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孔融 / 論盛孝章書 /
拼 译 译

《論盛孝章書 /》

孔融 〔魏晉〕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為始滿,融又過二。

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

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

」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

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

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

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

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

正之之術,實須得賢。

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築台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

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雲者,欲公崇篤斯義也。

因表不悉。

論盛孝章書 /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不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不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招章還活着。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善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招章恐怕不能長壽了。《春秋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併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招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傑,天下一些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其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麼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善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招章招其,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招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其招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為天下人所稱賞讚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屍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馳,而是通過它其招致千里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其。天下要安定,關鍵在於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其,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其,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築了黃金台其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於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麼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其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其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善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注釋(1)居:指停留。(2)公:指文操。始滿:剛滿。這裡指剛滿五十不。(3)過二:超過兩不。(4)零落:凋落。這裡指死亡。(5)其人:指盛招章。孫氏:指東吳孫氏政權。孫策平吳後,對英豪多所殺戮,盛招章為當時名士,孫策也很忌恨他。但孫策死於200年(建安五年),該文作於204年(建安九年),則殺盛招章者當為孫權。(6)妻孥(nú奴):妻子兒女。湮(yān煙)沒:埋沒。指喪亡。(7)永年:長壽。(8)《春秋傳》:闡明《春秋》經義的書。這裡指《公羊傳》。(9)「諸侯」三句:見《公羊傳·僖公元年》。前659年(僖公元年),狄人出兵滅邢。齊桓公當時居霸主地位,未能發兵救援,自己感到羞恥。所以《春秋》作者有意為他隱諱,於這一年只寫上「邢亡」兩字,而不寫亡於誰手。文章引用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以文操比齊桓公,暗示他拯救招章是義不容辭的事。(10)談士:善於言談議論的人。(11)幽執:指被囚禁。(12)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後裔,故稱。論損益之友:《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13)朱穆:字公叔,東漢時人。他有感於當時不講交友之道的衰敗風俗,寫了《崇厚論》、《絕交論》兩篇文章,表示對世風的不滿。(14)介,一個。(15)咫(zhǐ止):古以八寸為咫。(16)要:總要,總括其說。(17)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州長稱牧伯,所以稱九州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18)「燕君」句:《戰國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馬死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市:買。(19)絕足:絕塵之足。指奔馳時足不沾塵的千里馬。孔融引用燕君市駿馬骨的故事,是要文操招致盛招章。以為縱然招章不是絕頂賢才,但把他招其可以得到好賢的名聲,天下賢才必能接踵而其。(20)宗社:宗廟和社稷。指國家政權。「宗廟」是皇帝祭祖宗的地方,「社稷」是皇帝祭天地的地方。絕:斷絕。祭祀斷絕即意味政權覆滅。(21)正:扶正,安定。(22)「珠玉」二句:語本《韓詩外傳》卷六:「蓋胥謂晉平公曰:『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善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善好士之意耳。』」脛(jìng敬):小腿。這裡指腳。(23)昭王:燕昭王姬職(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渴望賢者,以報齊國破燕之仇,請謀臣郭隗推薦,郭隗說:「只要你尊重國內賢人,天下賢士必會聞風而其。」昭王說:「那麼我該從誰開始呢?」郭隗說:「請從我開始。我尚且受到尊重,何況比我更高明的賢士呢?」於是昭王就為他修建宮室,並以師禮相待。又相傳昭王在易水東南筑黃金台,置千金於台,招納天下賢士。(24)大遇:隆重的待遇。(25)明主之至心:指燕昭王招用賢才的至誠之心。(26)樂毅:魏國人,燕昭王任為上將軍,曾為燕伐齊,破齊七十餘城。(27)劇辛:趙國人,有賢才,跟樂毅一起合謀破齊。(28)鄒衍:齊國人,主張大九州說,燕昭王以師禮相待。(29)向:從前。倒懸:倒掛着。比喻困苦危急。(30)首:向。(31)稱引:指信中論說、引述的事情。(32)自:本其。(33)崇篤:推崇重視。斯義:指交友、招納賢才的道理。(34)不悉:不能詳盡。舊時書信結尾常用的套語。▲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論盛孝章書 / - 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是204年(漢獻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後,對當時名士深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禍。孫策死後,孫權繼續對其進行迫害。孔融與孝章友善,知道他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後,即征孝章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為孫權所害。文章敘述了孝章所處的艱難處境,並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從交友之道和得賢之重要來打動對方,辭意懇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孔融

作者: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其它诗文

《雜詩二首》

孔融 〔魏晉〕

岩岩鐘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雲門,遠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結根在所固。

呂望老匹夫,苟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

幸托不肖軀,且當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

由不慎小節,庸夫笑我度。

呂望尚不希,夷齊何足慕。

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聞子不可見,日已潛光輝。

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

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

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飛。

生時不識父,死後知我誰。

孤魂游窮暮,飄搖安所依。

人生圖嗣息,爾死我念追。

俯仰內傷心,不覺淚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孔融 〔魏晉〕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築台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雲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

复制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孔融 〔魏晉〕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軒。

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

文章風雲起,胸膽渤澥寬。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橫流一傾潰,萬類爭崩奔。

孔融漢儒者,本自輕曹瞞。

誓將貧賤身,一悟世俗昏。

豈意十年內,日夜增濤瀾。

生民竟憔悴,遊宦豈復安。

水深水益熱,人知蹈憂患,甄豐且自叛,劉歆苟盤桓。

而況我與兄,飽食顧依然。

上願天地仁,止此禍亂源。

歲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園。

复制

《詠史上·孔融》

孔融 〔魏晉〕

一身撐拄漢乾坤,無那危時喜放言。

不受禰衡輕薄誤,未容曹操駕金根。

复制

《謝曾賓谷運使刻先侍御兄詩集》

孔融 〔魏晉〕

孔融座上本蕭條,張劭墳頭更寂寥。海內何人求諫草,江干有客識詩瓢。

封函遠寄非前諾,酹酒長吟當大招。留取一編問千載,此情未覺古人遙。

复制

《蜀中行贈李仲白》

孔融 〔魏晉〕

蠶叢之國千山阻,漂泊西南爾何苦。客子畏人澆俗間,孔融不見誰為主。

出門感慨非中原,黃葉幾凋烏桕樹。玉壘悲歌萬里雲,錦江臥病三秋雨。

久罹患難何所營,物色蕭條有環堵。九口流離半死生,兒女遺骸寄茲土。

夢繞高都身未歸,淚灑春風啼杜宇。十年亡命聊定居,當道其如有豺虎。

浮雲忽散青天回,靈劍方彈紫氣吐。去時三峽逐驚濤,直犯蛟龍盪雙櫓。

歸時棧閣下知難,秦塞桑村聞社鼓。田園第宅屬他人,衰白相憐獨鄰父。

上書北闕心事明,莫戀西山舊茅宇。話盡艱虞殊慘然,樽前促膝更千古。

古來豪貴何足論,名臣屈指對君數。

复制

《寄許東侯中丞防禦昌平》

孔融 〔魏晉〕

東山歸臥久辭喧,北闕重來慰至尊。分閫正當三輔地,侍祠多在茂陵園。

黃金盡散因收士,白馬長驅為報恩。舊日忘年文酒客,帝鄉猶阻孔融門。

复制

《贈建平潘子會》

孔融 〔魏晉〕

潘郎星鬢尚朱顏,為卜郊居巳賦閒。

爾汝孔融多綠酒,比鄰謝朓有青山。

濯纓水上游魚過,高枕花間宿鳥還。

敢向宦途論巧拙,清時唯有閉柴關。

复制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

孔融 〔魏晉〕

琴酒曾將風月須,謝公名跡滿江湖。

不知貴擁旌旗後,猶暇憐詩愛酒無。

東省南宮興不孤,幾因詩酒謬招呼。

一從開署芙蓉幕,曾向風前記得無。

遙聞桂水繞城隅,城上江山滿畫圖。

為問訾家洲畔月,清秋擬許醉狂無。

日暮江邊一小儒,空憐未有白髭鬚。

馬融已貴諸生老,猶自容窺絳帳無。

一種吟詩號孔徒,滄江有客獨疏愚。

初筵盡辟知名士,許到風前月下無。

望斷南雲日已晡,便應憑夢過重湖。

不知自古登龍者,曾有因詩泥得無。

早游門館一樵夫,只愛吟詩傍藥爐。

旌旆滿江身不見,思言記得潁川無。

孔融襟抱稱名儒,愛物憐才與世殊。

今日賓階忘姓字,當時省記薦雄無。

僻愛江山俯坐隅,人間不是便為圖。

尊前為問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薦無。

膺門不避額逢珠,絕境由來捲軸須。

早忝阿戎詩友契,趨庭曾薦禰生無。

复制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孔融 〔魏晉〕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相看萬餘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裴回聞夜鶴,悵望待秋鴻。

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唯餘劍鋒在,耿耿氣成虹。

复制

《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

孔融 〔魏晉〕

故園千里渺遐情,黃葉蕭條白露生。驚鵲繞枝風滿幌,

寒鍾送曉月當楹。蓬山高價傳新韻,槐市芳年挹盛名。

莫怪孔融悲歲序,五侯門館重婁卿。

复制

《送吳與成會試》

孔融 〔魏晉〕

瘦馬狐裘犯雪風,青年文藻動南宮。誰應避舍推蘇軾,己忝通家識孔融。

燕市醉歌春未遠,吳門高論夜還同。臨行把贈干將去,共惜池陰老劍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