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李斯 / 諫逐客書
拼 译 译

《諫逐客書》

李斯 〔先秦〕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

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今棄擊瓮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諫逐客書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裡認為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秦惠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併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捲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占據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於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侍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由此看來,客卿哪有什麼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陛下羅致崑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着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着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着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的才許可採用,那麼這種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後宮;北方的名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為彩飾。用以裝飾後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麼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閒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於陛下的身旁。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韶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韶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麼?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拋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侍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物品中不出產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中不出生於秦,願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內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築怨恨,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注釋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晉人的後裔。穆公屢次使人設法招致他歸秦,以客禮待之。入秦後,受到秦穆公重用,幫助秦國攻滅西戎眾多小國,稱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稱西方少數部族為戎。此指秦國西北部的西戎,活動範圍約在今陝西西南、甘肅東部、寧夏南部一帶。百里奚:原為虞國大夫。晉滅虞被俘,後作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國。逃亡到宛,被楚人所執。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贖出,用上大夫,故稱「五羖大夫」。是輔佐秦穆公稱霸的重臣。宛(yuān),楚國邑名,在今河南南陽市。蹇(jiǎn)叔:百里奚的好友,經百里奚推薦,秦穆公把他從宋國請來,委任為上大夫。百里奚對穆公說:「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賢而世莫知」。宋,國名,或稱「商」「殷」,子姓,始封君為商紂王庶兄微子啟,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將商舊都周圍地區封給微子啟,都於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約有今河南東南部及所鄰山東、江蘇、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殺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年被齊國所滅。來:一說作「求」 []  。邳豹:晉國大夫邳鄭之子,邳鄭被晉惠公殺死後,邳豹投奔秦國,秦穆公任為大夫。公孫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晉,後返秦任大夫。晉,國名,姬姓,始封君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於唐(今陝西翼城縣西),約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秋時,晉獻公遷都於絳,亦稱「翼」(今山西翼城縣東南),陸續攻滅周圍小國;晉文公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霸主;晉景公遷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西),亦稱「新絳」,兼併赤狄,疆域擴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一角。春秋後期,公室衰微,六卿強大。戰國初,被執政的韓、趙、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年,最後一位國君晉桓公被廢為庶人,國滅祀絕。產:生,出生。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這裡的「二十」應當是約數。並,吞併。孝公:即秦孝公。商鞅:衛國公族,氏公孫,亦稱公孫鞅,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後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長、大良造,因功封於商(今山西商縣東南)十五邑,號稱商君。於公元前年和前年兩次實行變法,奠定秦國富強的基礎。公元前年,秦孝公去世,被車裂身死。殷盛:指百姓眾多而且富裕。殷,多,眾多。魏:國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晉國大夫畢萬後裔,於公元前年與韓景侯、趙烈侯聯合瓜分晉國,被周威烈王封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內政,成為強國。梁惠王時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因亦稱」梁」。後國勢衰敗,公元前年被秦國所滅。獲楚、魏之師,指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公元前年,商鞅設計誘殺魏軍主將公子昂,大敗魏軍。同年又與楚戰,戰況不詳,據此,當也是秦軍獲勝。惠王:即秦惠王,名駟,秦孝公之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於公元前年稱王。張儀,魏人,秦惠王時數次任秦相,鼓吹「連橫」,遊說各國諸侯事奉秦國,輔佐秦惠文君稱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為相。於公元前年去世。此句以下諸事,均為張儀之計,因為張儀曾經作為宰相,執掌秦國權柄,所以以下諸事均出於他的謀劃。三川之地:指黃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黃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韓宣王在此設三川郡。公元前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縣宜陽(今河南宜陽縣西)。公元前年秦滅東周,取得韓三川全郡,重設三川郡。巴:國名,周武王滅商後被封為子國,稱巴子國,在今四川東部、湖北西部一帶。戰國中期建都於巴(今四川重慶節)。公元前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領兵攻滅巴國,在其地設置巴郡。「蜀」,國名,周武王時曾參加滅商的盟會,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區。戰國中期建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等領兵滅蜀,在其地設置蜀郡。上郡:郡名,原為楚地,今陝西榆林。魏文侯時置,轄境有今陝西洛河以東,黃梁河以北,東北到子長縣、延安市一帶。公元前年魏割上郡十五縣給秦,前年又將整個上郡獻秦。秦國於公元前年於此設置上郡。漢中:郡名,今陝西漢中。楚懷王時置,轄境有陝西東南和湖北西北的漢水流域。公元前年,被秦將魏章領兵攻取,秦於此重置漢中郡。包:這裡有併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國境內西北部的少數部族,在今陝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區。鄢(yān):楚國別都,在今湖北宜城縣東南。春秋時楚惠王曾都於此。郢(yǐng):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紀南城。公元前年秦將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成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地勢險要,是著名的軍事重地。春秋時屬鄭國稱虎牢,公元前年韓國滅鄭屬韓,公元前年被秦軍攻取。六國之從:六國合縱的同盟。六國,指韓、魏、燕、趙、齊、楚六國。從,通「縱」。施(yì):蔓延,延續。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側或則,秦惠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范雎(jū),一作「范且」,亦稱范叔,魏人,入秦後改名張祿,受到秦昭王信任,為秦相,對內力主廢除外戚專權,對外採取遠交近攻策略,封於應(今河南寶豐縣西南),亦稱應侯,死於公元前年。穰(ráng)侯:即魏冉,楚人後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異父弟,秦武王去世,擁立秦昭王,任將軍,多次為相,受封於穰(今河南鄧縣),故稱穰侯,後又加封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因秦昭王聽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職,終老於陶。華陽:即華陽君羋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將軍等職,與魏冉同掌國政,先受封於華陽(今河南新鄭縣北),故稱華陽君,後封於新城(今河南密縣東南),故又稱新城君。公元前年,與魏冉同被免職遣歸封地。蠶食:比喻像蠶吃桑葉那樣逐漸吞食侵占。向使:假使,倘若。內:同「納」,接納。今陛下致崑山之玉:如今陛下得到了崑崙山的寶玉。陛下,對帝王的尊稱。致,求得,收羅。崑山,即崑崙山。隨和之寶:即所謂「隨侯珠」和「和氏璧」,傳說中春秋時隨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來得的美玉。明月:寶珠名。太阿(ē):亦稱「泰阿」,寶劍名,相傳為春秋著名工匠歐冶子、干將所鑄。纖離:駿馬名。翠鳳之旗:用翠鳳羽毛作為裝飾的旗幟。鼉(tuó):亦稱揚子鱷,俗稱豬婆龍,皮可蒙鼓。說:通「悅」,喜悅,喜愛。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製成的器具。鄭:國名,姬姓,始封君為周宣王弟友,公元前年分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春秋時建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縣),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年被韓國所滅。衛,國名,姬姓,始封君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後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帝丘(今河南濮陽縣),有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之地。公元前年被魏國所滅。鄭、衛之女,此時鄭、衛已亡,當指鄭、衛故地的女子。後宮,嬪妃所居的宮室,也可用作嬪妃的代稱。駃騠(jué tí):駿馬名。外廄(jiù),宮外的馬圈。江南:長江以南地區。此指長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產金、錫著名。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產丹青礦石出名。丹,丹砂,可以製成紅色顏料。青,青雘,可以製成青黑色顏料。采,彩色,彩繪。充下陳:此泛指將財物、美女充買府庫後宮。下陳,殿堂下陳放禮器、站立儐從的地方。宛珠之簪:綴繞珍珠的髮簪。宛,纏繞,或以「宛」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陽市)地出產的珍珠所作裝飾的髮簪。傅:附着,鑲嵌。璣,不圓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ěr),耳飾。阿:細繒,一種輕細的絲織物。或以「阿」為地名,指齊國東阿(今山東東阿縣)。縞(gǎo):未經染色的絹。隨俗雅化:隨合時俗而雅致不凡。佳冶窈窕:妖冶美好的佳麗。佳,美好,美麗。冶,妖冶,艷麗。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樣子。趙:國名,始封君趙烈侯,系晉國大夫趙衰後裔,於公元前年與魏文侯、韓景侯聯合瓜分晉國,被周威烈王封為諸侯,建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東南),有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角、河北西南部。公元前年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公元前年被秦國所滅。古人多以燕、趙為出美女之地。瓮(wèng):陶製的容器,古人用來打水。缶(fǒu),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將瓮、缶作為打擊樂器。搏髀(bì),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樂唱歌的節奏。搏,擊打,拍打。髀,大腿。鄭:指鄭國故地的音樂。衛,指衛國故地的音樂。桑間,桑間為衛國濮水邊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陽縣南,有男女聚會唱歌的風俗。此指桑間的音樂,即本書《樂書》的「桑間濮上之音」。昭,歌頌虞舜的舞樂。」虞,按《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引南化本、楓山本、三條本等作「護」,當為歌頌商湯的舞樂。武,歌頌周武王的舞樂。象,歌頌周文王的舞樂。太山:即泰山。讓,辭讓,拒絕。擇:捨棄,拋棄。細流,小水。卻:推卻,拒絕。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即夏禹、商湯和周武王。黔首:泛指百姓。無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頭,故稱黔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式稱百姓為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資,資助,供給。業:從業,從事,侍奉。齎盜糧:把武器糧食供給寇盜。齎(jī):送,送給。損民以益讎:減少本國的人口而增加敵國的人力。益:增益,增多。仇,仇敵。外樹怨於諸侯:指賓客被驅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諸侯,從而構樹新怨。▲

人教版《高中語文讀本》第二冊 43 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 - 賞析

《諫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一個奏章。這件事是在秦王贏政十年。秦國宗室貴族借韓國派水工修灌溉渠,陰謀消耗秦的國力,諫秦皇下令驅逐一切客卿。秦王讀了李斯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見本文說服力之強。

作者先談歷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為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談現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崑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等,都是來自諸侯各國。

實效性

首先是《諫逐客書》具有明顯的實效性。實效,就是要講求實用,注重效果,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藝文那樣,優遊浸漬,潛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務」,它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特定的公務,它的功能是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本質上說公文是一種實用性程式性的文書,以此區別於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公文所產生的客觀效果是衡量公文實用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時必須事先預計效果,辦理時講究效率,客觀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牘通論》指出:「事前體察周詳,令出務求實效。」這說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於上聞,謀事惟期其必達」。一篇公文,如果實用性不大,效果不顯著,就很難說是上乘之作。因此,實效性顯著,應是好公文的重要條件。以此看來《,諫逐客書》正是具有實效性顯著的特點。這篇公文最成功之處就在於,該文一上秦王,就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滿意的效果。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曾這樣敘述過李斯上書的前因後果:「秦王拜斯為客卿。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當時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憑此上書,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變為留客、用客、重客,這就不能不承認《諫逐客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實效性在這裡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論斷典範

其次,《諫逐客書》在「對事的論斷」方面堪稱典範。筆者以為「對事的論斷」應視為公文的一個重要特徵。事是公文的內容,論斷是對公文內容的表達方式。「對事的論斷」體現了公文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顯然,公文須有事,劉勰所說「言事於主」、「指事造實」,徐望之所說「謀事惟期其必達」、「尚實事不尚虛文」,都指出公文的內容就是事,因為公文就是辦實事的。但是公文在表達事時,不必對其來龍去脈進行具體的敘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點到為止。公文對於事,主要是用「論斷」的方法。正如《公牘通論》所述,「陳言論事」、「公文本質,重論斷」。論斷是個合成詞,包含論和斷兩個方面。斷,判斷、決斷之謂,對事的是非、得失、功過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態度,對事的實施提出一定的辦法。論是論事理,要受文者承辦事務,必須把事理論說明白。簡言之,斷就是要辦什麼事,論就是辦這事的理由。論是斷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論清說透,斷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說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於文種不同,對事論斷的情況也有差別,如下行的君命文種,比較偏重於斷,凡戒敕、廢立、告諭、政令等,都顯示獨斷的至高權威,而上行文種的章、奏、表、議等則較側重於論(當然也應有斷),凡諫說、勸請、陳乞、彈劾、執異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論說何以達其目的。況且上奏文種面對的是國君這個特殊對象,更要情至理足。《諫逐客書》在這一點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全文的斷就是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希望通過這一判斷成立,使秦王接受,並收回成命,不要逐。為此在下文展開了有力的論說。開頭這一斷語的

特點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緊急情勢下(《史記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諫書。」),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辭開宗明義,起句發意振聾發聵。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論的部分,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裡有必要指出兩點,其一是用重筆濃墨,鋪張排比,列舉事例。如文中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由於事例充實,鋪墊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因而得出的結論極其有力。而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經過精心選擇,因而顯得可靠典型。從鋪排的技巧來說,排比句接踵聯翩,文意飽滿,文氣流暢,文勢充沛,極有感染力。其二,在論證上的特點是正反並反覆對比,層層深化。如在論證的首層,四君用客(實筆) 與「卻客不內」(虛筆) 的對比,首層四君用客與次層秦王輕客的對比,次層重物與輕人的對比,處處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全文在邏輯關係上是步步推進,層層深化。時間上由遠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論現實,再次言及未來。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時,程度上由輕到重,步步升級:先說如果沒有客卿,秦國就不會「富利」和「強大」;接着說「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直接落到統一天下這個關鍵問題,比上層更切近要害;再說棄

黔首、卻賓客,是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資助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對秦國的不利更嚴重些;最後指出「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不僅不能統一天下,而且有亡國的危險,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極點。這種由輕到重、步步推進的說理過程,避免一開始就突兀衝撞,造成相反結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規律。

針對性

再者《,諫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公文的針對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針對某一具體的事務而發,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較具體的的受文對象,受文者具有確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讀者面較寬,但也有一定的範圍;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對說要窄一些,在現代的公文中有的還規定了閱讀傳達範圍;上行文一般是給一個上級機關,受文對象很具體。古代的上奏文種是專門給君主的,對象最明確。公文寫作時都視受文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斟酌,有的放矢。《諫逐客書》的針對性,從內容上來說,是對着逐客這事而發,全文緊緊扣住逐客以論說其錯誤。文章這樣處理很高明,因這逐客的起因是韓國人鄭國勸秦王修築一條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圖以浩大的工程耗費秦國的財力,使之不能對外用兵,如果就此事進行辯解,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李斯避開這個起因不談,只抓住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的利益着眼,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當時也無辜受牽連,但他在上書中片言不涉及自己,這樣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質要求,徐望之說:「公文本質之可貴,貴在一字一句皆從民生國計上着想。」針對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正是從國計民生着想的體現。

《諫逐客書》的針對性,還表現在針對特定的受文者來採取諫說的策略。李斯上書是給秦王政這個具體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這個人,不揣摩這個人的願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對這個問題,劉勰有中肯的評價:「煩(順) 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出之喜說者也。」順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統一六國的關鍵問題,符合主要任務的需要。當時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併天下,凡是違反這一欲望,就難以立足,凡是利於達到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緊緊抓住秦王的這一心理,把秦國的霸業作為整篇諫書的靈魂,貫串始終。在論說的首層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強」、「散六國之從」、「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等成就去聳動秦王;在論說的次層則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內,制諸侯之術」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卻眾庶」無敵天下去打動秦王。總之,每個層次都反覆論述這樣一個根本的利害關係:納客就能統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國危險。以利勸之,以害怵之,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擊中其要害,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並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

以上論述了《諫逐客書》是如何有針對性地、成功地對逐客之事加以論斷,使該公文收到了顯著的實效。實效性、針對性、對事加以論斷,這三個特徵在文中體現最為突出。當然,該文還有個別其他的公文特徵,像當時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寫這篇上書必須十分注意時效,除了「道上上諫書」急就此文之外,在寫法上開頭單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錯,使秦王為之震動。可見首句發意、開門見山,既為當時緊急情勢決定,也是公文時效性的要求。▲

《法家人物李斯評議》《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第6期 龍衛球

諫逐客書 - 創作背影

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韓國派水工鄭國遊說秦王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倡言鑿渠溉田,企圖耗費秦國人力而不能攻韓,以實施「疲秦計劃」。事被發覺,秦王嬴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間於秦,就下令驅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儘管惶恐不安,但他在臨行前主動上書勸說秦王不要逐客,寫下流傳千古的《諫逐客書》。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李斯

作者: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1-2]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後,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 

李斯其它诗文

《悲歌行》

李斯 〔先秦〕

悲來乎,悲來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

君有數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

悲來乎,悲來乎。

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

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

悲來乎,悲來乎。

鳳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

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

悲來乎,悲來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萬乘,卜式未必窮一經。

還須黑頭取方伯,莫謾白首為儒生。

复制

《李斯井》

李斯 〔先秦〕

井存上蔡南門外,置此井時來相秦。

斷綆數尋垂古甃,取將寒水是何人。

复制

《篆書歌送胡士敬游同安》

李斯 〔先秦〕

洪濛開天聖人作,神龍出河龜出洛。自從造化一中分,鳥跡蟲魚混冥漠。

史籀篆刻周宣古,李斯書傳和氏璞。漢魏以來千百年,字體紛紜互參錯。

我從洪都詢古學,宗人邂逅滕王閣。千金不售書滿橐,燕尾蠶頭古釵腳。

鈎如強弩點如石,動為河流靜為岳。親王詔見墨池頭,繭紙鸞箋縱揮霍。

晴窗白晝風雨來,蛟龍盤拿虎鳳躍。吾宗意氣何卓犖,翩然如跨揚州鶴。

今春別我上同安,七星已掛蒼龍角。蘭舟暫向章江泊,篘酒笑傾銀鑿落。

人生交遊無厚薄,快意相知且為樂。吳歌一曲寫予懷,目送飛鴻起寥廓。

复制

《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

李斯 〔先秦〕

岷山之陽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鯉魚。

古人居之富者眾,我獨厭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後世鄙且愚。

經行天下愛嵩岳,遂欲買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盡,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緩無夭扎,衣冠堂堂偉丈夫。

吾今隱居未有所,更後十載不可無。

聞君厭蜀樂上蔡,占地百頃無邊隅。

草深野闊足狐兔,水種陸取身不劬。

誰知李斯顧秦寵,不獲牽犬追黃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當吾廬。

复制

《食黍行》

李斯 〔先秦〕

周公兄弟相殺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貴常多患禍嬰,貧賤亦復難為情。

身隨衣食南與北,至親安能常在側。

謂言黍熟同一炊,欻見隴上黃離離。

遊人中道忽不返,從此食黍還心悲。

复制

《和釋戡元日韻》

李斯 〔先秦〕

窗下談雞老不晨,夢中無患亦無身。來游世外逃虛世,真作人間失路人。

秦令肯容李斯客,新朝難逐子云貧。繞樑一曲憑誰和,應待歌聲與暗塵。

复制

《迭前韻奉酬徐宗伯見和之作時公有書勸駕詩尾亦及之》

李斯 〔先秦〕

三見咸陽哭李斯,一歸東海十成期。毋論啟事人堪笑,忽得除書已亦疑。

野性雲霄終自淺,主恩天地欲誰私。縱令伏櫪雄心在,猶憶羊腸踠足時。

复制

《嶧山湖余紫岩太守同作》

李斯 〔先秦〕

扁舟北來太行左,拄頰微吟效《梁父》。岱宗千里蔽浮雲,湖波仿佛商羊舞。

冥鴻亦似畏驚濤,天半群呼聲正苦。春前堤岸今湖心,尚有禾苗礙柔櫓。

主人詩情最高遠,指點蒼茫作懷古。秦皇李斯安在哉!嶧山碑斷蒼煙埋。

君看湖水乘秋漲,猶帶咸陽暴氣來。

复制

《雜曲歌辭。出門行》

李斯 〔先秦〕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淒淒分岐路,各各營所為。

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出門不數年,同歸亦同遂。俱用私所珍,升沉自茲異。

獻珠龍王宮,值龍覓珠次。但喜復得珠,不求珠所自。

酬客雙龍女,授客六龍轡。遣充行雨神,雨澤隨客意。

雩夏鐘鼓繁,禜秋玉帛積。彩色畫廊廟,奴僮被珠翠。

驥騄千萬雙,鴛鴦七十二。言者禾稼枯,無人敢輕議。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門戶親戚疏,匡床妻妾棄。

銘心有所待,視足無所愧。持璞自枕頭,淚痕雙血漬。

一朝龍醒寤,本問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備。

仁兄捧屍哭,勢友掉頭諱。喪車黔首葬,弔客青蠅至。

楚有望氣人,王前忽長跪。賀王得貴寶,不遠王所蒞。

求之果如言,剖則浮雲膩。白珩無顏色,垂棘有瑕累。

在楚列地封,入趙連城貴。秦遣李斯書,書為傳國瑞。

秦亡漢魏傳,傳者得神器。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

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易得還易失,難同亦難離。

善賈識貪廉,良田無稙稚。磨劍莫磨錐,磨錐成小利。

复制

《西》

李斯 〔先秦〕

密雲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懶收。秦帝城高堅似鐵,

李斯書上曲如鈎。寧惟東嶽凌天秀,更有長庚瞰曙流。

見說山傍偏出將,犬戎降盡復何愁。

复制

《秦鹿行》

李斯 〔先秦〕

望夷宮中養秦鹿,百二山河春草綠。穿花尚作呦呦鳴,寧識外人須爾肉。

李斯父子牽黃犬,上蔡東門志何淺。血污雲陽腰領紅,狡兔縱肥能幾臠。

閹高貌軟足心路,稱馬獻君君不悟。群臣相視莫敢非,只恐出言丞相怒。

丞相怒,秦祚移。函谷不守秦鹿馳,高材疾足爭逐之。

項王叱咤起,烏騅日千里。逐之不得不肯止,人疲馬困烏江死。

沛公隱芒碭,手劍三尺長,網羅一舉圍咸陽。扼其角,刳其腸,食肉寢皮傳後王。

秦鹿死,走狗烹。後人不用悲韓彭,帝王神器匪力爭。

炎炎火德多洪福,前有高皇后文叔。回首平靈莽卓生,漢業亦同蕉下鹿。

复制

《獄中上樑王書》

李斯 〔先秦〕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願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願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毋使臣為箕子、接輿所笑。臣聞比干剖心,子胥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願大王孰察,少加憐焉。

  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於齊、秦而故於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於志,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於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於中山,人惡之於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何則?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

  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昔司馬喜臏腳於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脅折齒於魏,卒為應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之交,故不能自免於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石入海,不容於世,義不苟取比周於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於道路,繆公委之以政;甯戚飯牛車下,桓公任之以國。此二人者,豈素宦於朝,借譽於左右,然後二主用之哉?感於心,合於行,堅如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於眾口哉?故偏聽生奸,獨任成亂。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於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國,齊用越人子臧而強威、宣。此二國豈繫於俗,牽於世,系奇偏之浮辭哉?公聽並觀,垂明當世。故意合則胡越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則骨肉為仇敵,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後宋、魯之聽,則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為也。

  是以聖王覺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說田常之賢,封比干之後,修孕婦之墓,故功業覆於天下。何則?欲善亡厭也。夫晉文親其讎,強伯諸侯;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則?慈仁殷勤,誠加於心,不可以虛辭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立強天下,卒車裂之。越用大夫種之謀,禽勁吳而伯中國,遂誅其身。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無愛於士,則桀之犬可使呔堯,跖之客可使刺由,何況因萬乘之權,假聖王之資乎!然則荊軻湛七族,要離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以左右先為之容也。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隨珠和璧,祗怨結而不見德;有人先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羸,雖蒙堯、舜之術,挾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而素無根柢之容,雖竭精神,欲開忠於當世之君,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

  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乎卑辭之語,不奪乎眾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荊軻,而匕首竊發;周文王獵涇渭,載呂尚歸,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烏集而王。何則?以其能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也。

  今人主沈諂諛之辭,牽帷廧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憤於世也。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底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岩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