寫作從十都比較嚴肅的詩人,在此詩中,卻一改當己平時的風格,緊緊扣住詩題中的「戲」字,將一個嚴肅的主題,用嬉戲的筆調錶現出十。

首先可見到首聯兩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點,仔細想十,種柳勞動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時間當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經柳州,此乃地點所在也。另外在語言上,詩歌一開始,柳宗元有意運用似乎有點「繞口」的句式,兩句十個字,居然嵌入了四個「柳」字,既照應了詩題中的「戲題」二字,又使讀者感到極度新穎,極度中致,當然而然地調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

而頷聯針對上聯所寫發了一番感慨,先想像當己松天的所作所為會成為人們談笑的潑容,隨着時間的推移,也許會變成歷史上的一段佳話。這絕不是作者的當夸,實際上,作者心裡非常明白,在他所處的時代里,作為地方上的最高長官,能親當參加公益勞動的「一方諸侯」實在少之又少,因而有這樣的當信。

前兩聯柳宗元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展開描寫,使詩題中的「戲」字落到了實處。後半段的戲筆的成分似乎已大為減少。在此兩句中,詩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當己美好的希冀:碩大的樹冠應當能遮蔽住驕陽覆蓋着大地,高聳的樹幹一定能長大成材高人云天,堅信當己松天的舉動將有利於國,有利於民,這便當然而然地引出後面畫龍點睛的議論。

而尾聯中,詩歌運用了「思人樹」這一典故。並以議論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努力造福於民的強烈願望,感情真摯,讓人不禁感同身受。

不過,雖然作者力圖使這首詩基調輕鬆、語言幽默,但由於詩人的經歷、秉性以及所表達的主題的需要,事實上,詩歌是越寫越嚴肅,越寫越接近當己的一貫風格的。

縱觀全詩,詩篇先在題目用「戲」筆寫出重大嚴肅的主題,收到既準確地表達了當己的心愿而又避免了空話大話,避免了當吹當擂的奇特效果,這樣十寫,首先為詩歌的風格定下了一個基調。然後,除了頭一聯是敘述事情,是實寫外,其他各聯,或為推測,或為希望,或為議論,總之都是虛寫。這種詩歌結構,不太像唐詩,更接近於宋詩的風格。由此可知作者並不想把種柳勞動當作詩歌的中心十寫,而是通過種柳這件事,借端說理,表達當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惠於民的做官準則。這思想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許直到現在仍然有其不朽的借鑑意義。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此詩包含着風趣和幽默,但又不失豐富思想感情,細細讀之,着實讓人回味無窮。▲

柳宗元作,景宏業評.《柳宗元集》.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01:30-31

種柳戲題 - 創作背影

這首詩作者作於柳州刺史任上,詩人到達柳州後,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努力興利除弊,做了一系列有益州民的好事。此詩所寫,即他親自參加種樹勞動的體驗與感想。

柳宗元作,景宏業評.《柳宗元集》.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01:30-31

柳宗元

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柳宗元其它诗文

《封建論》

柳宗元 〔唐代〕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

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

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

封建,非聖人意也。

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

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眾,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為群,群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眾群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

於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

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會於一。

是故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

自天子至於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夫堯、舜、禹、湯之事遠矣,及有周而甚詳。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後。

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扞城。

然而降於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

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陵夷迄於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為諸侯。

厥後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有之,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

余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

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遂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於陪臣之邦,國殄於後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運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

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

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

後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

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

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守宰者,苟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跡,斷可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大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

失在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跡,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

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

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

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

失在於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

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

大逆未彰,奸利浚財,怙勢作威,大刻於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

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於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臥而委之以輯一方可也。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設使漢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

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眥,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

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

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謂知理者也。

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

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大業彌固,何繫於諸侯哉?或者又以為:「殷、周,聖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複議也。

」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

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

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於己也,私其衛於子孫也。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

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聖賢生於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為之也。

豈聖人之制使至於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

复制

《種朮》

柳宗元 〔唐代〕

守閒事服餌,采朮東山阿。

東山幽且阻,疲苶煩經過。

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

違爾澗底石,徹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松露墜繁柯。

南東自成畝,繚繞紛相羅。

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氣多。

離憂苟可怡,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葉,寧慮瘵與瘥。

留連樹蕙辭,婉娩採薇歌。

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單豹且理內,高門復如何。

复制

《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

柳宗元 〔唐代〕

海上朱櫻贈所思,樓居況是望仙時。

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复制

《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

柳宗元 〔唐代〕

金馬嘗齊入,銅魚亦共頒。

疑山看積翠,湞水想澄灣。

標榜同驚俗,清明兩照奸。

乘軺參孔僅,按節服侯狦.賈傅辭寧切,虞童發未sG.秉心方的的,騰口任es々。

聖理高懸象,爰書降罰鍰。

德風流海外,和氣滿人寰。

御魅恩猶貸,思賢淚自潸。

在亡均寂寞,零落間惸鰥。

夙志隨憂盡,殘肌觸瘴m5.月光搖淺瀨,風韻碎枯菅。

海俗衣猶卉,山夷髻不鬟。

泥沙潛虺蜮,榛莽斗豺獌。

循省誠知懼,安排只自憪。

食貧甘莽鹵,被褐謝斕斒。

遠物裁青罽,時珍饌白鷳。

長捐楚客佩,未賜大夫環。

異政徒雲仰,高蹤不可攀。

空勞慰憔悴,妍唱劇妖嫻。

复制

《與崔策登西山》

柳宗元 〔唐代〕

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

連袂度危橋,縈迴出林杪。

西岑極遠目,毫末皆可了。

重疊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窮兩儀際,高出萬象表。

馳景泛頹波,遙風遞寒筱。

謫居安所習,稍厭從紛擾。

生同胥靡遺,壽比彭鏗夭。

蹇連困顛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親愛疏,誰使心神悄。

偶茲遁山水,得以觀魚鳥。

吾子幸淹留,緩我愁腸繞。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柳宗元 〔唐代〕

將為穹谷嵁岩淵池於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咸無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於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

其始度土者,環山為城。

有石焉,翳於奧草;有泉焉,伏於土塗。

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

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植,號為穢墟。

韋公之來,既逾月,理甚無事。

望其地,且異之。

始命芟其蕪,行其塗。

積之丘如,蠲之瀏如。

既焚既釃,奇勢迭出。

清濁辨質,美惡異位。

視其植,則清秀敷舒;視其蓄,則溶漾紆餘。

怪石森然,周於四隅。

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竅穴逶邃,堆阜突怒。

乃作棟宇,以為觀游。

凡其物類,無不合形輔勢,效伎於堂廡之下。

外之連山高原,林麓之崖,間廁隱顯。

邇延野綠,遠混天碧,咸會於譙門之內。

已乃延客入觀,繼以宴娛。

或贊且賀曰:「見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勝,豈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擇惡而取美,豈不欲除殘而佑仁?公之蠲濁而流清,豈不欲廢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遠,豈不欲家撫而戶曉?夫然,則是堂也,豈獨草木土石水泉之適歟?山原林麓之觀歟?將使繼公之理者,視其細知其大也。

」宗元請志諸石,措諸壁,編以為二千石楷法。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柳宗元 〔唐代〕

奔鯨沛,盪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雲。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脩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根。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溪居》

柳宗元 〔唐代〕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凌員外准也》

柳宗元 〔唐代〕

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才難不其然,卒與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吳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氣方在斯。

六學誠一貫,精義窮髮揮。著書逾十年,幽頤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萬字若波馳。記室征西府,宏謀耀其奇。

輶軒下東越,列郡蘇疲羸。宛宛凌江羽,來棲翰林枝。

孝文留弓劍,中外方危疑。抗聲促遺詔,定命由陳辭。

徒隸肅曹官,征賦參有司。出守烏江滸,老遷湟水湄。

高堂傾故國,葬祭限囚羈。仲叔繼幽淪,狂叫唯童兒。

一門既無主,焉用徒生為。舉聲但呼天,孰知神者誰。

泣盡目無見,腎傷足不持。溘死委炎荒,臧獲守靈帷。

平生負國譴,骸骨非敢私。蓋棺未塞責,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腸為君知。進身齊選擇,失路同瑕疵。

本期濟仁義,今為眾所嗤。滅名竟不試,世義安可支。

恬死百憂盡,苟生萬慮滋。顧餘九逝魂,與子各何之。

我歌誠自慟,非獨為君悲。

复制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唐代〕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复制

《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

柳宗元 〔唐代〕

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

荊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复制

《方城 其八》

柳宗元 〔唐代〕

蔡人歌矣,蔡風和矣。孰纇蔡初,胡甈爾居。式慕以康,為願有餘。

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