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写山)

/ 詩人(写山) / 小說(写山) / 古籍(写山)

《四松》

杜甫 〔唐代〕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

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

幽色幸秀髮,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

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

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淒涼。

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

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

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除草二首 其一》

刘敞 〔宋代〕

昔歲有壯氣,恥事一室中。

獨願埽萬里,指麾走群雄。

少壯意更衰,棄書學老農。

羈旅無田園,飄如野間蓬。

徘徊陳蔡間,呰窳見楚風。

托足不期廣,所存一畝宮。

秋草日蕪沒,荷鋤事兒童。

嘆息念變化,古人頗固窮。

《木山引水二首》

苏辙 〔宋代〕

引水穿牆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

亂點落池驚睡覺,半山含潤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勝滿,溢去猶能浸菊苗。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邐費公瓢。

幽泉細細流岩鼻,盆水瀰瀰漲海潮。

但愛堅如湖上石,誰憐收自灶中焦。

蒼崖寒溜須佳蔭,尚少冬青石趼苗。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杜甫 〔唐代〕

今茲商用事,餘熱亦已末。

衰年旅炎方,生意從此活。

亭午減汗流,北鄰耐人聒。

晚風爽烏匼,筋力蘇摧折。

閉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

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園蔬抱金玉,無以供采掇。

密雲雖聚散,徂暑終衰歇。

前聖慎焚巫,武王親救暍。

陰陽相主客,時序遞迴斡。

灑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闊。

蕭蕭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欻思紅顏日,霜露凍階闥。

胡馬挾雕弓,鳴弦不虛發。

長鈚逐狡兔,突羽當滿月。

惆悵白頭吟,蕭條遊俠窟。

臨軒望山閣,縹緲安可越。

高人煉丹砂,未念將朽骨。

少壯跡頗疏,歡樂曾倏忽。

杖藜風塵際,老丑難翦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賤夫美一睡,煩促嬰詞筆。

《遣怀》

齐己 〔唐代〕

病腸休洗老休醫,七十能饒百歲期。

不死任還蓬島客,無生自有雪山師。

浮雲聚散俱關慮,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閒酌度,不如中抱是尋思。

《荆门疾中喜谢尊师自南岳来、相里秀才自京至》

齐己 〔唐代〕

閒堂晝臥眼初開,強起徐行繞砌苔。

鶴氅人從衡岳至,鶉衣客自洛陽來。

坐聞鄰樹棲幽鳥,吟覺江雲發早雷。

西笑東遊此相別,兩途消息待誰回。

《晚出左掖》

杜甫 〔唐代〕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樓雪融城濕,宮雲去殿低。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送韩愈从军》

孟郊 〔唐代〕

志士感恩起,變衣非變性。

親賓改舊觀,僮僕生新敬。

坐作群書吟,行為孤劍詠。

始知出處心,不失平生正。

淒淒天地秋,凜凜軍馬令。

驛塵時一飛,物色極四靜。

王師既不戰,廟略在無競。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應命。

一章喻檄明,百萬心氣定。

今朝旌鼓前,笑別丈夫盛。

《江涨》

杜甫 〔唐代〕

江漲柴門外,兒童報急流。

下床高數尺,倚杖沒中洲。

細動迎風燕,輕搖逐浪鷗。

漁人縈小楫,容易拔船頭。

《初望淮山》

黄庭坚 〔宋代〕

風裘雪帽別家林,紫燕黃鸝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泰山吟》

陆机 〔魏晋〕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已遠,層雲郁冥冥。

梁甫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塗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咏水》

张文琮 〔唐代〕

標名資上善,流派表靈長。

地圖羅四瀆,天文載五潢。

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獨有蒙園吏,棲偃玩濠梁。

《满江红(初春)》

张先 〔宋代〕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

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

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

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多少恨,今猶昨。

愁和悶,都忘卻。

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

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

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天目》

袁宏道 〔明代〕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餘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

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

雖幽谷縣岩,庵宇皆精,三絕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

曉起看雲,在絕壑下,白淨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雲上若萍,五絕也。

然雲變態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

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尺,一株直萬餘錢,六絕也。

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

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雲,巳後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

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

數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

山中僧四百餘人,執禮甚恭,爭以飯相勸。

臨行,諸僧進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

」因大笑而別。

《相和歌辞。采桑》

王建 〔唐代〕

鳥鳴桑葉間,葉綠條復柔。

攀看去手近,放下長長鈎。

黃花蓋野田,白馬少年游。

所念豈回顧,良人在高樓。

《登泰山》

张养浩 〔元代〕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山中》

卢仝 〔唐代〕

飢拾松花渴飲泉,偶從山後到山前。

陽坡軟草厚如織,困與鹿麛相伴眠。

《咏烛二首》

李世民 〔唐代〕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

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初秋夜坐》

杨学李 〔宋代〕

青燈伴微吟,煩暑猶蒸炊。

風聲如山雷,怒落窗西籬。

砌蛩泣候莎,老樹鳴高枝。

桂魄忽嬋娟,夜氣侵涼絺。

蓴羹豈不懷,未了一載痴。

依依遊子情,堂萱重馳思。

只將冰雪心,或可為母慈。

清白為家箴,夫豈世俗知。

南來秋復秋,賸喜瓜及期。

娛親已可望,須記思親時。