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佚名 / 彈歌
拼 译 译

《彈歌》

佚名 〔先秦〕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彈歌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去砍伐野竹,連接起來製成弓;打出泥彈,追捕獵物。

注釋彈歌(dàngē):古歌謠名。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范蠡進善射者稀,勾踐詢以弓彈之理,陳音於應對中引古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古詩源》卷一有《彈歌》一首,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文心雕龍·章句》作「《竹彈》之謠」。宍(ròu 肉):「肉」的古字。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彈歌 - 賞析

此篇和《伊耆氏蠟辭》都是上古歌謠。所謂的上古歌謠,指產生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早期的民間歌謠,是《詩經》以前人民的口頭創作。由於年代久遠,原始社會的口頭創作流傳到後世並被記錄下來的寥寥無幾。現在能見到的上古歌謠,多數是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的產物。見於《周易》的較多,在《尚書》、《禮記》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記載。上古時期,生產力落後,還沒有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因而還不可能出現後世所謂的「純文學」。

上古歌謠在思想內容上的最大特色是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在藝術形式上,作為古老的民間口頭創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簡短、語言質樸和節奏明快的特點。通過對《彈歌》等的賞析,讀者可以更為具體地加深對上古歌謠的認識和了解。

《彈歌》選自《吳越春秋》。《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期,越國的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時引用了這首《彈歌》。《吳越春秋》為東漢趙曄所著,成書較晚。但從《彈歌》的語言和內容加以推測,這首短歌很可能是從原始社會口頭流傳下來而經後人寫定的。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會狩獵生活的二言詩,句短調促,節奏明快,讀來很有情趣。

全詩才八個字,卻寫出了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

製作工具共分兩步。先是「斷竹」,即砍伐竹子。由這兩個字指引,讀者仿佛見到一群圍裹着樹葉、獸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續竹」是製作過程的第二步。歌中沒有交代「斷竹」後怎樣削枝、去葉、破竹成片,從畫面的組接上來講,從「斷竹」到「續竹」,中間已有所省略、承轉。所謂「續竹」,是指用野藤之類韌性植物連接竹片兩端,製成彈弓。至此,狩獵工具已經製成。以下便接寫打獵。

打獵也分兩步。先是「飛土」,把泥彈裝到弓上打出去。至於泥彈的製作過程,詩中也未作交代,但從「續竹」到「飛土」,可以想見還有一個製作泥彈的環節。「飛土」的目標,或是飛禽,或是走獸,一旦打中,便向獵獲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傷的鳥獸。「宍」,為古「肉」字,指代飛禽走獸。

根據社會發展史和古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學會製作弓箭之類狩獵工具,已是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類究竟怎樣進行生產勞動和生活的,只能向殘存的原始洞岩壁畫和上古歌謠以及考古發現中去探尋。在這一點上,這首古老的《彈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為有了它,後人才得以窺見洪荒時代先民們生產與生活的部分生動圖景。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看,此歌雖僅簡短的八個字,卻包容了從製作工具到獲取獵物的全過程,容量很大,對狩獵的藝術表現也比較成功。當然這種簡短是早期書面語言表達尚處於雛形的反映。然而審美具有歷史性,以今人的藝術鑑賞眼光來看,可以發現作者不自覺地運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動詞的表現手法。不僅每一句的主語「我們」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場景之中以及場景之間的次要過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個動詞帶出,使畫面富於動感,且容易喚起人們對「斷」、「續」、「飛」、「逐」動作前後過程的聯想。此詩的語言兩個字一頓,節奏明快,凝重有力。韻字「竹」、「竹」、「宍」,以入聲「-K」收韻,更增加了詩句的凝重感,令人聯想起先民們在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條件和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頗不輕鬆的勞動場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佚名其它诗文

《水仙子·尋梅》

喬吉 〔元代〕

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

冷風來何處香? 忽相逢縞袂綃裳。

酒醒寒驚夢,笛淒春斷腸,淡月昏黃。

《迎春》

葉燮 〔清代〕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复制

《燕台四首。秋》

李商隱 〔唐代〕

月浪沖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

雲屏不動掩孤嚬,西樓一夜風箏急。

欲織相思花寄遠,終日相思卻相怨。

但聞北斗聲迴環,不見長河水清淺。

金魚鎖斷紅桂春,古時塵滿鴛鴦茵。

堪悲小苑作長道,玉樹未憐亡國人。

瑤琴愔愔藏楚弄,越羅冷薄金泥重。

簾鈎鸚鵡夜驚霜,喚起南雲繞雲夢。

雙璫丁丁聯尺素,內記湘川相識處。

歌唇一世銜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复制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盧鈞)》

李商隱 〔唐代〕

隋艦臨淮甸,唐旗出井陘。

斷鰲支四柱,卓馬濟三靈。

祖業隆盤古,孫謀復大庭。

從來師俊傑,可以煥丹青。

舊族開東嶽,雄圖奮北溟。

邪同獬廌觸,樂伴鳳凰聽。

酣戰仍揮日,降妖亦斗霆。

將軍功不伐,叔舅德惟馨。

雞塞誰生事,狼煙不暫停。

擬填滄海鳥,敢競太陽螢。

內草才傳詔,前茅已勒銘。

那勞出師表,盡入大荒經。

德水縈長帶,陰山繞畫屏。

只憂非綮肯,未覺有膻腥。

保佐資沖漠,扶持在杳冥。

乃心防暗室,華發稱明廷。

按甲神初靜,揮戈思欲醒。

羲之當妙選,孝若近歸寧。

月色來侵幌,詩成有轉櫺。

羅含黃菊宅,柳惲白蘋汀。

神物龜酬孔,仙才鶴姓丁。

西山童子藥,南極老人星。

自頃徒窺管,於今愧挈瓶。

何由叨末席,還得叩玄扃。

莊叟虛悲雁,終童漫識鼮。

幕中雖策畫,劍外且伶俜。

俁俁行忘止,鰥鰥臥不瞑。

身應瘠於魯,淚欲溢為滎。

禹貢思金鼎,堯圖憶土鉶。

公乎來入相,王欲駕雲亭。

复制

《桃源行》

釋居簡 〔宋代〕

種桃種得春一原,逃死逃得秦外天。

殺雞為黍替草具,不識晉語猶秦言。

昨日相逢今日別,流水落花行路絕。

雞黍更從仙隱設,疑是齊東野人說。

典午亂多仍治少,此事明明不分曉。

一秦才滅一秦生,避世避人還避秦。

憶昔怒驅丞相去,猶思上蔡東門兔。

縱有封君祿萬鍾,爭如食邑桃千樹。

空山惜日見日長,秦民怨日偕日亡。

恨身不為治時草,不恨祖龍長不老。

复制

《老圃堂》

張昱 〔元代〕

不謂斯時有此翁,無能田畝累其窮。

異蔬自灌欲百品,老圃官量無十弓。

草閣曉梳秋發白,玉杯春醉夕陽紅。

餘生盡可忘榮辱,事與樊遲請學同。

复制

《五松平》

元好問 〔金朝〕

竹港晨露白,石門秋氣寒。湍流落澗壑,細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灣。四顧不見人,山鳥時閒關。

蒼崖入地底,煙靄青漫漫。力盡不能過,卻坐空長嘆。

青天白雲間,可望不可攀。虛名竟何得,行路乃爾難。

复制

《鷓鴣天 蓮》

元好問 〔金朝〕

瘦綠愁紅倚暮煙。露華涼冷洗嬋娟。含情脈脈知誰怨,顧影依依定自憐。風送雨,水連天。凌波無夢夜如年。何時北渚亭邊月,狼藉秋香拂畫船。

复制

《其五十九 學》

李俊民 〔金朝〕

邑化弦歌地,鄰漸俎豆風。二三言志子,六七詠歸童。

复制

《其二 本意》

王士禛 〔宋代〕

拔山蓋世重瞳目。眼底無秦鹿。陰陵一夜楚歌聲。獨有美人駿馬伴平生。感王意氣為王死。名字留青史。笑他亭長太英雄。解令辟陽左相監宮中。

复制

《即事寄紫元》

白玉蟾 〔宋代〕

老雨餞秋菊,孤煙醞暮嵐。雁驚十月北,梅早一枝南。

往事風吹帽,良宵月掛簪。時哉亦難得,我已到無參。

复制

《念奴嬌·壽薛稼堂》

蔣捷 〔宋代〕

稼翁居士,有幾多抱負,幾多聲價。玉立繡衣霄漢表,曾覽八州風化。進退行藏,此時正要,一著高天下。黃埃撲面,不成也控羸馬。人道雲出無心,才離山後,豈是無心者。自古達官酣富貴,往往遭人描畫。只有青門,種瓜閒客,千載傳佳話。稼翁一笑,吾今亦愛吾稼。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