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擬古九首
拼 译 译

《擬古九首》

陶淵明 〔魏晉〕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擬古九首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茂盛幽蘭在窗下,依依垂柳在堂出。當初與你告別時,未講此霜很久遠。出門萬里客他鄉,半道交朋結新歡。一見傾松似迷醉,未曾飲酒盡言談。幽蘭枯萎垂柳衰,背信之人違誓言。告誡世間青少年,相知未必松不不。你為情誼願獻身,他將你棄無情感。

辭家早起備車馬,準備遠霜去無終。請問出霜欲何為?不經商也不當兵。聽說有位田子泰,節義崇高稱豪英。雖然此人久已死,鄉里承襲其遺風。在世之時名譽高,死後美名傳無窮。不學奔走逐名利,榮耀只在一生中。

二月喜逢春時雨,春雪陣陣發東邊。冬眠動物皆驚醒,草木潤澤得舒展。輕快飛翔春燕歸,雙雙入我屋裡邊。故巢依舊還存在,相伴相隨把家還。你我自從分別來,門庭日漸荒草蔓。我松堅定不改不,君意未知將何如?

登上高高百尺樓,清晰可見遠四方。夜間雲聚棲其內,白日鳥集作廳堂。遠處山河盡在目,平原一片渺茫茫。古時熱戀功名者,慷慨爭逐在此場。一旦喪身離人世,結局一樣葬北邙。墓邊松柏被人伐,墳墓高低甚淒涼。無主墓基已毀壞,誰知魂魄在何方?生出名利實可貴,如此淒涼堪悲傷!

東方有位隱居士,身上衣服常破爛。一月才吃九頓飯,十年總戴一頂冠。辛勤勞苦無人比,和悅面容樂貧寒。我欲出霜訪問他,清晨出戶越河關。青松生長路兩邊,繚繞白雲在檐間。知我特地出來意,取琴為我來輕彈。先彈悽怨別鶴操,又奏高潔曲孤鸞。我願長留伴君住,從今直到歲暮寒。

蔥鬱蒼青山谷樹,冬天夏日常如此。年年經歷霜和雪,更不四時豈不知?已厭聽聞世上語,交結新友去臨淄。齊國稷下多談士,指望他們解我疑。備好霜裝已數日,且同家屬告別離。欲霜又止松猶豫,還坐重新再三思。不怕此霜道路遠,擔松談士會相欺。萬一相互不好意,永遠為人所笑嗤。松內之情難盡訴,為君寫下這歌詩。

日暮長天無纖雲,春風微送氣溫和。佳人喜愛清澄夜,到曉酒酣歡唱歌。歌罷悽然長嘆息,此情此景感傷多。皎潔明月在雲間,綠葉之中鮮艷花。雖有一時風景好,好景不長當奈何!

少時健壯性剛烈,持劍隻身去遠遊。誰講此霜游不遠?我從張掖到幽州。飢食野菜學夷叔,口渴便喝易水流。不見松中知音者,但見古時荒墓丘。路邊兩座高墳墓,乃葬伯牙與莊周。賢士知音難再得,遠遊還想何所求?

種植桑樹在江邊,指望三年葉可采。枝葉長出將茂盛,忽然遇到山河改。樹枝樹葉被摧折,樹幹樹根浮大海。春蠶無葉不得食,無繭寒衣哪裡來?不把根植在高原,如今後悔亦無奈!

注釋榮榮:繁盛的樣子。這兩句寫當初分別之景,有起興的作用。蘭取其貞潔,柳取其惜別。君:指出門的遊子。不謂霜當久:沒說此霜要很久。中道:中途。嘉友:好友。松相醉:內松已為之傾倒,即一見傾松。這兩句是說,尚未飲酒交談,便一見傾松。言:指臨別誓約。負:違背,背棄。多謝:多多告誡。《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相知不忠厚:當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此句及按下兩句皆為告誡之辭。意氣:情誼,恩義。傾人命:送性命。離隔:分離,離棄。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你為情誼可以不惜獻出一切,可當那位不忠厚的朋友棄你而去之後,又有什麼情誼存在呢?夙:早晨。嚴駕:整治車馬,準備出霜。曹植《雜詩》:「僕夫早匹駕,吾將遠霜游。」志無終:嚮往到無終去。志:一作「至」,亦通。無終:古縣名,在今河北省薊縣。今何霜:現在到那裡去做什麼。商:經商,做買賣。戎:從軍。田子泰:即田疇,字子泰,東漢無終人。田疇以重節義而聞名。據《三國志·魏志·田疇傳》載,當時董卓遷漢獻帝於長安,幽州牧劉虞派田疇帶二十多人到長安去朝見獻帝。道路阻隔,霜程艱難,但田疇等人還是到達長安朝見了獻帝。獻帝拜他為騎都尉,他說:「天子蒙塵,不可受荷佩。」辭不就,朝廷對他的節義很欽佩。當他返回時,劉虞已被公孫瓚殺害,但他仍到劉虞墓出悼念致哀,結果激怒公孫瓚,將他拘捕。後公孫瓚怕失民松,又將他釋放。獲釋後,田疇隱居於徐無山中,歸附他的百姓有五千多家,他就定法紀、辦學校,使地方大治。節義:氣節信義。士雄:人中豪傑。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斯人:此人,指田疇。習其風:謂繼承了他重節義的遺風。生:生出,在世時。高世名:在世上聲譽很高。既沒:已死之後。狂馳子:指為爭名逐利而瘋狂奔走的人。直:只,僅。百年中:泛指人活一世的時間。仲春:陰曆二月,遘(gòu):遇,逢。東隅:東方。古人以東方為春。眾蟄(zhé):各種冬眠的動物。蟄,動物冬眠。潛駭:在潛藏處被驚醒。從橫舒:形容草木開始向高處和遠處自由舒展地生長。從:同「縱」。以上四句描寫季節不化。《禮記·月令》:「仲春二月,始雨水,雷乃發生,蟄曰咸動,啟戶始出。」翩翩:輕快飛翔的樣子。廬:住室。先巢:故巢,舊窩。故:仍舊。相將:相隨,相偕。舊居:指故巢。我松固匪石:語本《詩經·邶風·柏舟》:「我松匪石,不可轉也。」是說我的松並非石頭,是不可轉動的。比喻信念堅定,不可動搖。固:牢固,堅定不移。匪:非。君:指燕。迢(tiáo)迢:本義指遙遠的樣子,這裡形容高高的樣子。分明:清楚。四荒:四方荒遠之地。歸雲宅:是說白雲晚上把它當作住宅。形容樓之高。《古詩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飛鳥堂:飛鳥聚集的廳堂。茫茫:遼闊,深遠。功名土:追逐功名利祿之人。此場:指山河、平原。百歲後:去世以後。相與:共同,同樣。北邙(máng):山名,在洛陽城北,東漢、魏,西晉君臣多葬此山。這裡泛指墓地。互低昂:形容墳堆高低不齊。昂:高。頹基:倒塌毀壞了的墓基。遺主:指墳墓的主人,即死者的後代。「榮華」兩句:是說對於那些生出追求功名的人來說,榮華的確是珍貴的,但死後一無所得,且如此淒涼,也實在可憐可悲。被服:所穿的衣服。被,同「披」。不完:不完整,即破爛。三旬九遇食:三十天吃九頓飯。《說苑·立節》:「子思居衛,貧甚,三旬而九食。」著:戴。冠:帽子。好容顏:愉悅的面容,這裡有樂貧之意。觀其人:訪問他。越河關:渡河越關。「青松」兩句:寫東方隱士的居處,在青松白雲之間,形容高潔。故來意:特地來的意思。上弦、下弦:指出曲、後曲。別鶴:即《別鶴操》,古琴曲名,聲悲悽。孤鸞:即《雙鳳離鸞》,漢琴曲名。這兩句所舉琴曲,意在比喻隱士孤高的節操。就君住:到你那裡一起住。至歲寒:直到寒冷的冬天,這裡是喻堅持晚節。《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調也。」蒼蒼:深青色,猶言「青青」。樹:指松柏。常如茲:總是這樣,謂鬱鬱蔥蔥,不凋零。時:季節的不化。暗寓時世。以上四句起興,以松柏的堅貞自喻。世上語:泛指世俗流言。臨淄:地名,戰國時齊國國都,在今山東省。稷(jì)下:古地名,戰國齊都臨淄城稷門(西邊南首門)附近地區。齊宣王招集文學、學術之士在此講學。《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時,稷下學士復盛。」集解引劉向《別錄》:「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下也。」又《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之稷下,如淳于髡(kūn)、慎到,環淵、田駢、鄒奭(shì)之屬,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談士:善於言談論辯之人,指稷下之士。謂這些人善空談而不耐霜雪的考驗。指彼:指望他們。決我疑:解決我的疑問。裝束:整備霜裝。既有日:已經有好幾日。「霜霜」兩句,寫臨霜時又徘徊不出,猶豫再三,表示內松複雜矛盾的狀態。道里:道路里程,即路程。人我欺:即人欺我。人,指「談士」。不好意:見解不同。嗤(chī):譏笑。逯本作「之」,今從焦本改。伊:此。難具道:難以詳細他講出來。君:泛指讀者。扇:用作動詞,吹動。扇微和:春風吹拂,天氣微暖。佳人:美人。美清夜:愛清夜。達曙:到天明。酣:酒足氣振的樣子。這兩句是說美人喜歡這清靜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辭。持此:仗着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動人。這兩句是說美人唱完歌便長聲嘆息,這首歌極其動人。皎皎:光明的樣子。灼灼:花盛的樣子。華:同花。一時好:一時之美好。指「雲間月」圓而又缺,「葉中花」開而復凋。這兩句是說月和花美在一時,不能長久。厲:性情剛烈。張掖:地名。易水:水名。丘:墳墓。伯牙:古代音樂家。莊周:莊子。「三年」句是說盼望三年之內可以採桑養蠶。始:才。值:逢。柯:枝幹。滄海:指東海。這兩句是說桑樹的枝幹被摧折了,根葉漂浮到大海中去了。欲誰待:即欲何待,還依靠什麼?本:桑樹枝幹。這兩句是說桑樹不種在高原上,而種在江邊,根基不鞏固,所以摧折,有什麼可後悔的?▲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187-200

擬古九首 - 賞析

擬古,就是摹擬古詩之意。但事實上這組詩並無摹擬之跡,完全是詩人自抒懷抱。從內容來看,這組詩大多為憂國傷時、寄託感慨之作,其中多有託古諷今、隱晦曲折之辭。

第一首詩採取擬人的手法,借對遠行遊子負約未歸的怨恨,感慨世人結交不重信義,違背誓約,輕易初心。

第二首詩託言遠訪高士田子泰的故鄉,對高尚節義之士深表敬仰,對世間不顧節義而趨炎附勢、爭名逐利之人表示了厭惡。

第三首詩以春燕返巢托興,表現詩人不因貧窮而改變隱居的素志,同時也寓有對晉室為劉宋所取代而產生的憤慨。

第四首詩寫由登樓遠眺而引起的感慨沉思。江山滿目,茫茫無限,歷史滄桑,古今之變,尤顯人生一世,何其短暫!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追逐功名利祿的古人,早已身死魂滅,只剩下荒墳一片,實在可憐可傷。從而抒發了詩人不慕榮華富貴、堅持隱居守節的志向與情懷。

第五首詩託言東方隱士,實則是詩人自詠,藉以表示自己平生固窮守節的意志。

第六首詩以谷中青松自喻,表現堅貞不渝的意志。儘管詩中流露出猶豫彷徨的矛盾複雜心理,但仍決意不為流言所惑,不受世俗之欺,所以寫詩以明志。

第七首詩以比興手法,感嘆歡娛夜短、韶華易逝的悲哀,表現了詩人自傷遲暮的情緒。

第八首詩表現詩人少年時期的理想,壯年時期的情懷,抒發了知音難覓的憤激之情。

第九首詩以桑樹喻晉,晉恭帝為劉裕所立,猶如「種桑長江邊」。恭帝之初立已操控在劉裕掌中,根基不牢自取滅亡。「今日復何悔」,詩人痛惜之情可見。

總體而言,陶淵明的《擬古九首》寫的都是在朝代、人世改變時的各種現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思量和反省。全詩感情低回纏綿,語言曲折宛轉。這幾首詩題為「擬古」,從中可看到《古詩十九首》、漢樂府、漢魏晉五言詩的痕跡,像第一首的簡潔敘事方式、第二首的一問一答、第三首的以氣象作興比及物候作比,以及輕淺的詞語、疊詞等等。之所以用擬古作題,主要是時當晉宋易代,很多的感觸及激盪的情緒,可以通過較隱晦的方式表達出來。▲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187-200

陳慶元等 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74-185

擬古九首 - 創作背影

這組擬古詩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或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離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不久,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但對晉恭帝被廢以及晉王朝覆滅心存痛惜和哀惋之情。

陳慶元等 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74-185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答龐參軍·其四》

陶淵明 〔魏晉〕

嘉游未斁,誓將離分。

送爾於路,銜觴無欣。

依依舊楚,邈邈西雲。

之子之遠,良話曷聞。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

陶淵明 〔魏晉〕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飢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鬱郁荒山里,猿聲閒且哀。

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

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雲乖。

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飲酒·十八》

陶淵明 〔魏晉〕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歸園田居·其四》

陶淵明 〔魏晉〕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杇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雜詩十二首·其二》

陶淵明 〔魏晉〕

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淵明 〔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复制

《雜詩 其八》

陶淵明 〔魏晉〕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复制

《贈長沙公》

陶淵明 〔魏晉〕

余於長沙公為族,祖同出大司馬。昭穆既遠,以為路人。經過潯陽,臨別贈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嘆,念茲厥初;

禮服遂悠,歲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躊躇;

於穆令族,允構斯堂,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爰采春華,載警秋霜,我曰欽哉,實宗之光;

伊余雲遘,在長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何以寫心,貽此話言,進簣雖微,終焉為山;

敬哉離人,臨路悽然,款襟或遼,音問其先。

复制

《乙巳歲三月為溧陽校官上府經烏剎橋和陶淵明》

陶淵明 〔魏晉〕

一日不見山,胸次塵土積。

老來志益壯,清游等疇昔。

鍾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

況是佳麗地,牛馬風不隔。

遑遑問征路,冉冉供吏役。

淵明田可秫,肯為五斗易。

石橋跨淮水,岐路由此析。

俗駕何時回,為爾謝松菊。

复制

《神山避暑晚行田間用陶淵明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為韻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寢跡非絕世,雅志便林丘。青山足一至,勝處靡不游。

意適輒忘返,茲焉夏已秋。遙遙目力窮,青青盡田疇。

迷復幸不遠,歸歟無異謀。

复制

《和陶淵明雜詩(六首。以下《越游稿》)》

陶淵明 〔魏晉〕

我無猛烈心,出處每猶豫。

或同燕雀棲,或逐梟鸞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獨多慮。

但慮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從今便束裝,移入醉鄉住。

醉鄉固雲樂,猶是生滅處。

何當乘物化,無喜亦無懼。¤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十六》

陶淵明 〔魏晉〕

細閱史氏書,宛若身所經。夢錄以命之,過影紀虧成。

一堯間十秦,寒暑倏變更。我起千歲後,游心於大庭。

俛仰海塵揚,鼓舞天籟鳴。紛紛閱過前,表立俱志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