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維 / 五言律詩 / 終南山
拼 译 译

《終南山》

王維 〔唐代〕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巍巍的終南山臨近長安城,山連着山一直延伸到海邊。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釋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天都:天帝所居,這裡指帝都長安。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為誇張之詞。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為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壑:山谷。「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占地極廣,中峰兩側的分野都變了,眾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人處:有人煙處。▲

劉懷榮.唐詩宋詞名篇導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312-313

沙靈娜.唐詩三百首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197-198

終南山 - 賞析

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游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儘是詩人豪情萬丈。《終南山》就是這樣一首王維山水詩的亮點之作。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首聯是說,巍巍的終南山高入雲霄,與天帝的都城臨近。綿亘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

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誇張的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知於遠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中南雖高,去天甚遠,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次聯是說,我在深山前行,繚繞的雲霧分向兩邊,回頭望去,白雲又在身後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靄走去,一到面前卻杳然不見。

次聯寫近景,「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的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經歷的人並不陌生。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為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仿佛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岩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那些值得觀賞的景物,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剛才呈現於眉睫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並不明說,為我們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頸聯是說,終南山是這樣的遼闊,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陽光照耀群山,千岩萬壑或明或暗,深深淺淺。

頸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山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游山而有這樣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經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的綿遠,南北的遼闊,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這全景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岩萬壑的的千形萬態。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尾聯是說,我想在山裡找一個人家投宿,隔着澗流,詢問林中的樵夫。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對此,清沈德潛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集》)然而通過玩其語意,我們似乎可以領會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山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賞心悅目,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峰」,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是怎樣發現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響動,使人循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裡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余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深懂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余於象」的藝術效果。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岩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劉德重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58-159

終南山 - 創作背影

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至公元744年(天寶三年)之間,王維曾隱居於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這首詩大概是詩人隱居終南期間的作品。

劉懷榮.唐詩宋詞名篇導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312-313

王維

作者: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其它诗文

《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

王維 〔唐代〕

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

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

上人飛錫杖,檀越施金錢。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煙。

寒空法雲地,秋色淨居天。

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

不須愁日暮,自有一燈然。

复制

《泛前陂》

王維 〔唐代〕

秋空自明迥,況復遠人間。

暢以沙際鶴,兼之雲外山。

澄波澹將夕,清月皓方閒。

此夜任孤棹,夷猶殊未還。

复制

《送權二》

王維 〔唐代〕

高人不可有,清論復何深。

一見如舊識,一言知道心。

明時當薄宦,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隱處,白雲餘故岑。

韓侯久攜手,河嶽共幽尋。

悵別千餘里,臨堂鳴素琴。

复制

《渭川田家》

王維 〔唐代〕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終南別業 / 初至山》

王維 〔唐代〕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

王維 〔唐代〕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閒。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复制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 〔唐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复制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复制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王維 〔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复制

《藍田山石門精舍 ?》

王維 〔唐代〕

〔英華以前八句另為一首。注云。集本二詩共為一首。〕

落日山水好。

漾舟信歸風。

探奇(一作玩寄)不覺遠。

因以緣(一作尋)源窮。

遙愛雲木秀(一作翠)。

初疑(一作言)路不同。

安(一作誰)知清流轉。

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

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

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一作方)曙。

夜禪山(一作心)更寂。

道心及(一作友)牧童。

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一作井)下。

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

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

明發更登歷。

笑謝桃源人。

花紅復來覿。

复制

《肅武親王墓前古松歌》

王維 〔唐代〕

豈有吹簫不用竹,碣語分明我王屬。一百三十六營賊,爭向將軍馬頭哭。

功成身歿何憂勞,毅魄上燭星辰高。獨有墳旁老松樹,鬱勃時藉風悲號。

枝幹周圍六十丈,礌砢未肯扶搖上。儼然廣廈萬間庇,豈藉飛濤半空響。

松山戰罷搜松材,此樹曾盟帶礪來。盤拿直學虬龍走,靈爽將疑幢蓋開。

中間卻有凌雲勢,兀傲不受鬼神制。百尺以上若樓聳,五步之內已綠閉。

偃蹇略比梅花枝,人世炎涼總不知。偶遭風雪皮肉壞,蒼髯翠鬣仍支離。

我來趨拜墓門側,一縷天光入松色。斜陽閃閃隱殘紅,白髮蕭蕭變深黑。

韋畢不作誰能圖,王維之詩今有無。惟余丞相祠堂柏,萬古崢嶸兩大夫。

复制

《題廬山圖》

王維 〔唐代〕

壯哉廬山天下奇,瀑流千丈江瀰瀰。何人巨筆寫奇秀,歐公昔贈劉君詞。

蒐玄抉怪轢萬象,萬古直與山爭馳。莆田先生山澤姿,壯節五老同崔嵬。

名通仕版偶服吏,癖在泉石終難醫。高堂束絹風披披,令我掃筆為嶔崎。

飛橋細路緣翠壁,偃松絕壑臨蒼坻。已擬先生謝幼輿,故著逸士泉之湄。

就中有理未可說,卻被石翁加品題。惟翁自有王維筆,謂我解畫歐公詩。

由來絕倡不可和,況此粉墨那容追。秪應披霧見突兀,庶此峻拔如吾師。

吾師真是劉凝之,我視六一無能為。凝之不作六一遠,此詩此畫誰當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