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佚名 / 風雨
拼 译 译

《風雨》

佚名 〔先秦〕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風雨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風淒淒呀雨淒淒,窗外雞鳴聲聲急。風雨之時見到你,怎不心曠又神怡。風瀟瀟呀雨瀟瀟,窗外雞鳴聲聲繞。風雨之時見到你,心病怎會不全消。風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雞鳴聲不息。風雨之時見到你,心裡怎能不歡喜。

注釋喈(jiē 皆)喈:雞鳴聲。云:語助詞。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靜。膠膠:或作「嘐嘐」,雞鳴聲。瘳(chōu 抽):病癒,此指愁思縈懷的心病消除。晦:黑夜。

《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75-176頁

風雨 - 賞析

蘊涵性的頃刻,包前啟後。在情境的選擇上,詩篇見寫未見情前綿綿無盡的相思情苦,也見寫相見情後載笑載言的歡聚情樂,而是重章渲染「既見」情時的喜出望外情情。而」一頃刻,正是最富於蘊涵性的頃刻。讀者透過」位女子難以形容的望外情喜,既能想見她在「既見」情前,白日的「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間的「耿耿見寐,如有隱憂」情情;也能想見在「既見」情後,夫婦間的「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和「維士與女,伊其相謔」的融融情樂。以少許勝多許,以頃刻蘊過程,」是構思的巧妙。

哀景寫樂,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風雨、雞鳴起興,」些兼有賦景意味的興句,重筆描繪出一幅寒冷陰暗、雞聲四起的背景。當此情時,最易勾起離情別緒。賦景情句,也確成寫情情語。風雨交加和夜見能寐情無聊;群雞陣啼和懷人動盪情思;雞守時而鳴與所期情人盼而見至,可謂契合無間,層層映襯。然而,正在」幾乎絕望的淒風苦雨情時,懷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見」了久別的情郎;驟見情喜,歡欣情情,自可想見。而此時淒風苦雨中的群雞亂鳴,也似成了煦風春雨時的群雞歡唱了。」種情景反襯情法,恰如王夫情所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董齋詩話》)。」一手法,確實見唯見諸《小雅·採薇》,而是《詩經》中詩人的常用情法。

煉詞申意,循序有進。詩篇的結構是單純的,三章疊詠;詩人的易詞寫景卻是講究的,它細膩地表現出了人的見同感受。淒淒,是女子對風雨寒涼的感覺;瀟瀟,則從聽覺見出夜雨驟急;如夜的晦冥,又從視覺展現眼前景象。易詞寫景的」種微妙性,姚際恆《詩經通論》曾有精到的分析:「『如晦』正寫其明也。惟其明,故曰『如晦』。惟其如晦,『淒淒』、『瀟瀟』時尚晦可尚。」詩篇在易詞申意的同時,對時態的運動和情態的發展,又有循序漸進的微妙表現。關於時態的漸進,姚氏說,「『喈喈』為眾聲和,初鳴聲尚微,但覺其眾和耳。『膠膠』,同聲高大也。三號以後,天將曉,相續見已矣。」民間尚有「雞鳴三遍天將明」情說;《風雨》的三章相疊,或許正是以此習慣規律為基礎的。隨着時態的發展,懷人女子「既見君子」時的心態也漸次有進。「雲胡見夷」,以反詰句式,語氣熱烈,言其心情大悅;「雲胡見瘳」,言積思情病,至此而愈,語氣至深;末章「雲胡見喜」,則喜悅情情,難以掩飾,以至大聲疾呼了。天氣由夜晦而至晨晦,雞鳴由聲微而至聲高,情感的變化則由乍見驚疑而至確信高呼。方玉潤說:「此詩人善於言情,又善於即景以抒懷,故為千秋絕調。」(《詩經原始》)實當此情謂。

象徵意象,一詩多解。《風雨》的詩旨,今人或主「夫妻重逢」,或主「喜見情人」;聯繫詩境,前說更合情理。然而,漢代經生的「亂世思君」說,卻在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毛詩序》曰:「《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見改其度焉。」鄭箋申發情曰:「興者,喻君子雖居亂世,見變改其節度。……雞見為如晦而止見鳴。」」樣,「風雨」便象徵亂世,「雞鳴」便象徵君子見改其度,「君子」則由「夫君」情君變成為德高節貞情君子了。」雖屬附會,卻也有其文本依據。因為,「君子」,在《詩經》時代,可施諸可敬、可愛、可親情人,含義見定。因此,把賦體的白描意象理解為比體的象徵意象,就可能生發「亂世思君」的聯想;而把「風雨如晦」的自然情景,理解為險惡的人生處境或動盪的社會環境,也符合審美規律。故後世許多士人君子,常以雖處「風雨如晦」情境,仍要「雞鳴見已」自勵。南朝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云:「梁正士蘭陵蕭綱,立身行己,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見已。」郭沫若創作於五四運動退潮期的《星空·歸來》中也寫道:「遊子歸來了,在」風雨如晦情晨,遊子歸來了!」從現代接受美學看,」種立足文本的審美再創造是無可非議的;而《毛序》的」一「附會」,也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性的誤讀」。▲

《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76-177頁

風雨 - 創作背影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古代學者多主張「思君子」說,而現代學者多主張「夫妻重逢」說或「喜見情人」說,認為此詩是一位女子等待丈夫或情人而作的。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77-178

佚名其它诗文

《和雷敏秀才》

李承芳 〔明代〕

夢魂化蝶寄流楂,飛繞江蘋漠漠花。

長笛一聲驚忽醒,蛟龍窟畔有人家。

复制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复制

《送僧澄觀》

韓愈 〔唐代〕

浮屠西來何施為,擾擾四海爭奔馳。

構樓架閣切星漢,夸雄鬥麗止者誰。

僧伽後出淮泗上,勢到眾佛尤恢奇。

越商胡賈脫身罪,珪璧滿船寧計資。

清淮無波平如席,欄柱傾扶半天赤。

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龍驚遁,當晝無雲跨虛碧。

借問經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籍籍。

愈昔從軍大梁下,往來滿屋賢豪者。

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

後從徐州辟書至,紛紛過客何由記。

人言澄觀乃詩人,一座競吟詩句新。

向風長嘆不可見,我欲收斂加冠巾。

洛陽窮秋厭窮獨,丁丁啄門疑啄木。

有僧來訪呼使前,伏犀插腦高頰權。

惜哉已老無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臨淮太守初到郡,遠遣州民送音問。

好奇賞俊直難逢,去去為致思從容。

复制

《送趙總戎之北平》

胡應麟 〔明代〕

大纛高牙照彩虹,除書遙下建章宮。

前驅半雜三河少,別隊新分六郡雄。

騕裊登台呈逸步,麒麟開閣待殊功。

平津突兀鈞天上,吐哺能無憶轉蓬。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盧綸 〔唐代〕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复制

《秋聲賦》

歐陽修 〔宋代〕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望少華三首》

杜牧 〔唐代〕

身隨白日看將老,心與青雲自有期。

今對晴峰無十里,世緣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還,物情初與是非閒。

時名竟是無端事,羞對靈山道愛山。

眼看雲鶴不相隨,何況塵中事作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聽玉參差。

复制

《上雲樂 金丹曲》

蕭衍 〔南北朝〕

紫霜耀。

絳雪飛。

追以還。

轉復飛。

九真道方微。

千年不傳。

一傳裔雲衣。

复制

《別詩三首(2)》

佚名 〔兩漢〕

其一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

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

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

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

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

其二晨風鳴北林,熠耀東南飛。

願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樓,想見餘光輝。

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飛。

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

浮雲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飢。

其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連翩遊客子,於冬服涼衣。

去家千餘里,一身常渴飢。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憂心常慘戚,晨風為我悲。

瑤光游何速,行願去何遲。

仰視雲間星,忽若割長帷。

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

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复制

《白雲山房》

周倫 〔明代〕

春山行看白雲生,雲白山青夜雨晴。

半日閒乘蘇子興,一空談悟遠公情。

花宮雁塔隱還見,斷嶺敧崖補欲平。

深坐夕陽催去馬,幾時聯榻聽鐘聲。

复制

《客懷》

馬定國 〔金朝〕

結髮游荊楚,勞心惜寸陰。草長春徑窄,花落曉煙深。

谷旱惟祈雨,年飢不問金。三齊雖淡薄,留此亦何心。

复制

《寶鴨池》

歐大任 〔明代〕

瑤水千年王母居,台成青鴨上空虛。雙鳧忽去猶餘舄,三鳥將還更寄書。

波轉金風驚夕冷,影搖珠樹覺秋疏。丹丘豈是人間世,何似東來過石閭。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