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拼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陶淵明 〔魏晉〕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

平津苟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复制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賞析

  題中的癸卯歲,是公元403年(晉安帝元興二年),陶淵明三十九歲。先二年,公元401年(安帝隆安五年),淵明似曾出仕於江陵,旋丁母憂歸家。這首詩即丁憂家居時之作。敬遠是淵明的同祖弟,其母與淵明的母親又為姐妹;先淵明卒,淵明有文祭他。文中可見兩人饑寒相共、志趣相投的密切感情。淵明這首詩借贈敬遠以自抒情懷。作詩當月,桓玄篡晉稱楚,把晉安帝遷禁在淵明的故鄉尋陽。這是一場政治上的大變局,詩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淵明不是對於世事無所動心的人,但處在當時東晉統治階級自相爭奪嚴重的險惡環境中,他只能強作忘情,自求解脫。解脫之道,是守儒家的固窮之節,融道家的居高觀世之情,但又不取儒家的迂腐,道家的泯沒是非。

  「寢跡」四句,寫自己隱居家中,銷聲匿跡,與世隔絕,四顧沒有知己,只好白天把「荊扉」(柴門)長閉。「寢跡衡門(指陋室)」,並不是淵明本懷消極,是被黑暗世局迫成的。「邈與世絕」,實際是「絕」不了的;「邈」更難說,安帝就被禁近在咫尺的尋陽。複雜的情懷,堅苦的節操,「莫誰知」倒是真的,就詩篇來說,只把敬遠除外。這四句轉折頗多,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評為:「一意一轉,曲折盡致」。起四句敘事,接下去四句寫景。景有「淒淒」之風,「翳翳」之雪。「淒淒」來自「歲暮」,「翳翳」由於「經日」,輕淡中字字貼實。四句中由風引起雪,寫雪是重點,故風只一句,雪有三句。「傾耳」二句,千古傳誦,羅大經《鶴林玉露》說:「只十字,而雪之輕白虛潔盡在是矣。」查慎行《初白庵詩評》說:「真覺《雪賦》一篇,徒為辭費。」《采菽堂古詩選》說:「寫風雪得神。」其妙處在輕淡之至,不但全無雕刻之跡,並且也無雕刻之意,落筆自然而興象精微,聲色俱到而痕跡全消,不見「工」之「工」,較後人一意鋪張和雕刻,能以少許勝多許。「勁氣」四句,緊承風雪敘事:寫寒氣侵衣,飲食不足,屋宇空洞蕭條,沒有什麼可娛悅的。一「勁」字備見凜冽之狀;「謝屢設」三字,以婉曲詼諧之筆寫窮困,尤饒達觀情趣;「了無」撇掃之詞,束上啟下。「歷覽」八句,議論作結:屋內外一片嚴寒(暗包政治氣候),事無「可悅」,唯一的排遣和安慰,只有借讀「千載書」,學習古代高人志士的「遺烈」;「遺烈」兩字,偶露激情。「高操」兩句,又出以詼諧,掩抑激情。有人說這是諷刺當時受桓玄下詔褒揚的假「高士」皇甫希之之流,實際上還包含作者不願為司馬氏與桓氏的爭奪而去殉「臣節」的意思;假高、愚忠,俱不屑為。「固窮」自守,本無以此鳴高之意,故自嘲此節為「謬得」。詼諧中表現了堅貞與超脫的結合,正是前面說的對於儒道精神很好的取捨與結合:是非不昧,節行不辱,而又不出於迂拘。仕進的「平津」(坦途)既不願再走,那麼困守「衡門」,就不自嫌其「拙」了;不說「高」,又說「拙」,正是高一等,超一等。「寄意」二句,才寫到贈詩敬遠的事,說「寄意」於「言外」,只有敬遠能辨別此心「契合」之道,歸結詩題,又露感慨。黃文煥《陶詩析義》說這八句,轉折變化,如「層波迭浪」,庶幾近之;但更應該說這「層波迭浪」表面上竟能呈現為一片寧靜的漣漪。

  此詩前半敘事、寫景,後半議論,俱以情滲透其中。儘管事寫得很簡潔,景寫得傳神入化,議論很多;但終以情為主,而情偏沒有直接表露。把悲憤沉痛和堅強,變成閒淡樂觀和詼諧,把層波迭浪變為定流清水,陶詩的意境,自然達到了極頂的深厚和醇美。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擬古 其三》

陶淵明 〔魏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复制

《榮木》

陶淵明 〔魏晉〕

榮木,念將老也。

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采采榮木,結根於茲。

晨耀其華,夕已喪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時。

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采采榮木,於茲托根。

繁華朝起,慨暮不存。

貞脆由人,禍福無門。

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嗟予小子,稟茲固陋。

徂年既流,業不增舊。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懷矣,怛焉內疚!先師遺訓,余豈之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

脂我名車,策我名驥。

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雜詩十二首·其五》

陶淵明 〔魏晉〕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乞食》

陶淵明 〔魏晉〕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歸鳥·其一》

陶淵明 〔魏晉〕

翼翼歸鳥,晨去於林。

遠之八表,近憩雲岑。

和風不洽,翻翮求心。

顧儔相鳴,景庇清陰。

《雜詩十二首·其一》

陶淵明 〔魏晉〕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 〔魏晉〕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复制

《詠貧士 其四》

陶淵明 〔魏晉〕

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

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

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

從來將千載,未復見斯儔。

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

复制

《送陶秀才二首 其一》

陶淵明 〔魏晉〕

我愛陶淵明,隱不群異學。今朝識其孫,璨璨真玉璞。

森然家風在,辯說傾電雹。江頭偶逢我,笑我何齪齪。

恨不從君去,高飛同飲啄。顧此翅翎短,豈能超五嶽。

我止愁復愁,君行樂其樂。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十六》

陶淵明 〔魏晉〕

細閱史氏書,宛若身所經。夢錄以命之,過影紀虧成。

一堯間十秦,寒暑倏變更。我起千歲後,游心於大庭。

俛仰海塵揚,鼓舞天籟鳴。紛紛閱過前,表立俱志情。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十九》

陶淵明 〔魏晉〕

昔人蟻壤游,方復詫貴仕。回首辭窮約,投分感知己。

鄰鼓驚邊隅,得無豢養恥。戰酣日為卻,血屍三百里。

推枕視窗日,前事皆可紀。向來心營營,乃始得真止。

彼此誰賢愚,所持那足恃。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壯歲銳著述,瞢欲藏名山。中間忽自哂,聒聒厭多言。

棄置杯中樂,雕鎪耗歲年。不知百歲後,何益空名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