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拼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陶淵明 〔魏晉〕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复制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 賞析

  陶淵明寫桃花源,用了散文與詩兩種文體。《桃花源記》主要是描寫漁人出入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桃花源詩》是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寧。《桃花源詩》內容豐富,對於了解陶淵明描寫桃花源的意圖和生活理想很有幫助。

  詩分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敘述、說明桃花源中人的來歷,跟《桃花源記》中所記「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意思大體相同。但詩中具體列出黃(夏黃公)、綺(綺里季)避秦時亂到高山的實例,來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一致,或者說,正是那些賢者帶他們到桃花源的。

  中間十八句為第二段,介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寫桃花源里人參加勞動,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相命肆農耕」,是說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稅」,是說到了秋收時,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和《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相照應,兩句意思大體一致。接着寫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禮儀,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樣。孩子們縱情地歌唱,老人們自由自在地遊樂。最後寫那裡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怡然自得。隨着季節的自然變化調節生活和勞作,所以連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盡思慮、費心勞神了。

  最後八句為第三段,詩人發表議論和感慨。「奇蹤隱五百」,是說從秦到晉,桃花源中人隱居了五百年(概數,實際是約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說桃花源被漁人發現,泄露了這個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復還幽蔽」,是說桃花源剛敞開又立即與外界隔絕,也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遂迷,不復得路」。既然漁人離開桃花源時已「處處志之」,那麼怎麼會再也找不着呢?其實這個問題在《桃花源詩》里已經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異源」,意思是說,世俗生活的淺薄與桃花源中民風的淳樸,是格格不入,絕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麼一個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給劉子驥他們找到了,那麼,它就不能獨立存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詩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寫得那麼安寧、和諧,這正是對黑暗現實的一種否定。千餘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對桃花源的有無進行過探討。有人說,避亂逃難時,確實有許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窮鄉僻壤去過理想的生活。但顯然不能據此而把這個理想與桃花源等同起來,因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詩人理想化了的。「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遊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塵囂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這是詩人抒發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駕起輕風,騰飛而起,去追求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們(其中包括詩的開頭所說的古代賢者和桃花源中人)。

  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無弦琴是彈奏不出聲音的,撥弄它是為了「寄其意」,描寫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雖然超塵脫俗,無法實現,卻也正是為了「寄其意」。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來看,《桃花源詩》在有些方面確比《桃花源記》寫得更為具體、詳細。《桃花源記》局限於寫漁人的所見所聞,漁人在桃花源逗留時間不長,見聞有限。而《桃花源詩》顯得更為靈活自由,也便於詩人直接抒寫自己的情懷,因此讀《桃花源記》不可不讀《桃花源詩》。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並不讓人覺得重複。《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小說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本之後,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並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願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讚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託,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並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此詩作於陶淵明晚年,約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擬古 其三》

陶淵明 〔魏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复制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七》

陶淵明 〔魏晉〕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雲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和郭主簿·其一》

陶淵明 〔魏晉〕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雜詩十二首·其一》

陶淵明 〔魏晉〕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陶淵明 〔魏晉〕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十八》

陶淵明 〔魏晉〕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大道辟我前,幸無兩岐惑。

誰歌返招隱,口待穢襪塞。身為葛天民,宅在建德國。

努力築糟丘,萬感付一默。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八》

陶淵明 〔魏晉〕

華鬢極老態,丑面乏妍姿。插花已不可,可插唯菊枝。

□□偶有酒,此事竟大奇。連作數日飲,詩亦未暇為。

忽思往日過,何事馬受羈。

复制

《乙巳歲三月為溧陽校官上府經烏剎橋和陶淵明》

陶淵明 〔魏晉〕

一日不見山,胸次塵土積。

老來志益壯,清游等疇昔。

鍾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

況是佳麗地,牛馬風不隔。

遑遑問征路,冉冉供吏役。

淵明田可秫,肯為五斗易。

石橋跨淮水,岐路由此析。

俗駕何時回,為爾謝松菊。

复制

《陶淵明醉石》

陶淵明 〔魏晉〕

石君匪招陶,陶子豈知石。

偶然一醉間,成此千年跡。

當時素心人,鄰里今誰宅。

悠然獨君在,入我晦翁室。

翁去三十年,伊余復來客。

山甿道之前,崖路人久以塞。

攀緣出藤蘿,指點見顱蹠。

想當酣臥時,不記苔蘚泐。

無論牛馬後,況說有刀尺。

持杯薦寒泉,嘆息書此墨。

复制

《太常卿楊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詩一冊餘思嘗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詩有感次陶淵明韻二首 其一》

陶淵明 〔魏晉〕

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緬里。

弛戒終狂夫,慎戒乃君子。初戒雖忤時,戒定還自喜。

有如戒前車,必戒淺近起。又如戒履霜,漸者戒之理。

戒色既在壯,戒得亦在已。所以伯禹戒,衛武亦戒矣。

而我不嚴戒,戒心蕩無涘。從此戒作師,承戒如承祀。

复制

《太常卿楊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詩一冊餘思嘗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詩有感次陶淵明韻二首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相彼喧啾鳥,猶知擇所止。胡為萬物靈,生死醉夢裡。

無以小害大,乃善學孟子。況彼顛狂藥,能令人怒喜。

戒之不立盟,左袒何由起。古井汲不乾,亂絲急難理。

所以魯中叟,教人先治己。及時不自力,老大徒悲矣。

天道本惡盈,川流有涯涘。縱飲以敗德。顧不念宗祀。

复制

《漉酒圖》

陶淵明 〔魏晉〕

我愛陶淵明,愛酒不愛官。彈琴但寓意,把酒聊開顏。

自得酒中趣,豈問頭上冠。誰作漉酒圖,清風起毫端。

露電出形似,神情想高閒。大似揮弦時,目送飛鴻難。

袖中有東籬,開卷見南山。嗟予困塵土,青鬢時一斑。

折腰尚未免,敢謂善閉關。望望孤雲翔,羨羨飛鳥還。

歸田未有日,掩卷空長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