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商隱 / 重有感
拼 译 译

《重有感》

李商隱 〔唐代〕

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

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雪涕收?。

重有感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將軍的玉帳牙旗正處有利地位,國家危難的時刻應與皇帝分憂。雖然已像竇融從關右奏上戰表,還應效法陶侃率大軍進駐石頭。哪能有蛟龍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沒有鷹隼在高爽的秋空遨遊。京城裡日夜號哭不分人世陰間,宮內何時能抹乾眼淚恢復自由。

注釋玉帳牙旗:指出征時主帥的營帳大旗。得上游:居於有利的軍事地理形勢。安危:偏義複詞,這裡偏用「危」義。須:應當。主君:指皇上。竇融:東漢初人,任梁州牧。此處指代劉從諫上疏聲討宦官。陶侃:東晉時荊州刺史,時蘇峻叛亂,陶侃被推為討伐蘇峻的盟主,後殺了蘇峻。石頭:石頭城,即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蛟龍:比喻掌握天下大權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長」。鷹隼:比喻猛將名臣。與:通「舉」。幽顯:指陰間的鬼神和陽間的人。早晚:即「多早晚」,什麼時候,系不定之詞。星關:天門,指宮廷,即皇帝住處。雪涕:指落淚。▲

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69 .

陳永正 .李商隱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7-19 .

於海娣 等 .唐詩鑑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90 .

重有感 - 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五四〇。作者在寫此詩不久前已就甘露之變寫過《有感二首》,所以此篇題為「重有感」。這種標題,類似無題。

首句「玉帳牙旗」,是說劉從諫握有重兵,為一方雄藩。昭義鎮轄澤、潞等州,靠近京城長安,軍事上據有極便利的形勢,所以說「得上游」。這句重筆渲染,顯示劉的實力雄厚,條件優越,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亂的條件,以逼出下句,點明正意: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作為一方雄藩理應與君主共憂患。句中「須」字極見用意,強調的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改用「誓」字,就變成純粹讚賞了。「須」字高屋建瓴,下面的「宜」「豈有」「更無」等才字字有根。

頷聯用了兩個典故。東漢初涼州牧竇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討西北軍閥隗囂,便整頓兵馬,上疏請示出師伐囂日期。這裡用來指劉從諫上表聲討宦官。東晉陶侃任荊州刺史時,蘇峻叛亂,京城建康危險。侃被討蘇諸軍推為盟主,領兵直抵石頭城下,斬蘇峻。這裡用來表達對劉從諫進軍平亂的期望。一聯中迭用兩件性質相類的事,同指一人,本來極易流於堆垛重沓,但由於作者在運用時各有意義上的側重(分別切上表與進軍),角度又不相同(一切已然之事,一切未然之事),再加上在出句與對句中用「已」「宜」兩個虛字銜連相應,這就不僅切合劉從諫雖上表聲言「清君側」,卻並未付諸行動的情況,而且將作者對劉既有所讚嘆、又有所不滿,既有所希望、又不免有些失望的複雜感情準確而細密地表現出來。不說「將次」,而說「宜次」,正透露出作者對劉的「誓以死清君側」的聲言並不抱過於樂觀的看法。「宜」字中有鼓勵、有敦促,也隱含着輕微的批評和譴責。

頸聯中用了兩個比喻。「蛟龍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於宦官,失去權力和自由。「鷹隼與高秋」,比喻忠於朝廷的猛將奮起反擊宦官。(《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隼之逐鳥雀也。」鷹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應出現的,然而卻是已成的事實,所以用「豈有」表達強烈的義憤,和對這種局面的不能容忍;後者,是在「蛟龍失水」的情況下理應出現卻竟未出現的局面,所以用「更無(根本沒有)」表達深切的憂恨和強烈的失望。與上面的「須共」「宜次」聯繫起來,還不難體味出其中隱含着對徒有空言而無實際行動、能為「鷹隼」而竟未為「鷹隼」者的不滿與失望。

末聯緊承第六句。正因為「更無鷹隼與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晝夜人號鬼哭,一片悲慘恐怖氣氛。「早晚星關雪涕收?」兩句所表達的是對國家命運憂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為政治抒情詩的題目,創自杜甫。李商隱這首詩,不但承繼了杜甫關注國家命運的精神和以律體反映時事、抒寫政治感慨的優良傳統,而且在風格的沉鬱頓挫、用事的嚴密精切乃至虛字的錘鍊照應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詩的風格,酷似杜甫的《諸將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這兩句詩的啟發。但比起他後期學杜的律詩(如《籌筆驛》《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這類作品就不免顯得精嚴厚重有餘而縱橫變化不夠。▲

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97-1198 .

重有感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開成元年(836年)。此年二、三月,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兩次上表,表示要「修飾封疆,訓練士卒,內為陛下心腹,外為陛下藩垣。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一時宦官氣焰稍有收斂。作者有感於此事以及朝廷依然存在的嚴重弊端,寫了這首詩。

於海娣 等 .唐詩鑑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90 .

蕭滌非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97-1198 .

李商隱

作者: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其它诗文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

李商隱 〔唐代〕

大鎮初更帥,嘉賓素見邀。

使車無遠近,歸路更煙霄。

穩放驊騮步,高安翡翠巢。

御風知有在,去國肯無聊。

早忝諸孫末,俱從小隱招。

心懸紫雲閣,夢斷赤城標。

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簫。

山連玄圃近,水接絳河遙。

豈意聞周鐸,翻然慕舜韶。

皆辭喬木去,遠逐斷蓬飄。

薄俗誰其激,斯民已甚恌.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

敢共頹波遠,因之內火燒。

是非過別夢,時節慘驚飆。

未至誰能賦,中干欲病痟.屢曾紆錦繡,勉欲報瓊瑤。

我恐霜侵鬢,君先綬掛腰。

甘心與陳阮,揮手謝松喬。

錦里差鄰接,雲台閉寂寥。

一川虛月魄,萬崦自芝苗。

瘴雨瀧間急,離魂峽外銷。

非關無燭夜,其奈落花朝。

幾處逢鳴佩,何筵不翠翹。

蠻童騎象舞,江市賣鮫綃。

南詔知非敵,西山亦屢驕。

勿貪佳麗地,不為聖明朝。

少減東城飲,時看北斗杓。

莫因乖別久,遂逐歲寒凋。

盛幕開高宴,將軍問故僚。

為言公玉季,早日棄漁樵。

复制

《中元作》

李商隱 〔唐代〕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复制

《即日》

李商隱 〔唐代〕

桂林聞舊說,曾不異炎方。

山響匡床語,花飄度臘香。

幾時逢雁足,著處斷猿腸。

獨撫青青桂,臨城憶雪霜。

《藥轉》

李商隱 〔唐代〕

鬱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露氣暗連青桂苑,風聲偏獵紫蘭叢。

長籌未必輸孫皓,香棗何勞問石崇。

憶事懷人兼得句,翠衾歸臥繡簾中。

复制

《寓目》

李商隱 〔唐代〕

園桂懸心碧,池蓮飫眼紅。

此生真遠客,幾別即衰翁。

小幌風煙入,高窗霧雨通。

新知他日好,錦瑟傍朱櫳。

《杏花》

李商隱 〔唐代〕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牆高月有痕。

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

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

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可嘆》

李商隱 〔唐代〕

幸會東城宴未回,年華憂共水相催。

梁家宅里秦宮入,趙後樓中赤鳳來。

冰簟且眠金鏤枕,瓊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

李商隱 〔唐代〕

陶詩只採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

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開雲母,帶露全移綴水精。

偏稱含香五字客,從茲得地始芳榮。

《晉昌晚歸馬上贈》

李商隱 〔唐代〕

西北朝天路,登臨思上才。城閒煙草遍,村暗雨雲回。

人豈無端別,猿應有意哀。征南予更遠,吟斷望鄉台。

复制

《戲題贈稷山驛吏王全》

李商隱 〔唐代〕

絳台驛吏老風塵,耽酒成仙幾十春。

過客不勞詢甲子,惟書亥字與時人。

复制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李商隱 〔唐代〕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复制

《初入武夷》

李商隱 〔唐代〕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風吹雨,似與遊人洗俗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