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形影神三首
拼 译 译

《形影神三首》

陶淵明 〔魏晉〕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

但余平生物,舉目情淒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

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誠願游昆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

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

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雲能消憂,方此詎不劣!神釋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形影神三首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無論貴賤賢愚,都戮力勞心,操持經營,愛惜自己的生命。這種做法是實在是很困惑很糊塗的。因此極力陳述形影對此的抱苦含怨之辭,講述神辨析自然之理來開釋它們。關心此事的人們可以於此獲取普遍的道理。

形贈影天地長久,永遠不會湮滅,山川走形,永遠不會變更。我們平時隨處可見的草木,雖然生命短暫,但它們卻擁有大自然恆久不變的道理:儘管冬霜使它們枯萎,然而當春天的露水降臨時,它們又會重新煥發。人類是所謂的萬物靈長,在生命這個話題上,卻反而不能像那些植物一樣得到永恆。適才還在世間相見,可轉眼就去了另一個世界,永無歸期。對於這個大世界來說,走了一個人,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但是親戚朋友,哪有不思念的!放眼望去,只看到了他生前使用的物品,而這只能引起無限傷感。我只是一個形體,沒有騰化成仙的法術,必然也會死去,這沒什麼可懷疑的!希望你能聽從我說的話,得到了美酒,千萬不要推辭。

影答形長生不老地留存生命是不可能的,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但是衛護生命保持健康,也讓人很苦惱,沒有好方法。我打心底里想到崑崙山和華山這樣的仙境去學習養生之道,無奈路途遙遠不可通。自從我影跟你形在一起,就一直在一起不離,不管是悲還是喜,我們都一起承受。其實在樹蔭下暫時分開,而止於陽光下,我們也始終不離別。可是,這種形影不離也是不能長久的,因為形總有一日會滅亡,而影也會跟着一起黯然俱滅。想到身子沒了,但是名聲也沒有留下,實在是心情複雜。如果多做些有德行的事,立些大功,就可以見愛於後人,為什麼不竭盡你的能力為之呢?酒雖然能夠消除憂愁,但是與此相比,豈不是太拙劣不堪了嗎?

神釋大自然的造化,是沒有私心的,萬物自然生長,繁華而富有生機。人可以列為天地人的「三才」之中,是因為神的緣故啊。雖然神與形和影相異,但是三者生而依附。形影神相互依託,三者關係休戚相關,看到形與影如此為生命所困,作為高一等的神,自然不得不說幾句話了。上古時代的三皇,今天又在哪裡?彭祖傳說活了八百歲,可是也會終結,再想留在人間實在不可能了。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是賢人還是小人,都難逃一死,死後沒有區別。倘若如形所說,每天喝點酒,或許可以暫時緩解不能長生的苦惱,但是長期下去傷身子,說不定不但不能長生,反而減壽了。倘若如影所說,多做善事確實是件好事。可是留名於世是那麼容易嗎?又有誰來讚譽你的名聲呢?老想着這些事啊,實在有損我們的生命,不如順應天命,放浪與造化之間。聽從天的安排,順其自然,不因長生而喜,也不因短壽而悲。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盡頭,那就到了。此外,不要為這些多慮了吧!

注釋貴賤賢愚:泛指各種各樣的人。營營:原是形容往來不絕。忙碌奔波的樣子,這裡指千方百計地謀求、惜生:愛惜自己的生命。斯:這,指代「營營以惜生」的人。惑:迷亂,這裡作「糊塗」解。極陳:詳盡地陳述。辨:辨析。自然:指自然之理。釋:開釋,排遣。好事君子:關心此事的人們。君子:對人的尊稱。其心:指這組詩所闡明的道理。長不沒:永遠存在,不會消亡。無改時:永恆不變。常理:永久的規律。榮悴之:使它開花與衰落。之:指草木。這兩句的意思是說,秋冬之季,寒霜使草木凋零枯萎;春夏之季,雨露又使它們重新繁茂。謂人最靈智:是說人在天地萬物中最為尊貴、傑出。許慎《說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禮記·禮運篇):「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不如茲:指不能像天地草木那樣。適:剛才。奄去:忽然消失,指死亡。奄;忽然。靡:無,沒有。奚覺:誰會感覺到。無一人:少了一人。豈:猶言「其」,「豈不」的意思。余:剩餘,留存。平生物:指生前所用之物。洏(ér):流淚的樣子。騰化術:修煉成仙的法術。爾:那樣,指死去。苟:草率,隨便。存生:使生命永存。《莊子·達生):「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衛生:保護身體,使人健康長壽。拙:愚笨,指無良策。昆華:崑崙山和華山,傳說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邈然:渺茫。子:您,指形。未嘗異悲悅:悲哀與喜悅從來沒有相異過,即指形悲影也悲,形喜影也喜。憩(qì)蔭:在蔭影下休息。乖:分離。止日:在陽光下。黯(àn)爾:黯然,心神沮喪的樣子。五情:《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劉良註:「五情,喜、怒、哀、樂、怨。」亦泛指人的情感。立善: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叫做三不朽,總稱為立善。遺愛:留給後世的恩惠。胡為:為什麼。竭:盡,謂盡力、努力。方:比較。詎(jù):豈。大鈞:指運轉不停的天地自然。鈞本為造陶器所用的轉輪,比喻造化。無私力:謂造化之力沒有偏愛。萬理:萬事萬物。森:繁盛。著:立。三才:指天、地、人。《周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以:因為。我:神自謂。故:緣故。君:你們,指形和影。結托:結交依託,謂相互依託,共同生存。安得:怎能。三皇:指古代傳說中的三個帝王,說法不一,通常稱伏羲、燧人、神農為三皇。彭祖:古代傳說中的長壽者,生於夏代,經殷至周,活了八百歲。愛:當是「受」字之訛,謂彭祖享受了八百歲高齡。《楚辭·天問》:「受壽永多,夫何久長?」王逸註:「彭祖至八百歲,猶自悔不壽,恨枕高而眠遠也。」永年:長壽。留:留在人間,不死。復:再。數:氣數,即命運。這兩句是說,壽長、壽短同是一死,賢人、愚人也並無兩種定數。日:每天。忘:指忘記對死亡的擔擾。將非:豈非。促齡:促使人壽短。具:器,指酒。當:會,該。為汝譽:稱讚你。甚念:過多地考慮。委運:隨順自然。縱浪:放浪,即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大化:指自然的變化。無:同「毋」,不要。▲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4450

孟二冬 .陶淵明集譯註 :崑崙出版社 ,2008-01 .

形影神三首 - 賞析

形神問題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命題,特別是老莊哲學中涉及形神關係的論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語曰:「太上養神,其次養形。」《淮南子·原道訓》中說:「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都表示了以神為主,以形為輔,神貴於形的觀念。同時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聯繫,如《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即指出了形、氣、神三者對於生命雖各有各的功用,然三者互相聯繫,不可缺一。又如漢初推崇黃老思想的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中說:「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太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更直接地指出了形神合一,這便是老莊哲學中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然而,在佛教興起之後,佛教徒鼓吹形滅神不滅,靈魂永恆的唯心思想,如與陶淵明同時的沙門慧遠曾作《形盡神不滅論》、《佛影銘》以發揮此種理論,《佛影銘》中就說:「廓矣大象,理玄無名,體神入化,落影離形。」意在宣揚神形分離,各自獨立的主張,這種對形、影、神三者關係的見解代表了佛教徒對形骸與精神的認識,在當時的知識界曾有過廣泛影響。慧遠就曾命其弟子道秉遠至江東,請深受佛教影響的著名的文學家謝靈運制銘文,以充刻石。陶淵明的這組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慧遠本人與淵明也有交誼,如慧遠曾於義熙十年(414年)在廬山東林寺召集一百二十三人結白蓮社,講習佛教,他曾邀淵明參加,而淵明卻「攢眉而去」,可見他們在論學旨趣上並不一致,如對形影神的看法就有很明顯的分歧。淵明對此的認識可以說基本上本於道家的自然思想,這在他自己的小序中已加說明,陶淵明以為世間的凡夫俗子,不管貧富智愚,都在拚命地維持生命,其實是十分糊塗的事,因而他極力陳述形影的苦惱,而以神來辨明自然的道理,解除人們的疑惑。他揭出「自然」兩字,以明其立論之根本。《老子》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道家學說也以取法自然為核心,由此可知陶淵明的思想淵藪。此組詩中他讓形影神三者的對話來表明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形體對影子說道:天地永恆地存在,山川萬古如斯,草木循着自然的規律,受到風霜的侵襲而枯萎,得到雨露的滋潤而復榮,然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不能如此。人活在世上,就像匆匆的過客,剛才還在,倏忽已去,再也不能回來,而人們從此便忘了他,似乎世上從未有過這樣一個人。親戚朋友也不再思念他,只留下了些生前遺物,令人見了感傷不已。我作為形體又沒有飛天成仙的本領,你影子也用不着懷疑我這最終的歸宿,但願聽取我的勸告,開懷暢飲,不必推辭,還是在醉鄉去尋求暫時的歡樂吧。

接下去是影子回答形體的話:想求長生不老來維持生命是不可靠的,欲保養生命也往往落得苦惱又拙劣的下場。一心一意要去崑崙山修仙學道,卻會發現此路的渺茫與不通。自從我影子與你形體相遇以來,一直同甘共苦,憂喜合一。我如憩息在樹蔭下,你就同我暫時分手;我若停在陽光下,你就和我不分離。這種形影相隨的狀況也難以永久持續,當我一旦離世,你便也不復存在。人死名也隨之而盡,想起此事便令人心憂如焚,五情俱熱。因而影勸形道: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為何不去努力留名後世呢?雖說酒能消憂,但同立善相比較,豈不等而下之了!

最後是神作的闡釋:造化沒有偏愛,萬物都按着自己的規律成長繁衍,人所以能躋身於「三才」(天地人)之中,豈不就是因為有了我精神的緣故。我與你們形和影雖然不相同,但生來就互相依附,既然我們結合托體於一身,怎麼能不坦誠地說說我的看法:上古時的三皇被稱作大聖人,而今他們卻在何處?活到了八百多歲的彭祖雖力求長生,但也留不住他人間的生命,老的、少的、聰明的、愚笨的都將同樣走向墳塋,沒有什麼回生的運數可以挽救他們。每日沉湎於酒中或能忘憂,然如此豈不是反而促使生命儘快結束嗎?立善常常是人們喜歡做的事,可是當你身後,誰會加以稱讚呢?極力去思索這些事情難免喪害了自身,還是聽其自然,隨命運的安排去吧。在宇宙中縱情放浪,人生沒有什麼可喜,也沒有什麼可怕,當生命的盡頭來臨,那麼就讓生命之火熄滅吧,不必再有什麼顧慮了。

在這三首詩中陶淵明表達了他的人生哲學,故此三詩對理解陶淵明一生的思想極為重要。據陳寅恪先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所述,淵明篤守先世崇奉之天師道信仰,故以道家自然觀為立論之本,既不同於魏晉時期的自然崇仰者,以放情山水,服食求仙為尚,如嵇康、阮籍等人,又不同於魏晉時期的尊奉孔孟、標舉名教者,如何曾之流,而淵明既接受了老莊的思想,又有感於晉宋之際的社會現實,於是創為一種新的自然說。《形影神》這組詩中就典型地體現了這種思想。故此詩不僅體現了淵明個人之哲學觀,而且對理解自曹魏末至東晉時士大夫政治思想、人生觀念的演變歷程有極重要之意義。按此說法,《形贈影》一首就是擬托舊自然說的觀點,並加以批評。其中主旨在於說明人生之短暫,不如自然之永恆,這正是嵇康、阮籍等人對自然所抱的看法。持舊自然說的人又大多求長生,學神仙,而淵明詩中說:「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其抨擊長生求仙之術的立場明顯可見。同時魏晉之間崇尚自然的人又往往於酒中求得解脫,以求在亂世中苟全性命,如阮籍與劉伶等人,故陶詩中也擬其說而有「得酒莫苟辭」的說法。

《影答形》一首,則是依託主名教者的口吻而對舊自然說進行的非難,並提出了對人生的看法。此詩首先指出長生不可期,神仙不可求,即意在指責主自然說者的虛無荒誕,同時,以為死生無常,形影相隨,一旦離世,則形影俱滅,名同身亡。因而,他們主張由立善而留名,始可不朽,希望通過精神上的長生來達到永恆,這種主張得力於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的思想,以為人有美名則可流芳百世,萬古長存,因而不滿於以酒消愁的處世態度,提倡追求身後之名。

《神釋》一首即體現了淵明新自然說的主張,借神的話批評了代表舊自然說的形和代表名教說的影。「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及「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等語意在詆諆主名教者鼓吹的立善可以不朽之說;「彭祖愛永年」以下六句則破除主舊自然說者的長生求仙與沉湎醉鄉之論。最後提出縱浪大化,隨順自然,使個人成為自然的一部份,而無須別求騰化升仙之術,如此便可全神,死猶不亡,與天地共存。

陶淵明主張冥契自然,渾同造化的思想是取於老莊哲學,如《莊子·天地》中就說:「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即充分肯定了神的重要,同時它是建立在德全與形全的基礎之上的,即強調了神與形與德(此詩中稱之為「影」)的一致。陶詩中對賢愚壽夭的等量齊觀也一本於《莊子》思想,故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也說明了陶詩的主旨出於《莊子》。陶淵明在形神的認識上有一個很不同於佛教徒的主張,即他認為形神的相互依賴與一致,《神釋》中說「生而相依附」,「結托既喜同」都表達了這種觀點,這與稍後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的意見相近,范氏說:「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神滅論》)又說:「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同上)陶淵明可以說是范縝的先驅者,他對形神問題的看法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

此詩在藝術上也是頗有特色的,全詩用了寓言的形式,以形、影、神三者之間的相互問答來展開論述,可謂奇思異想,令這一哲學上的討論富有生動活潑的意趣,即使在說理之中也時時注意到附合寓言中形象的個性。如形對影的贈言中說:「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正如一位主人請一位朋友來對酌而惟恐其推辭,後來李白《月下獨酌》中說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等等,也是取陶詩之意。又如寫影對形的說話云:「誠願游昆華,邈然茲道絕。」因影子本身沒有行動的能力,所以用一「願」字說明其欲求成仙,可只是一種不可實現的願望而已。又如「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數語狀寫形影不離的情景,可謂維妙維肖。

此詩的遣詞造句一氣流走,自然矯健,無過多的修飾成份,如《神釋》中說:「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說明神為形體之主的道理,十分簡明有力。至如「縱浪大化中」四句,氣勢開闊,直出胸臆,而音調高朗,擲地可作金石之聲,故陳祚明就對此詩能作理語而不落熟套,能寓辨論於剛健明快的詩句之中作了充分的肯定。▲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18-521

形影神三首 - 創作背影

這三首詩大約作於東晉義熙九年(413年),陶淵明當時四十九歲。陶淵明一般被認為是田園詩人,寫的都是田園詩。這其實是一個誤解。田園詩只是陶詩的一部份,田園詩不足以概括陶淵明的詩,田園詩人也不足以概括陶淵明。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4450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乞食》

陶淵明 〔魏晉〕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陶淵明 〔魏晉〕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复制

《飲酒 十七》

陶淵明 〔魏晉〕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复制

《雜詩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閒居執盪志,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复制

《望廬山懷陶淵明》

陶淵明 〔魏晉〕

羌廬初在望,復憶柴桑翁。醉來臥磐石,悶默天地通。

不入惠遠社,自彈無弦桐。悠悠出谷雲,漠漠棲林風。

傍岩片月白,落磴寒泉洪。此意非眺聽,遙知與君同。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二十》

陶淵明 〔魏晉〕

陶翁出宰縣,徑去亦天真。閒居詩成集,古雅仍深醇。

坡翁訪赤壁,臨流雙鬢新。小袖補袞手,千篇准過秦。

兩翁閱當世,眇若毫端塵。熙豐望義熙,愛君最忠勤。

向非與道俱,寧爾著語親。自我誦遺編,行身少知津。

敢忘炷爐香,亦復墊雨巾。鼎鼎蓋棺前,期無愧斯人。

复制

《放言十首 其五》

陶淵明 〔魏晉〕

微雲起膚寸,大蔭彌九州。至仁雖愛物,用舍如春秋。

晴空不成雨,遠岫行歸休。何疑陶淵明,一去如驚鷗。

复制

《【中呂】普天樂_水挪藍,山》

陶淵明 〔魏晉〕

水挪藍,山橫黛。水光山色,掩映書齋。圖畫中,囂塵外。暮醉朝吟妨何礙?正黃花三徑齊開,家山在眼,田園稱意,其樂無涯。

樹連村,山為界。分開煙水,隔斷塵埃。桑柘田,相襟帶。錦里風光春常在,看循環四季花開。香風拂面,彩雲隨步,其樂無涯。

折腰慚,迎塵拜。槐根夢覺,苦盡甘來。花也喜歡,山也相愛。萬古東籬天留在,做高人輪到吾儕。山妻稚子,團欒笑語,其樂無涯。

看了些榮枯,經了些成敗。子猷興盡,元亮歸來。把翠竹栽,黃茅蓋。你便占盡白雲無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遊山玩水,吟風弄月,其樂無涯。只為愛山的別,耽書的煞。輕輕搽下,黃閣烏台。整八年,江村外。償卻從前鶯花債,但客至玳瑁筵開。金瓢勸酒,玉人同坐,其樂無涯。

芰荷衣,松筠蓋。風流盡勝,畫戟門排。看時節採藥苗,挑芹菜。捕得金鱗船頭賣,怎肯直搶入千丈塵埃?片帆煙雨,一竿風月,其樂無涯。楚《離騷》,誰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魚蝦蟹,這先生暢好是胡來。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飲,其樂無涯。莫剛直,休豪邁。於身無益,惹禍招災。放的這眼界高,胸襟大。問甚幾度江南浮雲壞,且對青山適意忘懷。子真谷口,元龍樓上,其樂無涯。布袍穿,綸巾戴。傍人休做,隱士疑猜。鬢髮皤,心神怠。拱出無邊功名賽,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萊。神遊八表,眼高四海,其樂無涯。

洞壺中,紅塵外。友從江上,載得春來。煙水間,乾坤大。緩步雲山無遮礙,勝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艷,詩吟破膽,其樂無涯。

辭參議還家

昨日尚書,今朝參議。榮華休戀,歸去來兮!遠是非,絕名利。蓋座團茅松陰內,更穩似新築沙堤。有青山勸酒,白雲伴睡,明月催詩。

閒居

好田園,佳山水。閒中真樂,幾個人知?自在身,從吟醉。一片閒雲無拘系,說神仙恰是真的。任雞蟲失得,夔蚿多寡,鵬鷫高低。

秋日

喜歸休,中年後。放懷詩酒,到處追游。羅綺圍,笙歌奏。正值黃花開時候,把陶淵明生紐得風流。霜林簇錦,雲山展翠,煙水橫秋。

大明湖泛舟

畫船開,紅塵外。人從天上,載得春來。煙水閒,乾坤大。四面雲山無遮礙,影搖動城郭樓台。杯斟的金波灩灩,詩吟的青霄慘慘,人驚的白鳥皚皚。

复制

《和陶淵明詠貧士 其一》

陶淵明 〔魏晉〕

上天無停曜,日月會降婁。山林少過轍,二鳥鳴相酬。

亦有五米鳳,飛來為岐周。姬公世不作,白屋多懷憂。

逢時倘一用,華士非吾儔。函谷空逐客,傅岩乃旁求。

复制

《次韻奉酬文翁》

陶淵明 〔魏晉〕

昔人幽操有至樂,吾豈含華企沖漠。已知勞生委夢幻,不問萬事紛紛作。

四十年來春復秋,但見花開更花落。最愛長夏適我懷,新竹森森初解籜。

修林喬木結青蔭,下蔽文窗與朱箔。已將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窮崖壑。

老去詩書強遮眼,爾來悉已懸高閣。多病不賴世人知,吾亦於人無厚薄。

陽狂長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淵明。無事長甘數斗粟,終不苟就五鼎烹。

南莊夫子謝聲名,誇我田家蠶且耕。誰知此意正相合,寂寥應笑魯諸生。

复制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

陶淵明 〔魏晉〕

伊昔逢喪亂,歷數閏當餘。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爾皆亡,東西各異居。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

逮承雲雷後,欣逢天地初。東川聊下釣,南畝試揮鋤。

資稅幸不及,伏臘常有儲。散誕時須酒,蕭條懶向書。

朽木不可雕,短翮將焉攄。故人有深契,過我蓬蒿廬。

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相看非舊顏,忽若形骸疏。

追道宿昔事,切切心相於。憶我少年時,攜手遊東渠。

梅李夾兩岸,花枝何扶疏。同志亦不多,西莊有姚徐。

嘗愛陶淵明,酌醴焚枯魚。嘗學公孫弘,策杖牧群豬。

追念甫如昨,奄忽成空虛。人生詎能幾,歲歲常不舒。

賴有北山僧,教我以真如。使我視聽遣,自覺塵累祛。

何事須筌蹄,今已得兔魚。舊遊儻多暇,同此釋紛拏。

复制

《愛蓮說》

陶淵明 〔魏晉〕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