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拼 译 译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陶淵明 〔魏晉〕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

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

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未再踏上這片地,歲月層層已堆積。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沒變如往昔。微雨洗塵林木爽,疾風吹鳥更高飛。顧念山川萬物茂,風雨適時不相違。我今不知是為何,勤苦從事這差役?身體好似受拘束,懷抱志向不可移。日日夢想回田園,哪能如此久分離?最終仍將歸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注釋乙巳歲:即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建威參軍:建威將軍參軍。建威將軍為劉敬宣,時任江州刺史。踐:踏,經由。斯境:這個地方。好已積:即「已好積」。好:甚。已積:已經很久。積:多。悉:都。如昔:如同昔日。飆(biāo):疾風,暴風。矯:舉起。這裡指高飛。雲翮(hé):雲中的鳥兒。翮:鳥的翅膀,這裡代指鳥。眷(juàn):眷顧,顧念。品物:指萬類庶物。義風:適宜的風,猶「和風」。未隔:無所阻隔。謂風雨適時,萬物並茂,無所阻隔。伊:語助詞,無意義。何為:為何,為什麼。勉勵:這裡有勤苦努力的意思。茲役:這種差事。一形:一身,詩人自指。形:身體。制:限制,約束。素襟(jīn):平素的志向。襟:胸襟。易:改變。日:每天。離析:分開。歸舟:逯本作「壑舟」。壑(hè)舟:深谷激流中的小舟,喻流逝不停的時間。諒哉:確實如此的意思。諒:誠。哉:句中語氣助詞。宜:應該做。霜柏:霜中的松柏。比喻堅貞的品行、節操。 ▲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27-129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 賞析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開頭他就說不到此地已是很久了,說明他很久以前曾到過錢溪。關於他到錢溪的時間,江西宜豐陶氏族譜中有這樣一條:「乙巳三月,公使都,經錢溪,復邦族……」說明他以前曾來錢溪,與這裡的陶氏宗族有過應酬的事。不過這條記載是否可靠,與此詩關係不大,反正他過去來過此地就是了。關鍵是,舊地重遊,他卻說出「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這樣的句子。這見出他多麼喜愛這個地方,似乎看不夠;當他將眼前所見與往日的印象進行對照時,又會感到多麼親切。因為前年歲暮桓玄篡位,去年劉裕起兵討伐桓玄,現在戰爭基本結束。兩三年的短暫時間裡,世間發生這樣劇烈的變化,而自然界的山川景物卻「事事悉如昔」。話說得很平淡,但「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已經寄寓其中了。「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這是他看山川時的一個突出印象,寫得清新、細緻。「微雨」、「清飆」,透出春天美好的氣息,高林經微雨一洗潤,會越發青綠可愛,空中鳥的翅膀在清風的舉托下,會盤旋得更加自如。這兩句歷來被看作是陶詩中觸景生情,寓情於景,而達到情景交融境地的寫景佳句。潘德輿說它「體物之妙,疇非化工兼畫工都」?因此,諸如「從胸中自然流出」,「不煩繩削而自合」,「直寫胸中天」等贊語也相次而出,不言陶詩有雕琢事。其實,「有時析之以鍊字煉章,斯陶之手眼出矣」(黃文煥《陶詩析義自序》)。用這觀點來賞析這兩句詩,倒是非常恰切的。陶詩有許多寫雨寫風寫園林寫飛鳥的句子,但在陶淵明的筆下,無不賦有「為仁」的思想,因而在美的想象中便出現一個天機和暢,萬物得所的境界,這些自然景色同當時的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能對現實社會起到批判作用。可以這樣說:陶詩中這些興象,是詩人藝術的化身,在一些天機和暢、靜氣流溢的描繪中,仿佛隱隱約約有一個陶淵明在,這兩句也是如此。陶淵明是暮春三月經過錢溪的,這裡的微雨,即「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的「微雨」;也即後來杜甫所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好雨」。這種雨能起到滋潤萬物的作用。故句中的「洗」,不僅含有「洗淨」的內含,而且兼有「潤物細無聲」,「夜雨瞞人去潤花」的「潤」的內含。這個「洗」字用得非常精當,實即後來詩評家所謂的「詩眼」。飆,一般解作暴風。在陶淵明的筆下的「飆」,卻沒有兇猛的氣勢,而有和暢的內涵,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自南來,回飆開我襟」的「回飆」就是,「清飆」與此同義。矯,也不宜解作「勇猛」,而有舒展自如的意思,如「矯若游龍」,並不取勇猛義。「雲翮」,這裡雖指飛鳥,但實有影射自己的意思。如《雜詩》的「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即同此意。故這句的意思是:「空中的鳥兒,也將因受到清爽的春風的鼓翼,而飛翔得更為舒展。」作者抓住在眼前呈現的天機和暢的自然景色,尤其把風、雨、林、鳥組合在一起,予以集中表現,就更能體現陶淵明的思想境界,故此兩句無論就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方面講,都是不容忽視的兩句。歷來對「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兩句有不同的解釋和體會。有的把「品物」解作「景物」,「義風」解作「適宜的風」,認為這兩句是說:「想到這些依然存在,和風沒有同他們相隔」。有的把「品物」作「人品事物」講;「義風」,解作「正義風尚」,認為兩句是說:「喜愛此地人品事物還存在,正義風尚沒有改變」。有的則認為「品物」,同於《易經·乾卦》中所說的「品物流形」。「品,眾庶也」,見《說文·品部》。《說文解字注箋》補充說:「庶物謂之品物,引申之義也」。關於「流形」,與文天祥《正氣歌》「雜然賦流形」同義。所以「品物」,有現在所謂的「生物」的含義。關於「義風」,應該看作是廣義的,因為「義者,事之宜也」,既可用於自然方面,也可用於社會方面。作者對風常賦予一種化育的內涵,約相當於現在所說的「春風化雨」;比如「泠風送余善」,「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凱風自南來,回飆開我襟」等。陶淵明喜把人、物、我視為能在一體同仁的狀態中各徜徉自得的個體;上面說的是「品物」,便是選用了「義風」這個詞,這樣就「民胞物與」了。可見他在選用詞語方面是精雕細琢的。所以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深情地看到這個地方仍然保存着一種天風和暢,萬物得所的境界。」語意渾含,耐人尋味。儒家以為一切人群與一切萬物都有血緣聯繫,都應該相愛,這種愛的表現就是「仁」。陶淵明是一個「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的人,當然是一位具有仁者襟懷的人,於是他對風雷日月,雨露雲煙,山川園林,眾鳥新苗,田夫稚子,都表示一種親切而沖和的愛意,上面的「品物」「義風」,正是這種愛意的表現。陶淵明是把自己納入「品物」的範疇的,似乎自己已感到一種和樂相處的樂趣,進入到忘我的境界,因而他退仕的決心就更大了。這樣,便引出了後面言志的八句,顯示題旨。

後面八句大致的意思是,眼前雖然被迫行役,但歸田適志的襟懷不變,要像霜後的柏樹一樣,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這裡他自我責備起來了:我是幹什麼的,這樣風塵僕僕奔走在道路上?這種自責是由錢溪這裡江山之美、居人之樂引起的,轉得雖陡,其實自然。「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一形」,指個人的形體,「有制」,受到牽制、約束。這裡是說自己奔走道路是由於職任的制約。中間又用個「似」字。這不定之詞表示出自己並不十分看重這官職,扔掉它並不困難。「素襟」,平素的懷抱,即歸隱田園,他認為這是不可改變的。下面就說「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離析」,離開。陶淵明此次出仕時間很短,這裡說「久」,日日夢想,見出他確實「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歸去來兮辭》)。「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這兩句是說:我一定要回到田園中去,這決心就像不怕冰霜的柏樹那樣堅定不移。這裡暗用了孔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話,這個誓願是發得很重的。《飲酒》其十九有「遂盡介然分,終死歸田裡」,與這兩句意思相似。下半這八句,頭兩句自責,後六句兩句一層,反覆表明自己的歸耕之志,一層深似一層,而且用「似有」、「不可」、「安得」、「終懷」、「諒哉」這些詞語進行呼應,把他的心情表現得十分強烈。

這首詩在構思上頗具特色。第一,它能顯示作者的思想依時間的推移而出現的深度。他阻風於規林時,只是想到家鄉美好的園林而不想從政(「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在夜行塗口時,只是想到一向愛好詩書,而園林中又沒有世俗之情才不想從政(「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在經曲阿時,是看厭了異鄉景象而不想從政(「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但在經錢溪時,卻是看到錢溪品物美好而不想從政。這是作者採用「移就」的修辭手法把故鄉的美移到錢溪來,並從根本思想寫,集中筆墨寫,就為退出仕途的決心增添了砝碼。第二,詩的前半用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的手法表示自己內心的意念,語言精到,形象深刻;後半則言明題旨所在,故它能在托物言志上做到章法均衡,過渡自然,顯示了古典詩的整齊和諧美。第三,詩歌常講求藝術容量,既用精煉的語言雕繪形象,又能於其中表達出豐富的思理,而這首詩就是這樣的詩。▲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27-129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07-508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四十一歲。義熙元年(405年)三月,劉敬宣上表晉安帝自請辭職。陶淵明大概就是為劉敬宣上表辭職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經錢溪(今安徽省貴池縣梅根港)時,寫下這首詩。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27-129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07-508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陶淵明 〔魏晉〕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還舊居》

陶淵明 〔魏晉〕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遺,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雜詩·其八》

陶淵明 〔魏晉〕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陶淵明 〔魏晉〕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复制

《神山避暑晚行田間用陶淵明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為韻 其十》

陶淵明 〔魏晉〕

我發日以變,山色日以新。舉杯試問山,古今閱幾人。

我非山主人,聊為山之賓。杖可入幽險,詩能寫清淳。

但恐我他適,山乎爾誰鄰。

复制

《和陶淵明雜詩 其四》

陶淵明 〔魏晉〕

我無猛烈心,出處每猶豫。或同燕雀棲,或逐梟鸞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為去。去就本一途,何用獨多慮。

但慮末代下,事事古不如。從今便束裝,移入醉鄉住。

醉鄉固雲樂,猶是生滅處。何當乘物化,無喜亦無懼。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四》

陶淵明 〔魏晉〕

園林日夕好,花繁時鳥飛。

少年玩芳物,不飲成坐悲。

只今未白髮,念昔已依依。

紛華戰吾道,決勝當有歸。

挫銳培其根,外槁中匪衰。

念方終日行,輜重安得違。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三》

陶淵明 〔魏晉〕

齋居忽若遺,不識身與境。

頗疑酣中似,奈爾輒復醒。

東坡自云然,挈世一裘領。

是事吾有師,安敢囊出穎。

指窮火巳傳,豈待得薪炳。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八》

陶淵明 〔魏晉〕

骯髒老眉面,豈是趨世資。謬著百僚底,躄躠彊折枝。

深知才用短,敢謂時命奇。歸耕不顧計,更問婚娶為。

何向不貧賤,肯為寸祿羈。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明時恥韞玉,抱策下丘山。所獻幾何許,腐義數千言。

有司繆甄錄,一出踰十年。身世無一補,何物期自傳。

复制

《窊尊詩(在道州)》

陶淵明 〔魏晉〕

巉巉小山石,數峰對窊亭。窊石堪為樽,狀類不可名。

巡迴數尺間,如見小蓬瀛。尊中酒初漲,始有島嶼生。

豈無日觀峰,直下臨滄溟。愛之不覺醉,醉臥還自醒。

醒醉在尊畔,始為吾性情。若以形勝論,坐隅臨郡城。

平湖近階砌,近山復青青。異木幾十株,林條冒檐楹。

盤根滿石上,皆作龍蛇形。酒堂貯釀器,戶牖皆罌瓶。

此尊可常滿,誰是陶淵明。

复制

《詠陶淵明》

陶淵明 〔魏晉〕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狙擊不肯就,捨生悲縉紳。

嗚呼陶淵明,奕葉為晉臣。自以公相後,每懷宗國屯。

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手持山海經,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雲外,心隨還鳥泯。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