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五代 / 李煜 / 卷二·唐五代詞 / 長相思·一重山
拼 译 译

《長相思·一重山》

李煜 〔五代〕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長相思·一重山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遠天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菊花開了又落了,時令交替輪換。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可是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只有簾外的風月無思無憂。

注釋
《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調有幾種不同格體,俱為雙調,此詞為三十六字體。
重:量詞。層,道。
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
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
簾:帷帳,簾幕。
風月:風聲月色。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長相思·一重山 - 賞析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小令,《新刻注釋草堂詩餘評林》在詞調下題作「秋怨」。這「秋怨」,便是統貫全詞的抒情中心。雖然通篇未曾出現「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 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

上片寫她望中所見之景。

這三句描寫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圖,層次極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這一切都是跟着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寫主人公越山過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需注意的是,「煙水寒」的「寒」,並非僅僅用來形容「煙水」,而且還曲折傳出了思婦的心理感覺。正因為久望不見,更添哀傷,心頭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則目中所見,自然皆帶寒意了。

上片結句說她「望盡天涯路」而無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經意地掃視周遭景物,瞥見不遠處有楓葉如火,灼人眼目。這使她猛然想起: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啊?「相思」一詞的出現,使得詞旨豁然顯現。

下片便順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畫她的心理活動,寫她思中所念之事。

「菊花開,菊花殘」,用短促、相同的句式,點出時間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緊連着的「塞雁高飛人未還」,可視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觸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歸,那飄泊在外的遊子為什麼還見不到他的蹤影呢?用雁知「歸」來反襯人不知「還」,就更深一層地表現出了她的內心怨苦。怨恨盡可以怨恨,但它畢竟是產生於「相思」基礎上的,如今良人未還,說不定他碰上了什麼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風疾。這些想法湧上心頭,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餘,又深深地為他擔憂起來了。

「一簾風月閒」,刻畫出了思婦由於離人不歸,對簾外風晨月夕的美好景致無意賞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鈴》詞寫一對戀人分別後的意緒說:「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含意正與此同。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對思婦的外貌、形象、神態、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側重於表現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現其胸中之情,用筆極其空靈。李煜詞的語言錘鍊功夫很深,他善於用單純明淨、簡潔準確的語言生動地再現物象,展示意境。這個特點在該詞裡也有鮮明的體現,象「山遠天高煙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豐富,立體感強,境界闊遠,並且景中蘊情,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1、 (南唐)李煜著,王曉楓解評 .《李煜集》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年 :第28-30頁 .

長相思·一重山 - 創作背影

後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但也有一些抒發悲愁情緒的作品,沒有後期複雜的情感,只是通過寫詞即興抒發內心的情感,《長相思·一重山》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李煜

作者: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李煜其它诗文

《悼詩》

李煜 〔五代〕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濛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复制

《感懷》

李煜 〔五代〕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淒淒。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复制

《輓辭》

李煜 〔五代〕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銷心裡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

前哀將後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

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李煜 〔五代〕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

李煜 〔五代〕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鈎,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

李煜 〔五代〕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醒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

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五代〕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採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李煜 〔五代〕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鈎。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五代〕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复制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低低語。》

李煜 〔五代〕

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复制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李煜 〔五代〕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复制

《木蘭花·晚妝初了明肌雪》

李煜 〔五代〕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