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拼 译 译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陶淵明 〔魏晉〕

虛舟縱逸棹,回復遂無窮。

發歲始俯仰,星紀奄將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

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

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

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

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華嵩。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時光流逝如同飛舟,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剛過開年俯仰之間,忽然又到一年之中。南窗罕見憔悴枯木,北面樹林一片繁榮。雨神及時瀉下甘雨,清晨吹拂祥和南風。人既生來誰能不死?人生規律必然有終。生活清貧等待命盡,彎臂作枕何妨道隆。時運變化有順有險,縱心任性沒有窮通。倘能遇事達觀視之,何必攀登嵩華高峰。

注釋五月旦作:指五月初一寫這首詩。旦,這裡的解釋是農曆初一。和(hè):唱和,用詩歌酬答,依照戴主簿所贈之詩的題材、格律而寫詩。戴主簿:姓戴的主簿,事跡不詳。主簿,是官名,主簿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掌管文書。虛舟:空船,這裡可解釋為「輕舟」。逸:快疾、迅速的意思。棹(zhào):長的船槳,是划船的工具。這兩句化用《莊子·列禦寇》「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之意,比喻迅速流逝的時光。發歲:開歲,一年之始。俛(fǔ)仰:即俯仰,形容時間短暫。俛,同「俯」。星紀:星次名,這裡指癸丑年(413年)。古代星歲紀年法,把周天劃為十二分次,每分次有一專名,星紀即其中之一。歲星運行一個分次,就是一年。《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晉義熙九年即為癸丑歲。奄:通「淹」,忽然的意思。將中:將到年中,指五月。罕:罕見,稀少。悴:憔悴,這裡是枯萎的意思,指乾枯之物。榮且豐:繁榮茂盛。榮和豐,都有茂盛的意思。神萍:雨師。一作「萍光」,一作「神淵」。《楚辭·天問》:「蓱起雨,何以興之?」王逸註:「蓱,萍翳,雨師名也。」寫:同「瀉」,傾注。奏:通「湊」,聚集。景風:古代指祥和之風。《爾雅·釋天》:「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列子·湯問》:「景鳳翔,慶雲浮。」也指南風或東南風,如《說文·風部》:「南方曰景風。」《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淮南子·墬形訓》:「東南曰景風。」來、去:喻指生、死。人理:人生的道理。居常待其盡:安於貧困,等待命終。晉代皇甫謐《高士傳》:「貧者,士之常也;死者,命之終也。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曲肱(gōng):「曲肱而枕之」的省略,即彎曲胳膊作枕頭。語本《論語·述而》:「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豈傷:哪裡妨害。沖:虛,淡泊,指道的最高境界。《老子》:「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大盈若沖,其用不窮」。遷化:指時運的變化。夷:平坦。險:險阻。肆志:隨心任性。肆,是放肆、放縱的意思。窊(wā)隆:謂地形窪下和隆起,引申為起伏,高下。窊,是低洼、低下;隆,是隆起、突出。即事:就事,對眼前事物的認識。華嵩:華山和嵩山,傳說為神仙所居之地。▲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77-79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 賞析

「虛舟縱逸棹」,縱是操縱,這裡可以理解為是被動用法,被「逸棹」所操縱。逸棹,就是把船劃得很快;結合前面的「虛舟」來理解:在輕舟上,飛快地划着船槳,說的是速度之快。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回復遂無窮」,回復,是說循環反覆,循環反覆以至於無窮無盡。諸家注本都說,這裡說的是時間,「時光不停,迅速流逝,四季循環,無窮無盡」。

上面兩句是虛寫,寫大的概念,時間流逝極快,且循環反覆至於無窮。接着兩句,具體地寫。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天、一年年,很快就過去了。「發歲始俛仰」,發歲,是說一年剛開始;俛仰,通「俯仰」,俯是低頭,仰是抬頭,在這樣的抬頭與低頭之間,一年才剛開始,馬上就到五月了,馬上就要過去半年了。「星紀奄將中」,星紀,簡單的理解就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一年;奄,表示時間之快;將中,將到正中,指年中;在一俯一仰之間,馬上就要到年中了。《離騷》中說,「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說的是時間匆匆而過,不為人們而停留,在眨眼之間,春天走了,秋天來了,循環反覆。

這首詩寫的時間是五月。上面也說了,時間過的很快,俯仰之間,馬上就到年中了,就到五月了。緊接着寫的,就是在五月的時候,自然萬物是什麼樣的情況。「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不論是南窗還是北林,花草樹木都生機盎然。這裡是互文。互文的特點,是互相呼應,互相補充。比如這句,不能說南窗沒有枯萎的花草,北邊的樹木很茂盛。不能這麼分開說。它們是一個整體,是在描述這個季節的自然景象。這兩句寫樹木,下面兩句寫風雨。「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萍」一作「淵」,意思是天淵。下大雨的時候,天空烏雲密布,望過去就好像是深淵一樣,同時,它又是在天上的,天上的東西在古人看來,都是神靈一樣的東西,都需要有敬畏之心,所以稱為「神淵」。「寫」通「瀉」,和下面的「時雨」連起來理解,「時雨」是應時應季的雨。在五月份的時候,天上下着應時的雨。「晨色」是清晨的景色,清晨的時候,萬物都很美好;在這時候,還伴隨着五月的和暖的南風。此時正是五月份,又有溫暖的南風吹過來,真是好時節。

以上四句,花草樹木也好,風和雨也罷,陶淵明在這裡不只是要寫大自然的這樣一種美好,他是在說,什麼樣的季節,有什麼樣的自然景象,它們是應時而來的;季節一過,它們也就會消失了。「既來孰不去」,緊接着,他就說了,「既來」,南窗北林的那些花草樹木,現在都生長的很茂盛,天上下着應時的雨,還有那溫暖的南風,這些,在五月這樣的季節,它們都來了,都應時地出現了,但是,「孰不去?」這是問句,其實是明知故問的,它們是肯定要去的,要離開的,這是自然規律,有來必有去。這樣的道理,和人生是一樣的,有生必有死。「人理固有終」,人這一輩子,和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是一樣的道理,有繁盛美好的時候,也會有凋落的時候,「固有終」,本來就有終了的時候,就是「人固有一死」的意思,是不可抗拒的。

春秋的時候,有一個人叫榮啟期,他和孔子有過對話。有一回,孔子去泰山遊玩,在路上碰到了榮啟期。當時,榮啟期穿的很破,書上說是「鹿裘帶索」,裘是大衣,鹿裘不是說用鹿皮做的皮衣,而是指一種較為粗糙的外衣,古時候是喪服或者是隱士穿的衣服,「帶索」,說的是在腰間隨便用繩索繫上。即使是這樣窮苦,榮啟期依然是「鼓琴而歌」,他一邊彈琴一邊快樂地吟唱着。孔子就問他,你為什麼這麼高興呢?榮啟期回答說,我高興的原因有很多。然後他就列舉了三方面的原因:天地之間,人為貴,而我是人,這是一樂;男尊女卑,世間以男為貴,而我是男的,這是第二樂;有的人沒活幾歲就夭折了,而我現在已經活到九十歲了,這是第三樂;這樣,我還不應該高興嗎?說完這三樂,榮啟期總結說,「貧者,士之常也」,窮苦是讀書人經常會面對的;「死者,民之終也」,死亡的事情大家都一樣,這是所有人最後的結局,那麼,我現在,「居常以待終」,我安心處於平常狀態,等待和大家都一樣的結果,這有何不快樂呢?這是榮啟期的故事。

前面說,「人理固有終」,人這一生,肯定是有終了的時候,所有人都一樣,都會死的。那麼人們能做的就是「居常待其盡」,就坦然地面對,安心地生活吧,死亡是終究會來的。這個意思,和榮啟期所說的「居常以待終」,意思是一樣的。對於讀書人來說,生活上的清貧是常事,人要堅守得住,不要因為生活貧困,就輕易改變人生準則,就去曲意逢迎或者自憐自哀;至於死亡,則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沒什麼值得害怕。那麼,能夠認清楚這一點,再苦的生活都不算什麼,人照樣可以每天快快樂樂的。安心處於平常狀態,等待和大家都一樣的結果,這有何不快樂?「曲肱豈傷沖」,有一個成語,叫「曲肱而枕」,把胳膊彎起來,枕着睡覺。《論語·述而》上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起胳膊當作枕頭,這樣的生活也很有樂趣的。陶淵明在這裡說,這樣的生活,「豈傷沖」,怎麼會有損於「沖虛之道」呢?沖虛之道,簡單地說,是那種淡泊的、恬淡的生活。另一層意思,這個「沖」、「虛」,是道教里經常出現的字眼。到這裡可以看出,這個戴主簿大概是個學道求仙一類的人,而陶淵明寫這首唱和詩,來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時間循環反覆至於無窮,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會終了的,那麼就要「居常待其盡」,坦然地面對,安心地生活,即便吃粗糧喝涼水,枕着胳膊睡覺,也不失為人生樂事,不必去求長生、去求仙問道。

「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日月星辰是不斷在變換的。大自然如此,人生也一樣。在這樣不斷的遷移變化當中,總不免有順利的時候、也會有艱難險阻的時候。這裡的「或夷險」,是或夷或險,有時候平坦有時候艱難。人生是這樣的,不會是一帆風順。那麼,「肆志」就好了,只要能做到縱心任性,能夠保持心志的自由,那就無所謂「窊隆」了。說的是心靈要自由,不要總惦記着富貴,惦記着長生不老那些事情,那樣心會被束縛住的。窊隆,這裡引申為「窮通、貴賤」。心志只要是自由的,是縱心任性的,那麼就無所謂窮通貴賤了。

所以,最後陶淵明就說,「即事如以高」,對於這些事情,自然變化、生與死、窮困與富貴,等等這些,如果有很高明的,很通達的認識的話,那麼,「何必升華嵩」,何必去尋仙,何必上華山、上嵩山去修煉呢?華山和嵩山,是人們尋道修佛的地方。這兩句是全詩的總結。

這首唱和詩,它所唱和的,大抵是戴主簿這個人,樂衷於尋仙訪道,或者,彼此間有過類似的交流,在這裡,陶淵明就用這首詩來闡述自己的人生觀。這首詩的口氣非常堅定,可以看得出來陶淵明歸隱之後的決心。生與死、貧窮與富貴這些問題,他用平常心去對待,恬然自得。他就認定了人生應該這樣。▲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77-79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122-125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與《形影神三首》創作時間相近。這年陶淵明四十九歲。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77-79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飲酒 十四》

陶淵明 〔魏晉〕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九》

陶淵明 〔魏晉〕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陶淵明 〔魏晉〕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复制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陶淵明 〔魏晉〕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复制

《陶淵明歸去來圖》

陶淵明 〔魏晉〕

甲子題年玩物華,門前栗里自桑麻。從他晉史書劉宋,別有黃花處士家。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 其十六》

陶淵明 〔魏晉〕

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遺風。而我豈謂然,野蓬生麻中。

年來更世患,頗悟窮與通。所失豈魯寶,所亡非楚弓。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九》

陶淵明 〔魏晉〕

城東故鹽渠,自昔誰所開。

似說全盛時,邈焉一長懷。

穿渠引江水,此計未為乖。

千帆競暮入,集浦如烏棲。

萬疇分白浪,嘉稻擢新泥。

恐此太多事,且當寄嬉諧。

疏通養魚鳥,花柳共低迷。

時時載酒往,江上亦忘回。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三》

陶淵明 〔魏晉〕

齋居忽若遺,不識身與境。

頗疑酣中似,奈爾輒復醒。

東坡自云然,挈世一裘領。

是事吾有師,安敢囊出穎。

指窮火巳傳,豈待得薪炳。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十五》

陶淵明 〔魏晉〕

憒憒綺紈兒,客或大其宅。長公抱胸奇,所向有削跡。

窮達吁可驚,賢否乃什百。請君勿此計,計之當浮白。

九品寧用評,四並良可惜。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十六》

陶淵明 〔魏晉〕

細閱史氏書,宛若身所經。夢錄以命之,過影紀虧成。

一堯間十秦,寒暑倏變更。我起千歲後,游心於大庭。

俛仰海塵揚,鼓舞天籟鳴。紛紛閱過前,表立俱志情。

复制

《次韻淵明讀山海經》

陶淵明 〔魏晉〕

清霜落喬木,翠色颯以疏。而我正臥病,蕭然寓精廬。

起坐無與歡,散帙聊觀書。心游千載間,超詣非舟車。

更酌一杯酒,薦此果與蔬。緬懷陶淵明,雅志與我俱。

還看枕間屏,乃是歸來圖。古人不予欺,歲暮將何如。

复制

《梅花引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槐堂夢。鼓笛弄。馳驟百年塵一鬨。陶淵明。張季鷹。

一杯濁酒,焉知身後名。

有溪可漁林可繳。須信在家貧也樂。熊門春。浿江雲。

幾時作個,山間林下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